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台湾民主基金会在台湾大学举办见证台湾民主系列活动,邀请前行政院长郝伯村讲演,遭到学生以举大字报的方式喧哗闹场,场面一度相当混乱。在场听众质疑,这些学生似乎只准自己有言论的自由,却以粗暴的方式妨害他人表达意见的权利。后来,在场的监察院长王建瑄特别发言,指称台湾确实是比以前民主,但各方表现却是每况愈下,人民的生活并未更好,难道这就是台湾人民所要的结果?
其实,过去几年,经过两次政党轮替,大家正为台湾的民主深化感到庆幸,认为公民社会成形,民智已开,监督、制衡机制粲然大备,而宪政主义、有限政府的精神深入民心,台湾已经成功进入民主巩固时期,但睽诸近期台湾各方表现,又不能不让许多人担心,台湾不但已经由西方的自由主义式民主快速地异化成为民粹主义,甚至还有民主衰退的可能,民主政治的某些弊端已然显现。民众必须深思,民主失衡的结果是否使得台湾的许多问题更加难以解决?
日前立法院荒腔走板的蓝绿乱斗,泼水、咬人、熊抱、扯发,让台湾登上国际版面,虽然立法院长王金平对此有些缓颊的说法,但台湾形象再度受到重创仍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事后有人还能义正词严地指责对方,说是一切抗争都是师出有名,所有举措都有充分的正当性,但素有大炮之称的前卫生署署长杨志良早就把立法委员称为三大公害之一,不知海内外的所有华文读者看法又是如何?是否认为这些负面的台湾之光,也应列入健力士世界纪录?
另外,过去五年来,马英九政府不能说是没有戮力从公,但表现在外的却是民意支持度屡创新低,无能几乎成了大家共同的认知。政府没有方向,缺乏步骤,不但兴利无能,而且除弊无方,既不能说服民众于前,又不能坚持政策于后,使得某些立意良善的改革往往无疾而终,全国公务人员从上到下都在穷忙、瞎忙、乱忙、无事忙,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但国家社会不但并没有变得更好,反而是政府几近失灵已成共识。岂不怪哉?
平心而论,台湾今天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台湾的人口、人才政策(少子化问题、年轻人不敢结婚生子,到底是要吸引或排斥人才)、教育政策(12年国教、大学毕业即失业)、租税政策(证所税、奢侈税)、土地政策(地价、房价飙涨、年轻人买不起房子)、国防政策(募兵制的何去何从)、能源政策(是否续建核四),还有产业、金融、媒体政策,哪一项不是千疮百孔,需要从头、从根救起,结果呢?
如果说台湾的当前现况是国会失序、政府失灵、民主失衡应不为过,结果使得台湾的状况只能每下愈况,台湾今天的问题已经陷入结构性、全面性的恶性循环。坦白地说,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大家现在是在挥霍过去几十年所累积的财富,这就是王建瑄所说吃老本的意思。台湾现在已经是在不断往下沉沦的过程,虽然有心人仍在努力挣扎之中,但已失去方向,看不到未来的出路。思之难道不会让人痛心?
除此以外,使情况更糟的是,部分媒体未能善尽言责,煽情挑拨者有之,造谣污蔑者有之,但就是缺乏深度平衡、客观的分析报道,这又造就了一批愤世疾俗、理盲滥情的民众,不但缺乏国际视野,还充满了负面情绪,不管自己有理无理,不管政府做好做坏,反正批评就是王道,只要我喜欢没有什么不可以,不是对这个不满,就是对那个愤怒,能人志士自保已经不足,谁还愿意出来为国家社会做事,任人羞辱,给人糟蹋?
就以日前签署的“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为例,任何稍具一点理性的人都知道,凡事利弊参半,任何事情有人获利,必然有人受害,有强就有弱,有得就有失,天下没有不劳而获或白吃的午餐。改革开放已经成了台湾唯一理性的选择,勇者看到的是机会,弱者担心的是伤害,但是台湾朝野还要出于私利,有意夸大部分问题,大家不禁要问,这种置台湾的长远发展于不顾的做法,到底是爱台或卖台?台湾已经在朝向均贫的不归路上前进。这样的社会岂有未来?
最后,笔者要强调的是,没有人会反对民主的原则与价值,但当民主制度已经逐渐异化,变成政治斗争的工具,当政府明显失去有效执政的能力,当可持续性的经济成长已成明日黄花,当良善治理变成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当国会及政府已经成了问题的根源,当恶性循环已经固化成结构性的问题,大家不妨想想,我们到底还有多少回旋的时间、空间与机会,能够继续这样蹉跎下去?如果我们还不能化危机为转机、积极对外开放、勇于面对挑战,改弦易辙,大家就得面对台湾不断边缘化,甚至逐渐衰亡的命运。
难道这就是台湾人几十年努力奋斗,所盼望到的最后结果?不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