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报纸上刊登的河南省高考招生的高等院校和专业。
1977年报纸上刊登的河南省高考招生的高等院校和专业。1977年5月24日,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发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暗示着被废除了10年的高考有重新开科的可能。经过44天的争论,当年10月,教育部终于拿出可行性方案: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当年冬,500多万从十五、六岁到三十六岁的应考者涌进考场,在中断了十年后,大学的车轮重新滚动。
1977年高考准考证的背面
当年的老三届、新三届,不管是否考上了大学,他们都构成了我们这个国家的中坚力量的一部分。他们的命运,他们的悲喜,和共和国的命运,和共和国的悲喜,重叠在一起,令人分不清彼此,令人唏嘘,令人扼腕。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女生就像这样穿着绵袄,外罩花褂,扎着两条辫子,虽然两手冻得冰冷,比起现在酷暑高考还是不错的。“从某些方面看,1977甚至可以用国歌里的一句话来形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说,他认为,1977年恢复高考,不仅仅是纠正了十年文革的错误,更转变了中国自1949年以来对人才不重视的局面,从而为今天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考场外带着孩子的考生
因为集中了十年的考生,那年很多学生是结婚有孩子的以及上山下乡知青等,而应届生很少。1977年,有一些数据表明,中国在世界领域的竞争中,比历史上的许多时刻大大退步了。在明朝鼎盛时期,有学者估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据了世界的1/5。在辛亥革命的时候,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的4%,而1977年,拥有世界1/5人口的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仅为世界的2%。
1977年冬天的高考考场外,同学们正在抓紧复习。
1977年冬天,中断了12年的高考恢复,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走进久违的考场。可以直接体现国力衰微的一个细节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由于报考人数过多,造成印刷试卷的纸张不足,最后,由中共中央拍板,调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现在很多人把高考当做一件大事来纪念,我觉得更应反省为什么会在历史的某一阶段没有高考,因为有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才是不正常的。”78级考生陈朝林说。为什么要恢复高考?因为中国的人才已经是一片空白。
1977年考场外
1966年4月6日~14日,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召开,座谈会明确提出:要采用新的办法,高等学校取消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同年6月18日《人民日报》的社论,传播了这次会议的精神,提出废除高考制度,“要彻底把它扔到垃圾堆里”。为什么要“把它扔到垃圾堆里”呢?从当年的许多文件中可以直接读到原因。1966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说:“鉴于目前大专学校和高中的文化大革命正在兴起,要把这一运动搞深搞透,没有一定的时间是不行的。”而且,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基本上没有跳出资产阶级考试制度的框框”,因此,“必须彻底改革”。
难得一见的1978年高考复习材料
文革期间,“工农兵”被推荐到大学,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学习,而是“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简称“上、管、改”。这种本末倒置的指导思想,使大学教育走上了严重的形式化、政治化。而在“不让一个阶级兄弟掉队”的指导思想下,所有教学都得照顾班上最差的同学,而推荐学员的最低文化要求仅仅是初小文化,也就是刚刚达到脱盲水平,许多大学为此不得不“大学变小学”。
难得一见的1978年汕头地区的高考复习材料
1972年10月14日,周恩来接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两人的对话大部分成了对中国教育问题的探索。李政道对中国实行的“中学毕业生要下放劳动两年才能上大学”、“推荐制”等提出自己的看法,周恩来对此点头同意,并且说:“学生应当以学习为主……中学毕业后,不需要专门劳动两年,可以直接上大学,边学习、边劳动。”这番话在当时引起了社会震动,但在江青集团的反对下,并没有实现。
看看笔记,当年的考生十分用功
1974年5月,李政道再次回到中国,他在上海听到:芭蕾舞学校的学生不需要脱产专门劳动两年,理由是跳芭蕾舞不能停。受到启发的李政道写信给周恩来:既然跳芭蕾舞不能停,学科技的学生也不应脱产专门劳动几年,应选择优秀青少年,使之早入大学,加以培养。周恩来指示:将李政道的来信用大字版排出,送毛泽东审阅。5月30日,毛泽东接见了李政道,表示赞同李政道提出的办少年班的意见。然而,这些努力所起效果甚微。直到四人帮垮台后,教育部采取的折中办法仍是以贯彻周恩来1972年讲话的名义,要求各地在每年的招生中,分出1%~5%的名额给应届生。
1979年的高考考生审查表
1977年7月,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分管科技和教育工作。复出不到一个月,邓小平就抓住机会,提出了恢复高考的决议。此前,已有很多细节表现出邓小平对于恢复高考的决心。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针对11大提出的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1979年第一届毕业生大学生合影,同班同学年龄之差代表了一个不幸时代的结束。
对于那些亲历了1977年高考的人们来说,废除高考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轻率提法,他们更提倡从改进考试的内容和方式着眼,来改革这一制度。“对于一个曾经以千万人的青春为代价、狂热地废除过考试制度的社会来说,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考试制度,并不断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更趋完善。”曾经的“老三届”、学者雷颐这样总结。
中国高考36年巨变(王尚)
短评:一部中国的高考改革史,反映了几代人不同的教育理念。无疑,国内的教育在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也面临着种种困境。从一个鸡蛋就是营养餐,到目前火热的高考房,我们回首,看看三十年中国的高考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下文源自中国新闻网。
