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大教授肖繼忠(Jizhong Xiao)與他的創新設計。(市立大學網站)
根據紐約市大學的一項雄圖大計,改變民眾生活的下一波科技革命,可能會來自一個大學課室。
紐約市市立大學與紐約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合作,幫助有才華的學者,把他們的科學研究轉變為營銷理念。
這項新計畫稱為「紐約市區域創新區(New York City Regional Innovation Node)」,是一個企業新兵訓練營,為教授和學生而設,由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資助。
這是市立大學在推廣「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方面進入另一階段,並是市政府銳意成為全球數位經濟新領袖的行動。
研究這個計畫的市大副校長吉莉安.史莫爾(Gillian Small)相信,這項374萬元的計畫,將有助學者為社會作出貢獻。
史莫爾說:「這是回饋社會的一種方法,同時可以幫助我們的學生找工作。」
市大在哈林租用一個7000平方呎的辦公室,讓史莫爾和搭檔開辦創業速成班(crash courses in entrepreneurship)。
這項計畫4月在勃魯克學院首次開班,在這個為期三天的課程中,有來自17所大學的專才組成的多個小組參加,每組都有一名教授、一名學生和一位商務專家。
各組都是透過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創新合作計畫(Innovation Corps)申請資金。
這個緊密課程包括業務開發,市場營銷和經濟學,各組人員在其中研究他們新銳概念,在現實世界中的可行性。
2012年7月,市大華裔教授肖(蕭)繼忠(Jizhong Xiao)參加了在加州史丹福大學舉辦的訓練課程,並學會調整他的發明(裝了吸塵機的遙控爬牆機器人),在本地市場推出。
肖繼忠成立了「Innovbot」公司,推廣這個產品。他認為它可以用來清潔紐約市的摩天樓窗戶和檢驗大廈。
他說:「去史丹福上課的最大得益,是學會識別產品的潛在用途。僅在紐約市,這個機器人便有廣泛用途。」
史莫爾承認,教授和學生帶到課堂的計畫,並非全都可以成為生意,但即時利益不是唯一的目標。
她說:「參加者若從商業角度看他們的計畫,便會獲得新的啟發,這有助他們作出更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