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美国能源部联合基因组研究所:单细胞DNA测序揭示微生物“暗物质”
作者:刘霞 | 2013/7/18 12:56:37 | 浏览:2181 | 评论:0

 据《自然》杂志网站报道,天文学家们认为,宇宙总物质量的23%由弥漫于其间且肉眼看不见的“暗物质”组成;现在,美国科学家进行了微生物“暗物质”研究,他们用单细胞DNA测序技术对多种微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后发现,微生物远比我们所知道的要丰富多样,研究同时揭示了不同物种间令人惊奇的关联。

  单细胞测序技术使科学家们能通过将单细胞的DNA增大10亿倍来破译其基因组,为研究微生物“暗物质”打开了大门,也有助于厘清微生物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联。美国能源部下属联合基因组研究所的谭佳·沃克领导的研究团队选择了201种微生物和古生细菌的细胞,并阅读了其部分基因组(从10%到90%不等,取决于不同细胞)。这些微生物来源于9种不同的生存环境,包括海底热水流火山口以及地下金矿等,没有一种曾被测序或在实验室内培养过。

  研究表明,不同生命之间的很多边界并不像以前所认为的那样固若金汤。例如,一种微生物系使用以前被认为仅仅在古生细菌中存在的酶合成出了DNA和RNA的基础组成部分——嘌呤碱基。研究还显示,有3个古生细菌细胞内存在主要作用是启动RNA转录(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第一步)的西格玛因子,而以前,科学家们认为这些西格玛因子仅出现在细菌体内。

  此外,研究人员也发现,有一种细菌“记录”了终止密码子UGA的三字母系列。在几乎所有其他微生物体内,这一核苷酸系列会朝细胞发送信号,让其停止将RNA翻译成蛋白质;但在这一微生物体内,它则告诉细胞制造氨基甘胺酸。科学家们也在另一种细菌内发现了同样的“记录”活动。这表明,生命的密码可能比科学家们认为的要更加灵活多样。

  沃克说:“我们只是对小部分细菌进行了测序,就有这么多新奇的发现,这表明,细菌的生物多样性远远超过我们的所知。大约需要对1.6万个细胞进行测序,才能涵盖全球未被研究微生物系的一半。”

  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的杰弗里·麦克林表示:“最新研究彰显了单细胞基因组学的强大力量,但也表明,我们需要更加努力,才能填补地球上微生物多样性的知识鸿沟。” 

相关文章:『DNA
『生物医学』 夏威夷大学科学家培育转基因荧光兔子:注入水母DNA 2013-08-18 [3167]
『生物医学』 纽约罗彻斯特大学新研究表明:DNA并非种群分离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2013-08-15 [2042]
『生物医学』 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在人体癌细胞中发现四螺旋DNA结构 2013-01-23 [2084]
『科技前沿』 哈佛大学维斯生物工程研究院用DNA“砖块”搭出上百种三维纳米结构 2012-12-04 [2056]
『科技前沿』 日本NEC新仪器可在在犯罪现场25分钟内快速破解DNA 确定犯罪嫌疑人 2012-11-27 [2171]
『生物医学』 新研究实现卵子线粒体DNA交换 或有助避免遗传病 2012-10-31 [2109]
『生物医学』 美国冷泉港实验室:高通量DNA测序法可绘制全脑神经连线图 2012-10-24 [2844]
『生物医学』 加州理工学院巴顿教授:DNA电路变身传感器 可检测导致疾病的基因损伤 2012-10-16 [2439]
『海外近报』 「誰是你爸爸」 隨時上車快速檢測試DNA 2012-08-17 [2285]
『生物医学』 英国邓迪大学最新研究称:5亿年前生物DNA错误复制促成人类 2012-07-28 [2702]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蹊跷!美国亚裔女性多种癌症发病率飙升!医生也无法解释原因… 2025-04-02 [41]
这个部位越粗,寿命就越长!不是大腿!赶紧自测一下吧 2025-04-02 [10]
我是哈佛大学急诊科医生,长期大量服用这三类药物,或将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脑损伤 2025-03-27 [147]
《自然》:mRNA疫苗打造超长待机抗癌T细胞!RNA新抗原疫苗可激活胰腺癌中的T细胞,激发针对胰腺癌的长期免疫活性 2025-03-27 [106]
英国同卵双胞胎颠覆实验:狂吃脂肪 VS 猛炫碳水12周,结果震惊所有人! 2025-03-22 [194]
在海外,“倒爷”撑起创新药半边天 2025-03-22 [187]
背薄一寸,年轻十岁! 2025-03-10 [565]
人类首次发现逆转衰老的“总开关”!科学家揭秘细胞返老还童密码 2025-03-07 [688]
《自然》重磅发现:阿司匹林还能阻止癌症转移!作用机制找到了 2025-03-07 [638]
斯坦福神经科学家:认知训练是一生要做的事,给普通人的认知训练手册 2025-03-03 [79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慕波:爬取7万条帖子  看看人们都是怎么吐槽相亲的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