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评论员再次患上了“中国崩溃”综合征——有些经济和政治评论家似乎每隔几年就会受此病感染。尽管过去数十年出现了无数次假警报,但中国怀疑论者一致认为,这一次狼真的要来了。
没错,中国经济已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中国今年第二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是7.5%。这样的增长对饱受危机冲击的西方国家来说堪称痴人说梦,但对中国来说,同1980年至2010年的10%趋势比较,增长的确是明显减速了。
怀疑论者的忧虑并不仅仅是中国的经济放缓。他们也担心过多的债务和相关的脆弱银行系统;一直存在的房地产泡沫会破灭;而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中国在经济再平衡上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人们原本一直期待中国从失衡的出口及投资导向增长模式转到由国内私人消费推动的增长模式。
关于这最后一点,中国GDP构成近期的转变乍看之下似乎令人担忧。今年上半年个人及公共消费只占经济增长的3.4%,而4月至6月估计只有2.5%——这连续的季度性减速突显了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周期性或暂时性的疲软。
与此同时,投资占GDP的比率从今年第一季度的2.3个百分点飙升到第二季度的5.9个百分点。换言之,中国经济并没有从投资导向转到消费者导向的增长,似乎依然延续着其投资导向型增长轨道。
对一个过去三十年间大多数时候都过度投资且消费过低的不平衡经济体来说,这挺让人不安的。毕竟,中国领导人说要进行经济再平衡已经多年了——尤其是在2011年3月颁布鼓励消费的第12个五年计划后。然而,经济快速增长时再平衡不能实现是一回事;对怀疑论者来说,在“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再平衡受阻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重大转型不可能一夜完成
这是一种肤浅的思维。任何经济体的再平衡——在产出增长来源上的重大结构性转型——都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这需要策略、时间和决心。中国完全具备这三个条件。
在评估经济再平衡的早期进展时,用GDP的构成来衡量大概是最糟糕的方式。当然,GDP构成最终是中国是否成功的决定性考验。但这里的关键词是“最终”。想要在总需求的主要来源上看到重大的转移还为时尚早。就现在而言,检视中国消费的潜在决定因素的趋势才更重要。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有很好的理由持乐观态度,尤其是考虑到中国的服务业正加速增长——这是消费者导向重新平衡的重要支柱之一。今年上半年,服务业产出(第三产业)同期增长8.3%——明显比制造业和建筑业合起来的7.6%(第二产业)增长快得多。
此外,继2012年服务业和建筑业与制造业各取得8.1%的增长后,两者的差距在今年前两个季度扩大了。这些发展——最初增长率相近,和现在服务业增长更快——与之前的趋势截然相反。
事实上,从1980年至2011年间,服务业产出增长平均为每年8.9%,整整比制造业与建筑业合起来的同期11.6%增长低了2.7个百分点。近期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倒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正开始向服务业倾斜。
为什么服务业对中国经济的重新平衡如此重要呢?首先,比起中国的传统增长产业,服务业是更为劳动力密集的行业。2011年,中国服务业每单位产出比制造业与建筑业带来了多30%的就业。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在GDP增长比过去缓慢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关键的吸收劳动力的目标——就业、城市化和减少贫困。换言之,在吸收劳动力上,日益走向服务导向经济的7%至8%增长,可以取得过去增长模式10%的增长才能实现的水平。
这是个好消息,原因有三个。首先,服务业增长正开始以一个新的工薪阶层为来源,而这是消费者需求的主要支柱;第二,对服务业的更大依赖让中国可以进入一个更低、较可持续发展的增长轨道,缓和由制造业和建设业的高速增长导致的过度消耗资源且污染密集型的经济活动;第三,刚兴起的服务业增长目前仅占中国GDP的43%,这拓宽了中国经济基础,为减小收入差距创造了一个重要的机会。
中国的经济不会崩溃,而是处于关键时刻。经济重新平衡的车轮正在转动。这一切并没有显示在最终的需求构成上(至少目前还没有)。然而,在改革的当前阶段,从制造业和建筑业转向服务业是个更有意义的指标。
此外,我们看到了坚持新政策的迹象——比如央行似乎决心要让中国摆脱过度的信贷创造;财政当局也抗拒用又一轮大规模的支出计划来应对经济放缓的诱惑。走向利率自由化的早期步骤,和改革过时的户口制度的迹象也很鼓舞人心。
缓慢但肯定地,一个新的中国正现出轮廓。西方国家的中国怀疑论者又一次误读了中国经济的重要迹象。
作者Stephen S. Roach是教员,摩根斯坦利亚洲公司前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