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的meritocracy,現在普遍翻譯為任人唯賢制度,這並沒有很正確或完整的體現其原來的含義。英文原意指的是這樣一種社會或社會制度:人們是通過個人的本事和成就,獲得他們的社會地位與報酬,而不是靠人脈、財富、家庭背景。簡言之,是唯才是用和人盡其才的社會或制度。
一個唯才是用的社會,一般上被視為比較合理的社會。反之,用人唯親則被視為不公與不義。在我們的語境中,用人唯賢還有另一層含義,那就是公平的競爭和自由的社會流動性。這一點自建國以來就一直受到奉行與推崇,用人唯賢也成了建國大原則之一。
不過,現在國人似乎已逐漸有了新的共識,覺得我們奉行了四十多年的制度,已經產生了一些不很健康的社會現象,必須及時糾正,而制度本身也有必要跟著新的社會情況作適當的調適。這應該就是政府提出要形塑一個更有包容性社會概念的大背景。包括總理李顯龍和副總理尚達曼在內的政治領導人,已多次談及這個課題,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日前在萊佛士書院慶祝建校190周年的晚宴上的演講,所突出的也是這個主題,他也提出了溫情的任人唯賢制度(compassionate meritocracy)的概念。
在某種特定的競爭與遴選制度下,任人唯賢制度自然發展的結果,必然是能夠適應制度的能者拔尖,嶄露頭角,並獲得優渥的回報,“不能”者則往往難有晉身的機會。若聽由這種“不平等”的結果自然發展下去,勢必造成“優勝劣汰”的社會分化和跨世代的不平等現象,變成出身強勢家庭者佔優勢,佔據社會上層,出身弱勢家庭者處於弱勢,輸在起跑點,難有出頭的日子。
另一個同樣值得警惕的不良現象則是“精英主義”(elitism)抬頭。那就是憑藉本事出頭的一群人不只不懂得感恩,還進而產生優越感,自以為高人一等,孤芳自賞,脫離群眾,把自己固化為高高在上的社會階層。這一來社會分化必然會日益嚴重。
吳作棟提出的對治之道,是發揚溫情的任人唯賢制度,不是把成功者拉下來,而是要讓他們明白,他們有責任照顧和幫助較不幸的同胞,回饋社會,服務人群。在政府的層面上,則必須通過各種計畫和措施,提攜弱勢群體,確保制度具有包容性和平等性,而不只是對“優生”者有利。
已故建國元勳之一吳慶瑞博士,很早以前就曾公開批評英華學校學生的勢利心態。現在,我們的一些名校,是否也已在不知不覺間,成了家庭背景相對優越的學生聚集的地方?名校學生是否也已出現了精英的優越感?這些都很值得我們關注。
無可諱言,我們實行的任人唯賢制度,很大程度上是基於會考制度,因此,一般來說,能在考試中登上狀元榜的就會被視為成功者,也往往能因此而平步青雲,反之則是失敗者,難有出路。這種狹隘的成功定義,也制約了不同天分的人才的培育與發展。值得慶倖的是,經濟的不斷發展為各種不同才幹的人帶來了施展才華的機會,而近年來,政府也已適時地調整教育政策,為不同天賦的學生開闢了多元的晉身之路。
但我們覺得,要對治任人唯賢制度的內在發展偏差,以及避免精英主義和個人主義的抬頭,最應著力的地方還在於價值觀教育。任人唯賢旨在讓社會人盡其才,但人盡其才還有一個更大的終極目標,即是使社會整體獲益。因此,對每一個社會成員灌輸取諸社會用諸社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社會責任感和價值觀,至關重要,而且必須從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