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务之急,是设法缩减繁杂的权力运作程序
在中国全国“两会”上,建议扩省的声音又传出来了。
与937万平方公里的美国分50个州管理3亿人口比起来,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13亿人口,却只有34个省市级单位(算上台湾),管理难度的确不小。因而扩省与否近几年一直是大陆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此番全国政协委员黄书元再发呼吁,有海南、重庆建省的已有发展经验作为支撑,更将其赋予了加强城市化进程及解决就业难的现实意义。
倘有新区划,必将带来基建热。以现有地方政府对依靠土地、房地产提高财政的热情,笔者不怀疑黄委员的提议能推动城市化进程。至于从就业角度来讲,扩省能惠及多少民众,则尚不可知。而扩省能否如预期解决现有行政效率低下难题,更让笔者担心。
中国现行行政区划建制一般为四个层级:省→市地州→县→乡镇,管理层次多,隶属关系复杂,管理半径过长,从而导致行政成本庞大。只缩小每个省市级单位管辖范围,不可能撼动现行行政区划建制之根本,无从改变目前机构重叠、冗员充斥的局面。
借行政机构改革之际大肆增官扩权的案例,不断见诸公开报道,表明中国当下尚未找到有效精政手段。若再按黄委员所说,将中国现有省市级单位增至六十个,极有可能在实际操作中背离改革初衷,加剧冗员问题,在职行政官员只多不少,民众反而会因纳税养官压力增大。
何况,大规模调整行政区划,并非大笔一挥,在一张地图上随意划上几条分隔线那么简单。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参差不齐,省份划分依据了历史、经济、文化、政治等多重因素,运行数十年后在民间已形成很深认同感。任何新的激烈调整,都牵涉甚广,其“手术成本”太高,还容易影响社会稳定的大局。
显然,调整行政区划,只能对提高行政效率起到辅助作用,治标不治本;而按中国社会现状,重新大规模扩省更不现实。当务之急,还应该是设法减少管理层次,精简机构,缩减繁杂的权力运作程序,节约行政费用。比如针对市地州一级政府占用资源多,发挥作用小,已有的“省管县”尝试就不乏成功之处,大可推动其可取之处,增强行政机构活力。
相比之下,这种从政府职能等根本性制度作出的变革,更有利于解决行政区经济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