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于时语:东亚地缘政治和北京软肋
作者:于时语 | 2013/5/20 14:50:54 | 浏览:1422 | 评论:0

  缅甸总统登盛破天荒访问华盛顿,并且获得受邀到白宫会见奥巴马的殊荣,说明中国的传统“后院”已经成为美国地缘战略的重要目标。虽然缅甸军人专制体制的民主化进程,尚未出现实质性结果,华盛顿的外交攻势显然已经获得了长足进展。美国助理国务卿尹汝尚(Joseph Yun)在国会作证时,甚至提出两国进行军事交流的可能性。

  缅甸可以说是东南亚地区受到中国经济影响和资助最多的国家,而华盛顿对缅甸的地缘攻势,除了外交姿态和动作,至今谈不上有显著的经济援助成份,更不用说可以与中国在缅甸的大手笔相比了。

  由此延伸到整个东南亚,在经济上越来越离不开中国,与中国的经贸成为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近在十年前,这一双赢经贸关系为北京赢得东盟(亚细安)各国不断上升的好感。相比之下,国债高筑的华盛顿对本区的经济援助日益微不足道。但是在奥巴马的枢轴转向之下,多数东南亚国家与北京的态度显著趋冷,甚至出现与华盛顿“合围”制约中国的迹象。

  或许应该提到南中国海主权争议对北京外交处境恶化的作用,令人质疑北京在领土争议上高调“全面出击”的策略智慧。但是我们可以看一下,和北京毫无领土争议的澳大利亚,澳中经贸关系的重要性早就超过澳美贸易。近在新世纪初,多次民调显示,澳大利亚民众的对华好感程度超过了对美国的好感。然而曾几何时,从提供新的军事基地到邀请美军进驻,澳大利亚成为华盛顿面向亚太的枢轴转向的“急先锋”。

  可以从多种角度解释,虽然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持续上升,北京的周边外交处境却不断恶化的现象。但是我们无法忽视其中或许最重要的原因:在东南亚普遍的民主化进程中,“民意牌”成为华盛顿在经济影响力越来越不济时的外交利器,而北京对内对外的道德权威赤字,大大削弱了经济力量带来的外交影响。缅甸政府在民意压力下冻结中国投资的水电和矿产项目,是个很好的例证。

  无论北京如何称颂权威主义的“北京模式”,亚洲政治大势是无法阻挡的政治多元化。从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的轨迹,到缅甸和新近的马来西亚大选,无不显示这一多元化和民主化潮流。就是在越南,越共总书记阮富仲近日对政治局增选结果的无奈不满,也显示了党内竞争性的民主化进程。北京可以坚持认为,自己权威主义体制相对于多元化体制的效率优势,但是这两种政治体制的巨大反差,是北京对华盛顿不费经济成本的“民意牌”外交攻势无可奈何的主要原因。

  北京的另一软肋,是毛周时代遗留下的历史包袱。我在十多年前指出:钓鱼岛争议的一个主要动因,是日本重占琉球。而后者是意识形态驱动的毛周短视外交策略的恶果。二战后,美国其实长期有将琉球据为己有的意图,在当地禁用昭和年号,并提倡一种与日文颇有出入的书面语言。直到1960年代后期,美国还在各种正式文件中,避免使用“冲绳”这一日本称呼。除了毛周公开宣扬“冲绳”属于日本,北京全力支持造成的越战泥沼,是华盛顿把琉球“私相授受”送还日本的主要因素,形成今天西太平洋对中国极为不利的战略环境。

  毛周“输出革命”、全力支持各地的共产党武装造反运动,也是北京今天在东南亚外交处境恶化的历史因素。例如英语《亚洲时报》披露:华盛顿对缅甸发起全面外交攻势的契机,其实并不是军政府表面上的民主化姿态,而是泄漏的内部文件显示,军方担心缅甸遭到中国的全面控制。这样的“亡国”忧虑,显然上溯到北京全力支持缅共武装夺权的“前科”。这也是华盛顿可以在东南亚轻松重挑“中国威胁”的历史因素。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怕在北京传说的“七不讲”禁令下,上述历史教训也成为政治禁忌,阻滞中国外交策略的改进。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FDA CBER主任Peter Marks博士的辞职信(附:中英文版本) 2025-04-02 [11]
刘瑜:没来的请举手 2025-03-27 [92]
勒内 吉拉尔思想下的 JD 万斯与彼得 蒂尔 2025-03-27 [84]
Raymond Ro:一位上纽商学教授的非典型跨界 2025-03-18 [215]
威尔·杜兰特:文明倒退的七种征兆 2025-03-17 [274]
何清涟:大争之世,坚守理想但要尊重事实 ——回应德国驻新加坡大使方迪娜《坚守国际社会理念》 2025-03-14 [308]
[聚焦]赵晓:从俄乌争论看中国人的主流世界观 2025-03-10 [415]
孙立平:“五大寄生虫”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2025-03-07 [528]
许小年:经济还要下滑3到5年,将正面抗击三头灰犀牛 2025-03-07 [565]
吴菊生:【川普、泽连斯基及时代变迁】 2025-03-07 [48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慕波:爬取7万条帖子  看看人们都是怎么吐槽相亲的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