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台湾之声
关键字  范围   
 
民粹政治挑战军威
作者:赵琬仪 | 2013/8/10 14:32:26 | 浏览:1275 | 评论:0

  过去的一周,台湾发生了两件重大事件。第一件事将影响未来台湾选战以致施政步伐的整体生态;第二件事则影响台湾军事战力,也直接影响台海军事势力悬殊是否加剧的可能。

  第一件事是上周六夜里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卷起“八月雪”。网络公民团体“公民1985行动联盟”号称25万“白衫军”上街头,声援7月初陆军义务役下士洪仲丘疑遭虐死案,大声呼喊“立即修法、终结黑幕、冤案重审、还原真相”。

  怎么看待这场“8月飞霜”,台湾舆论存有分歧,主流舆论认为这是一场“纯净”的公民运动。发起运动的是39名在网上连接的政治素人,参与者很多是首次上街头的年轻人、带着小孩的父母。超过10万人在炎夏高温上街头,为一名疑遭军方虐死的兵士讨公道、追真相。活动诉求超越蓝绿政治,活动形式悲壮而平和。夜色中,繁星般的手机灯光照耀下,万人合唱改编自《悲惨世界》的台语版《你敢有听著咱唱歌》活动主题曲,手中高举淌血的“公民之眼”。没有暴乱、没有警民冲突,活动平和结束。

  许多台湾以外的网民见识到“白衫军”的气魄,纷纷对号入座;中国大陆、新加坡的网民羡慕之情,台湾媒体还特别做了报道。外地网民羡慕台湾人可以上街宣泄不满,高声提出政治诉求。事实上,台湾公民力量最可贵之处,在于活动平和,一家大小出席,没有儿童不宜的暴力与流血事件。

  然而,也有少数的台湾人,包括政治评论作者站出来,指出这场公民活动就是一场政治角力,只是媚俗的媒体把它塑造得太纯洁。它集合了近一个月台湾媒体渲染案件、家属条理分明的控诉力量,以及集结因军方管理及军事审判弊端所造成的民怨,赢得广大社会阶层的同情,透过网络通讯科技的优势,汇集庞大民意,向执政者施压。

  民众施压的结果是,立法院朝野政党马上暂停为了核四核电而表演的“全武行”,就在星期二早上只用了两小时的时间三读通过《军事审判法》修订案,将“非战时”军事审判案件移交司法审判。

  虽然台湾社会对于军事审判长久以来存有改革呼声,但全面移交,而且是相关配套未经落实的情况下修法一次到位,难怪监察院长王建煊表示忧心,认为立法院暴冲式、一次到位通过军审法修正,是来自民粹的压力。

  他直言,仓促立法结果,很多配套没跟上,受伤害的是人民,最大受益者恐怕是对岸的“老共”,未来国军要如何训练军队,他真的感到忧心忡忡。

  从军四十多年,曾任空军总司令及参谋总长的前行政院长唐飞受访时也说,军方处理洪仲丘案过程有疏失,造成社会对国防部抱持敌意,必须检讨;但在所有配套做法都未规划前就草率修法,“完全是政治操作”。

  前行政院长郝柏村说得委婉,也说出草率修法的问题核心。他连续两天受访,第一天受访时表示,希望改革军法制度同时,还是要注意如何维持国军荣誉与军心,“不要一起殉葬掉”。

  他前天再受访,引用国防部前部长俞大维的话:“打不垮的军队,会被骂垮”,呼吁媒体报道、评论时不要夸大,要考虑对国家社会的责任。

  民意来势汹汹,立法院回应得如此高效率,对一些不满身处“有控诉,没回应”的政治文化里的外地网民,也许会觉得非常羡慕。而其实,“骂一下才动一下”的政治生态反映的是政治失能、官僚失灵,公务体制隐藏莫大的营运危机。

  白衫军首次出师告捷,表面看起来是公民力量赢了一战,但是任何战役都有损伤,胜利背后的代价不一定是走上凯道追求正义的公民深思熟虑过的,但以台湾的立法品质、执政效能,以过去记录而言,确实令人有理由感到忧心。

  台湾朋友说,台湾人早就知道只有在选举日做一天的主人,选举结束后,政治人物便不一定聆听民意。人民监督,要监督到什么程度?一般人为了家计,为了子女教育,为了缴付房屋贷款,其实是能不为政治操心,专心营生才是幸福诉求。

  台湾的经验已有所示范。如果有网民认为只要能召集万人走上街头,就能成功地改变政治现状,如愿地实现政治理想,或者仅满足于宣泄,那也太小看政治斗争的杀伤力了 。

  在军审法通过的同一天,上任才6天的国防部部长杨念祖因被爆文章涉嫌抄袭丑闻而在当晚闪电请辞。此事掀开外界揣测军方内斗、种种阴谋说浮出台面的序幕。这个夏天,越来越炽热。

相关栏目:『台湾之声
梁庚尧:历史剧变的七种征兆 2024-01-20 [1068]
台湾2024大选候选人副手辩论会:赵少康、萧美琴、吴欣盈各抒己见 2024-01-01 [1226]
蔡英文发表任内最后一次元旦谈话:台湾不再被遗忘 2024-01-01 [1189]
《蒋经国日记(1970-1979)》在台北出版 2023-12-30 [1167]
台湾劳动力缺口大 官方欲引进印度移工 2023-11-26 [662]
“赖萧配”20日合体登台亮相 2023-11-15 [610]
情投意合?表里不和?萧美琴返台任副手,赖萧配是否成型有待观察 2023-11-12 [627]
台湾世新大学中文系或将停招 学者叹人文危机 2023-10-31 [762]
不是AI,不是芯片...这才是科技领域下个战场 2023-09-12 [854]
宝岛女强人叶晓甄的传奇人生 2023-09-12 [960]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