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海外近报
关键字  范围   
 
新加坡《治国方略》:从根源化解国人的焦虑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 2013/8/12 0:03:48 | 浏览:1999 | 评论:0

  公共住屋、公共医疗和就业前景是国人最关注的三大课题。经历近一年、超过4万7000人参与的全国对话会,以及对4000人进行的民意调查发现,这些基本民生课题是国人焦虑感的主要来源,无论收入多寡,大部分国人都担心生活成本的上涨与收入来源的不稳定。负责领导这个“采风”行动的教育部长王瑞杰表示,政府已经就所收集的民意着手检讨现有政策,李显龙总理将在国庆群众大会公布政府的回应。

  面对这些具体信息,相信政府将对症下药,就组屋价格、医药费用和经济发展等领域,宣布相关的政策调整。在个别领域之外,相信政府也应当会从大局思考,寻找治本之道。王瑞杰此前在出席新加坡经济学会2013年常年晚宴的演讲里已经指出,在新加坡今后应对更艰难的生存环境的策略当中,政府与人民之间的互信是关键因素。所谓“民无信不立”,而建立互信离不开物质基础。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典故纪闻》里就提到:“保国之道,藏富于民。民富则亲,民贫则离,民之贫富,国家之存亡系焉。”新加坡建国的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个政治观察。以公共住屋为例,独立之初,政府开启了大规模的组屋兴建计划,“居者有其屋”政策不但有效地解决了国人居住的问题,更为构建国民认同奠定基础,让国人把自己与家人的命运,自然地与国家的未来联系在一起。

  上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的经济发展,同国人的就业和收入直接挂钩;经济规模的扩大,与国民收入的增加同步。同时,政府不断强调自力更生的原则,提倡勤奋、刻苦的工作纪律,注重员工技能的持续培训,更让新加坡劳动队伍成为国际企业可以信赖,并愿意投资新加坡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把改善国民生活放在政策核心思考位置的举措,既促成新加坡国力蒸蒸日上,也使得执政党在当时的每一届大选,都获得压倒性的胜利。

  真正实现藏富于民,就不必太注重社会福利;能经由独立劳动而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的国民,不会产生乞讨依赖的心理。可是,对于藏富于民的误解,却容易改变一切。把组屋从作为国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改为可以变卖套现的资产,“居者有其屋”政策进而变味。新做法制造出来的组屋买卖市场,容易导致一些人不劳而获的寻租心态,并腐蚀克勤克俭的工作伦理。当上一代从组屋交易中获利,转嫁给下一代的却是大半辈子的房贷;当财富可以不必再由工作和积蓄而来,脚踏实地也不再成为美德。

  本来,经济的发展是藏富于民的有效手段。但是,因为外在经济全球化的不可抗力,内部经济结构转型的压力,相当一部分的国人由于跟不上形势,收入和生活品质皆停滞不前。同样没有跟上来的政策思维,加剧了财富分配失衡所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影响了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更多无法靠自己的努力维持体面生活的群体,必然会催生要有更多社会安全网的政治诉求,中产阶层最关注医药费高涨,反映的正是这种不安的心理。

  要解决国人所共同关注的公共住屋、公共医疗和就业前景三大课题,除了政策上的调整,还必须有观念上的反省。重温建国时代藏富于民的政策理念,回归劳动致富的工作伦理,是新加坡应对未来挑战的宝贵历史遗产。让国民能通过独立劳动,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或许才能从根源上化解国人的焦虑。

相关栏目:『海外近报
特斯拉遭遇索罗斯做空:一场价值万亿的金融暗战全解析 2025-03-22 [241]
越南狂飙:一场被资本绑架的“伪崛起” 2025-03-17 [381]
大英迈入新时代 2025-03-17 [374]
英国人眼中的特朗普,真可谓是力透纸背,惟妙惟肖 2025-03-07 [728]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美国提出的乌克兰问题决议草案 2025-03-01 [870]
大规模盗窃!16万联邦雇员成为百万富翁 2025-03-01 [853]
卢比奥国务卿与福克斯新闻的访谈摘译 2025-03-01 [916]
连“天王嫂”都被抢!意大利治安现状如何? 2025-03-01 [881]
全球第二富豪的媒体赌局:贝索斯让《华盛顿邮报》右转? 2025-03-01 [866]
全球最大金库50年来无人检查过?马斯克震惊:我以为每年都有年检 2025-02-20 [84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