70年*生从下放农场到高考考场,临考试前揣个鸡蛋;80、90年代,既没有补习班也没有营养餐,上考场如同进课堂;00年代,补习课逐渐兴起,爸妈亲自送到考场;到了高考新世纪,补习班、营养餐风靡,考前住酒店,爸妈私家车送考场,考后第二天报旅游团……
今年是恢复高考36周年。但其实中国的高考制度建立于1952年,已经走过61个年头,期间有过反复和中断。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1万高校毕业生,到今天的699万,从100个考生只录取四五个人,到今天10名考生中能有6个考上大学,60余年足以改变几代人的容颜,千百万经历过高考的人心中都刻下了它的深深烙印。
高考备考成本:30年涨超8万倍
“70年代一本练习题,一碗绿豆汤,高考花费5毛钱;80年*前买套好文具,花费10元钱;90年代买复习资料,喝妈妈熬的鸡汤,花费350元;00年代请家教、租宾馆,高考花费5000元;10年代请一对一补课、订营养餐,租学区房花费4万元……”近来,网上流传的“高考成本变化示意图”,勾起了几代人对于高考的回忆。
随着高考成本的逐年递增,学生、家长的精神压力也在逐年增加。“过去总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在虽说这桥已经宽多了,但是一旦没过去那就是没出路,大学毕业都找不到工作,更别提连大学都没考上的。”一位家长如是说。
对独生子女过高的期望、对孩子未来的担忧、竞争不断加剧的就业环境,刺激着家长对高考的无底线投入,高考最终成了一场愈演愈烈的“军备竞赛”,家长仿佛只有不断掏钱才能安心。在未来的日子里,高考成本还有多少上涨空间,谁也说不好。
高校录取率:由4.8%激增至75%
据统计,1977年,高考录取27万人,考生570万,录取比例4.8%;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始自1999年,按当年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而到了2012年,录取685万人,考生915万,录取比例达75%。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考大学已不是当年的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有学者认为,把当前大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风浮躁、教学质量下降、就业难等等,不分青红皂白通通归咎于扩招,也是不公平的。
数字反映出的巨大变化,不仅仅是高考制度的变迁,更是社会心态的变化。这些内容,都会成为每一代人的特有记忆。加之高考前后的喜怒哀乐,共同构成了人生中的酸甜苦辣。
考试心态:知识改变命运VS新读书无用论
特殊年代给了70年代的大学生历史性的磨难与后来者再难享受的厚遇,他们中的许多人从田间地头走来,走到今天的成功位置上。文学、新闻两个专业更是那个时代的热门,“文学专业都是作家、诗人,新闻专业每个人都像世界各大通讯社的大记者。”
而如今,在高考填报志愿的现场,更是出现了学生欲报考新闻学遭记者劝阻的有趣一幕。在人头攒动的人才集市上,更多的毕业生们正在为2000元的底薪激烈竞争。面对699万的毕业生,今年更是迎来了“最难就业季”,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仅为35%。
新“读书无用论”也在部分农村重新抬头。大学生就业难,使原本以拥有大学生为荣的农民家庭遭遇尴尬,心理失落比所欠下的巨额债务更为沉重。一位大学生说:“我以前是村子里小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如今的榜样是我那个初中毕业就去打工的弟弟。”
高考加分政策:促公平VS遭遇信任危机
高考加分政策主要为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其初衷是为了促进公平。1950年高校招生时,国家规定应“从宽录取”以下特殊考生:参加工作3年以上的革命干部和革命军人,兄弟民族学生以及华侨学生。1977年恢复高考,从此时起,高考加分制度则对三好学生、学科竞赛获奖者、体育艺术特长生等实行高考分数优惠政策。
之后20年间,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科竞赛获奖者、华侨、港澳台学生、烈士子女、荣立二等功以上的退役军人等都开始享受降分投档、高校审查录取的政策优惠。
由于一些具体项目由各省份自行制定,又加上考试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高考加分在一些地方变形走样,小雪加分项目偏多偏滥、公示仅是走过场、加分偏高等弊端频现,许多人走上了“为子求分”之路,高考加分政策也因此遭遇信任危机。曾有网友爆料: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示的加分考生名单中有4个考生的家长都是当地官员。福建漳州市更规定,凡是纳税在300万元以上的纳税大户,其控股企业主的子女中考均可享受加20分的照顾。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高考成绩的每一分,都意味着增加或者减少成百上千个竞争对手。而现在,高考加分已成社会公平的敏感神经。李明超指出“加分政策的初衷也许是好的,但是高考的利益太大了,只要有一线机会,有能力的就会想尽办法钻空子。”
制度改革:“一考定终身”——自主招生
高考每年举办一次,成绩只供当年录取,一分之差,将决定考生进入哪所学校,加之就业存在比较严重的学历歧视问题,高考,对考生、家长、老师等来说,自然成为一场“重大战役”。“去年有一个孩子,因为路上堵车,结果高考迟到没能进入考场,我想起来就特别难受。”说起“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一位高中老师脸上透着凝重和无奈。
而面对高考这场全民战役,学生、家长如临大敌,他们极尽所能:吃避孕药推迟经期、不吃挂面怕“挂”科,只穿耐克因为全是“对勾”……
每年全国有上千万的人同时考试,大家全都全副武装、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了这场“战斗”中。
“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也从未停止过受到质疑和批判,而被誉为高考改革破冰之旅的自主招生,崔哲在经历了十年的探索之后,试题也更加趋于规范,自从2003年开始,中国就通过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改革,以选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部分名校还出台向贫困地区考生倾斜的自主招生政策,“不拘一格降人才”。
实行自主招生联考的学校纷纷表示,希望通过不断探索,将招生制度改革和高中阶段教学改革相对接。“自主招生的积极意义,就是从‘一个模子、一个出口’的教育方式,转向多元化人才选拔培养的模式。”教育学者熊丙奇则认为,自主招生的实质,是高校和学生双向选择,这样的自主招生,对于基础教育来说,可以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推行多元评价,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