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气候变化和传统能源价格高企的关注,催生了低碳和新能源产业,用于太阳能清洁发电的光伏产品和风力发电机一样,是这一领域近年来发展迅猛的重要制造行业。人们原本认为,这种高技术含量且需要大量资本的高端制造业,应当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强项。出乎意料的是,中国这个中低端制造大国,居然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异军突起、后来居上,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面板制造国,占据全球大半市场份额,仅在欧盟地区就获得超过80%的市场需求。 这不仅令在金融危机后希望占据高端制造业,来扭转贸易不平衡的美、欧政府大为恼火,也令这些国家的选民怀疑,政府为光伏产品消费所提供的巨额补贴,实际让中国制造商受益。靠补贴和政府扶持起家的太阳能行业,从一开始就不是纯粹的市场逻辑,在后危机时代贸易政治化的背景下,欧、美、中这三大经济体,围绕争夺太阳能等新兴制造业的争夺将会愈演愈烈。 2008年全面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实际上是全球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尤其是美欧经济相较于新兴市场低迷所造成。在美欧相继进入危机后,这些国家的政府将关注目光转向太阳能面板、风力发电机等战略新兴制造业行业,希望通过扶持这些产业以增加出口竞争力,实现贸易再平衡并缓解严重的国内失业问题。 由于新能源领域产品与技术,和传统化石能源相比较普遍价格较高,因此在完全市场状态下很难生存,必须依赖各国政府在供应端或需求端提供补贴或其他扶持才能发展。 因为完全信奉市场的新自由主义理念在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各国民众要求政府干预经济,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无论是太阳能还是风能等新能源行业,在2008年后获得了各国政府更多的扶持,迎来了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各国政府的慷慨扶持和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忧虑中,全球光伏需求规模很快就超过了700亿美元,预计在5年后还将翻一番。 中国产能供过于求 从光伏行业发展的初期来看,无论是产品生产还是市场需求的主要部分,都在环保意识较强、环境技术先进的西方国家,尤以德国等欧洲国家最为显眼。在德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无论是光伏设备制造还是国内太阳能发电,都曾在全球占有领先地位。然而,中国近年来在光伏行业的快速崛起,终结了欧美国家在新能源设备制造领域的优势地位。这一领域的国际贸易,不仅没有减轻欧美的贸易赤字问题,反而进一步加剧东西方经济上的不平衡。以德国为例,太阳能行业鼎盛时期曾占世界市场20%的份额,如今则只有6%。 大量欧美太阳能板制造商倒闭的背后,是中国天量生产能力的冲击,而这种生产能力在强大国家资本主义体制的刺激下,很容易超出世界实际需求而导致产品价格上的崩跌,这不仅会对国际竞争对手造成毁灭性打击,也会使国内同行血流成河,陷入恶性价格战。金融危机不仅使欧美恐慌,更令中国政府感到不安,原有的一部分外需已不复存在,必须依靠争夺新的产业,才能保住就业和经济增长并维持社会稳定。 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模式,在扶持产业方面拥有比欧美政府远为强大的能力,大量的政府补贴、税收减免、廉价信贷和土地使用,以及低标准环保要求(光伏产品的生产过程具有高耗能、高污染特性),迅速催生了一个庞大的光伏产品制造行业,向世界各地廉价提供太阳能发电设备。 在短短四年时间里,迅猛扩张的中国产能,使得太阳能板的国际价格下跌了约75%,中国目前国内拥有的太阳能板的生产能力,是全球需求量的1.5倍。在这样的形势下,不仅欧美光伏制造无法幸免,大量就业流失海外,更为揪心的是原本提供给国内光伏发电部门(太阳能板的需求者)的补贴,实际上一部分已流入了中国制造商的腰包。这对于财政状况已十分堪忧的西方政府而言,在政治上是无法向民众交代的。 由于中、美、欧三方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彼此都不愿就此纠纷撕破脸。虽然中国对欧太阳能板及组件年出口超过220亿欧元,但只占中国全部对欧出口的7%左右。 同时,中国政府自身也意识到产能的过快扩张,也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各方可能各让一步。虽然欧盟和美国都已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但这些惩罚性措施都可能随着各方谈判的进展而发生变化。 从中国方面来讲,国内太阳能发电市场的快速发展,将逐步改变大部分光伏产品用于出口而非内需的局面。从长远来看,政府补贴不仅可以流向光伏生产企业,也会大量流向太阳能发电行业,从而增加内需。中国今年就极有可能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需求市场,未来的增长空间更为广阔。总的来看,一个大国要想在国际经济舞台上赢得令人尊重的地位,不仅要有强大的出口能力,更要有与之匹配的巨大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