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留学热潮,很多刚毕业的中学生、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都有所心动,但是在学校申请和专业选择上,就需要学生和家长细细掂量了。
申请热门专业的学生,往往是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考虑的。申请冷门专业的学生,则主要是凭自己的兴趣。
因国内人才短缺好就业,葡萄酒专业已悄然成为留学生的新选择。笔者了解到,如葡萄酒一样传统意义上非热门的专业正越来越受到准留学生的青睐。
面对留学热潮,很多刚毕业的中学生、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都有所心动,但是在学校申请和专业选择上,就需要学生和家长细细掂量了。北京一培训机构的张嘉颖老师表示:“申请偏冷的专业,申请难度小,录取几率大,更容易被录取,未来就业方向也更为明确。”
避“热”趋“冷”
一些“冷门”专业渐受热捧
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IIE)发布的2012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显示,健康学、人类学、农业等专业如今也开始受到国际学生热捧。除了避开热门专业竞争之苦,这些专业的就业预期随着政策的利好也在上升。
据2011年美国移民执法局(ICE)的规定,农业学、牧学、灌溉科学、食品科学、动物学等领域的国际学生毕业后可在美工作、实习长达29个月。可以预见,以上领域国际学生会有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避“热”趋“冷”,不失为理性的留学选择。张嘉颖发现,这两年咨询、申请人类学、历史学、图书馆学、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呈现小幅上升。“申请热门专业的学生,往往是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考虑的。申请冷门专业的学生,则主要是凭自己的兴趣。”张嘉颖提醒有留学意向的学生,“辩证地看,国内所认为的‘冷门’专业,在国外有些并不算‘冷’。”
来美留学高中学生盼进名校 正确选择是关键
不少申请来美国高中留学的学生都希望毕业后能进入美国常春藤盟校等顶级大学学习。那么,去怎样的美国高中留学才能加大获得美国优秀大学录取的几率呢?
美国专家介绍,美国的高中教育体制有别于其他的国家。在美国,高中(或中学)课程的设置很少有国家统一的标准化规定。每个州可以根据需求,为本州的高中自行设置课程,也可以自主决定高中学生毕业的要求。因此,高中所在的位置决定着学校的课程和学科的设置。很多国际学生选择在排名靠前的寄宿高中就读。
同时,美国高中的性质(公立或私立),也决定了学校课程的设置。美国的公立高中是由政府出资,供学生(包括外国学生)免费就读。公立高中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得到的资金资助。私立高中是由民间出资,不隶属于任何政府机构,但是学生也要满足国家规定的最低要求才能毕业。不管什么国籍,私立高中的学生都需要自付学费。美国的私立高中很受欢迎,因为他们提供的教学是公立高中不能给予的,包括高等数学和科学课程,广泛的语言课程,优秀的艺术,音乐和体育课程。
学生在美国高中留学时所选的课程对毕业后能否进入顶级学院和大学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中课程的难度跟学生进入顶级大学的可能性也密切相关。比如,很多四年制的美国大学在录取学生时,要求学生修过高等数学,因此,这样的学生被大学录取的几率就会高于未修过这种课程的学生。
此外,研究表明,除了严格的课程设置外,学生能否被优秀大学录取,跟身边的同学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学生周围的同学都有上进心,都向着顶级大学努力,他自己也会被带动,向同样的目标奋进。同时,来自老师和学校职工的帮助也极为有益。在准备入学考试,写入学论文和大学申请的过程中,老师的帮助会大大增加学生被大学录取的几率。
因此,高中质量的好坏对能否就读于优秀的大学有着极大的影响。在选择美国高中时,首先要清楚学校的课程种类和课程的水平等级,尤其在数学方面;其次,清楚了解学校之前被顶级大学录取的学生比例;最后,弄明白在发掘学生学术潜力的过程中,学校的老师和职工是否尽职尽责,全力以赴。
留学回国就业难 澳“海龟”变“海带”谁之过?
据澳尺网援引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报道,这些年由于各种原因,澳洲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海龟”回国就业市场已是今非昔比。不少“海龟”们游到中国才真正体尝到,原来本是香饽饽的“海龟”的优势已大不如前。
“海龟”成群回国直接导致“海龟”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中国本身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又造成“土鳖”与“海龟”之间的竞争加剧,很多“海龟”被迫在中国搁浅,成为“海带”。就此现象,记者采访了悉尼麦考瑞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黄堃。
黄堃表示,这些年澳洲中国留学生回国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澳洲“海龟”变“海带”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一些中国留学生回国就业时无法接受低到3000-4000元人民币的月收入,他们认为自己花费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人民币的学费和生活费,回国后才挣这点工资实在太纠结,无法说服自己,因而很多人宁可成为“海带”也不愿委屈就业;二是澳洲中国留学生选择专业多是奉父母之命,扎堆选择有面子、说出去比较好听的商科、会计、金融方面的专业而忽视了中国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对专业的实际需求,导致所选专业与中国就业市场需求不匹配;第三,很多中国留学生短、平、快读完学历,留学期间没有苦学英语或英语水平不过硬,导致在就业市场与“土鳖”火并时,无法彰显“海龟”应有的语言优势,因而也得不到就业市场的青睐。
为了避免让澳洲“海龟”变成“海带”,黄堃提出如下攻略:
一是打算回国的中国留学生应在出国前就多加关注并仔细研究中国就业市场所需求的专业,同时了解哪些专业可以在澳洲有更多工作实习的机会,这样可以有备而来、打通回国就业的坦途。为此,他建议澳洲政府和企业也要为留学生创造更多的工作实习机会,弥补学生工作经验的不足,使其更具竞争优势。
二是一定要学好英语,娴熟的英语水平是“海龟”最大的优势,也是“海龟”含金量的试金石。
三是正视中国就业市场的变化,调整心态,坦然面对就业压力和期望值。黄堃表示,随着澳洲移民政策收紧和回国就业难度加大的,中国留学生的确面临进退两难的窘境。据他观察,麦考瑞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回国或留澳的比例各占50%,通常中国留学生毕业后有两条出路,家庭条件好的多选择回国,因为这个群体的多数人在回国前已经落实了工作;而家庭条件一般、没有工作着落的留学生多选择留澳继续深造或寻找择业机会,成为“海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