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走勢看似仍撲朔迷離,但路數漸明。李克強7月中在經濟形勢分析會上的講話紀要,最近在北京一定範圍中傳達。這份講話紀要,較完整地披露了所謂「克強經濟學」的基本路數,更重要的,是展現李克強還沒辦和將要推動的兩件大事,即推動城鎮化和調整區域結構。
李克強上任以後,以季度為單位舉辦經濟形勢分析座談。7月中這次座談,因事涉經濟走勢的關鍵性判斷、重大經濟抉擇和轉向,最受關注。
李克強在會上發表講話,有三點大意見和九條具體要求。講話的大部分內容,已被外界詳知,且有充分討論,如李克強談經濟宏觀調控中,要有上限和下限,令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但外界較沒有注意到,李克強認定GDP仍然是個重要指標,「大家都很清楚,不管從經濟學角度,還是我們搞實際工作的角度,沒有一個綜合指標能夠替代它」。因而,「穩增長」在李克強的經濟思路中,仍占重要位置。
李克強談話中另一重要意見,是以相當篇幅強調調結構和促改革的重要性。講話中他特別強調,要「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不能片面的強調其中一個方面,形成三者相互融合、共同推進的局面。」由此看來,李克強的「穩增長」是為消解壓力,而「調結構」和「促改革」是為了增加動力。
在增加動力方面,李克強的「調結構」,跟過去外間分析猜測的有點分別,那就是李克強所說的「調結構」,不要單純解釋為壓縮過剩產能。他要調的是「大結構」,調「大結構」的主攻方向,是擴大內需,而他將城鎮化定位為「最大的內需潛力」。
自去年就被熱炒的城鎮化,今年以來一直杳無音訊,近期更傳出李克強遭受壓力,城鎮化無疾而終之類說法。但較準確的消息,是城鎮化的改革已有相應方案,相關的實施動作,確定在秋天的中共18屆三中全會前後推出。
也正是在這次談話,李克強對城鎮化有明確表態。他承認中國目前對工商化和城鎮化,有不同的認識和議論。他強調,城鎮化就是最大的內需潛力,要研究出台促進城鎮化健康友善發展的政策,積極穩妥地推進以人力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新型城鎮化還要同步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
李克強講話中,另一引人注目之處,是他提出調整區域結構。他認定調整區域結構,有一舉多得的效果,而把中西部地區友善發展起來,是區域結構優化的重要內容,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應有之義。
中國的地區差距,一直是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難題。李克強說的現在東部地區人均GDP超過了9000美元,西部地區才1000多美元,就是差距的表現之一。
李克強說,要實現全國全面小康,本身也是大的結構調整,擴大內需政策主要考慮實行差別化對待,財政轉移支付政策要向中西部傾斜,中央財政持續不斷的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特別是經濟有下行壓力時,支持力度越要加大。而東部地區在調整結構中,也要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而且是實實在在的、沒有水分的速度。
北京政界近期流行一種看法,指中共新領導班子在政治上飄飄搖搖,但李克強在經濟層面上,穩步推展,既有較強毅力,又有較新想法和做法。甚至有人認定,李克強後面定有高人指點。高人指點不見得有,但李克強在地方、中央沉浸十年,看得出問題是肯定的,何況李克強學經濟出身,具備找出解決問題方案的能力,也是肯定的。
可以預見,新型城鎮化如有細緻方案,又不出現政策跑偏,一定將帶來中國內需擴展、經濟上行的活力。而一旦推動區域性的結構調整,又可消解現在中國發展中出現的大矛盾,為未來發展創造動力。這兩步棋,李克強需要穩紮穩打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