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领导班子的每一次新老交替,都预示着重大的政策调整,而实质性动作并不是出现在新班子上台之初,而是一年后的三中全会上。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今年秋天召开。近来中共高层多次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底线思维」理念,可以预见,这一理念将成为「习李新政」的一个鲜明特色。
「底线思维」里的辩证法
什么是「底线思维」?习近平说,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最近,中共高层都在热议「底线思维」。有的提出「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有的提出「底线思维要求我们把形势想得复杂一点,挑战看得严峻一些」;还有的提出「底线是正能量的动力源」,等等。
其实,「底线思维」这里面蕴含着辩证法的原理,就是要多角度看问题、系统地看问题,看到事物的本质。以人们期望值很高的政治体制改革为例,几乎每一个人、每个团体、每个社会阶层都呼吁改革,但是改什么、怎么改,认识却非常不一致。所以,就要深入调研,综合分析,平衡不同阶层在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关系。作为施政者,至少需要想清楚三个问题:第一,不改革会使社会矛盾越积越多,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最大风险; 第二,改革调整利益关系的变革,蕴藏着巨大风险,改革必须有成本意识,必须付出一定代价;第三,改革付出代价的「底线」是什么?一是不能引发社会动乱,二是不能威胁中共的执政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推进改革之前,想清楚了这三个问题,明白了「底线」在哪里,选择一条「低风险、广受益」的改革路径,在风险和受益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在发展和稳定之间寻求一条平衡路,才能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也能镇定自若,沉着应对,不慌不忙。这就是「底线思维」的处事方法。
「底线思维」凸显忧患意识
中共在改革开放35年的进程中,曾对各级干部提出过要求,这些要求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邓小平时代,特点是鼓励探索、鼓励创造。比如「摸着石头过河」,「胆子再大一些,步子再快一些」;第二个阶段是江泽民时代、胡锦涛时代,特点是强调协调发展。比如「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征途和发展,习近平提出的「底线思维」,则凸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显然,习、李领衔的执政团队已经强烈地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外部的复杂的政治环境、和平环境、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暂且不说,内部堆积如山的各种问题就足以让人感到头痛:
其一,随着贫富差距拉大,社会阶层固化,公众普遍存在焦虑心态、浮躁心态,特别是社会底层的人们普遍存在「仇官」、「仇富」心态,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引发群体性事件,社会稳定的压力越来越大;
其二,既得利益集团成为改革的最大障碍,他们虽然嘴上支持改革,可改革一旦要「割」他们的「肉」,他们就会群起而攻之,甚至,有的人还想继续以改革的名义,挟持政府出台更有利于自己的政策,掠取更多的社会财富;
其三,年轻人面对的生存压力很容易使他们走上反叛的道路。例如,今年毕业的大学生达699万人,创下了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难,就业以后买房难,都会引发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在城市里,还有一个庞大的「农二代」群体,作为第二代农民工,他们的身份是农民,却没有回乡种地的兴趣和技能,他们在城里长大,却得不到城里人的待遇,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值很高,却不具备父辈们的吃苦耐劳的质量。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就业压力,大学生和「农二代」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如果得不到缓解,就会酿成事端。最近几年,一些国家发生动乱的直接诱因就是年轻人就业难。
除了这些社会问题以外,在经济领域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沉重、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金融风险等等难题。所有这些困难和挑战,中共高层心知肚明,破解任何一个难题,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都需要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中共高层有很强的忧患意识。
「底线思维」主导政策走向
「底线思维」着眼于有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因而,在政策的调整上,会着力在弥补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下一步,中共的施政总体取向是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托底。具体来说,将在五个方面给力: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2009年,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中国推出了4万亿元投资举措,这一刺激经济的政策留下的后遗症之一,就是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现在必须化解。中共高层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是当前的中国进入了经济发展「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指的是4万亿元投资)「消化期」,调整产业结构将是经济领域的重点,其底线是经济增速不能跌破7%;
二是化解金融风险。金融脱离实体经济,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个隐患,「影子银行」、民间借贷的大行其道,成为「定时炸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陕西神木县资金链条的断裂,已经暴露出金融领域的问题。下一步的施政重点之一就是化解金融风险,底线是不能出现系统性、区域性的金融风险;
三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作为「新四化」提出以后,激发了许多地方政府的城市扩张冲动,许多省会城市、地级市都提出了建设城市新区的计划,然而,越来越多「大城市病」会给中国的发展带来麻烦。大城市、特大城市控制人口增长,提升中小城市的人口承载能力,将是新型城镇化的方向;
四是改善民生。从地域上看,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是发展滞后的区域;从社会阶层看,下岗工人、失地农民、农民工、残疾人都是弱势群体,以「底线思维」考量社会和谐,就是要让这些弱势群体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因此,保障低收入群众生活、大学生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防治,将成为下一步施政的着力点;
五是舆论引导。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中共面临的执政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复杂,凝聚社会共识的难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因此,加强对舆论的把握和掌控,也会是下一步施政重要内容。总之,「底线思维」就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大局、看长远、看趋势、看变化,这就是中共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施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