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教育、司法、医疗,我们国家这些职业是最没有面子的。
无论是富商还是当官的,为什么他们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去?送到美国去?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三个层面我们都是缺失的。
《曾国藩》在教育子女方面很简单,强调八个字:“早扫考宝书蔬鱼猪”。如果你想毁掉你的孩子,你就溺爱他,你就把他当成太阳捧起来。
美国人的家教几乎与读书、学习、成绩、升学无关,而是注重做人、品德、修养,培育一个未来公民的习惯。
芬兰对教育非常重视,十七世纪就有法律规定,孩子在7岁之前,父母可以把孩子托给学前班,但家庭教育的环节包括给孩子读书读报,别人不能取代。
如果体制不变,好人都容易变成魔鬼!真是赖活还不如好死!但我不鼓励大家死啊,父母养你们不容易。
官大一级压死人,任命制下的学校管理复制了官衙制度。统一的教材与考试,还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很有害啊。那么多虚假的检查、评比活动侵犯了校园的宁静。
分数至上的教育评价体系,对教师、学生带来的钳制太大了,老师和学生都没有选择、想象的空间。
我们要本着宪法原则,审慎地启动政治体制改革,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制定我们国家强大的根本,那就是合理的国民教育计划,减轻学校教育的煎熬和压力。
要追问说假话能占便宜的现象,说真话应该从党政官员、校长与教师开始,只有这样中国的教育才能有希望。
让学生知道真相,思考才有意义;让国民知道真相,国家才会安全。
中国政法大学郭世佑教授:谈教育很伤感没面子太累
对于教育的问题我不愿意谈,因为教育使我们没面子,谈教育很伤感。在西方国家,有几个最有面子的职业,包括教育、司法、医疗,但在我们国家这些职业是最没有面子的。
在高校教了三四十年书,我感觉年龄大了,改行是来不急了。不然,我真的想改行,没面子也太累。我再说明一点,我自己读的书很少,讲这个题目还是有些难度的。只能根据我们对职业的感受,说点真话,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教育问题,我们国家渊源流长,我们有很多可歌可泣的语言,直到今天还滋润着我们的生命和血液,我们的古人很重视教育。
学术界一般认为,人和禽兽的差别有三个方面,第一是情感,第二是语言,第三是教育。后来发现,动物也有语言,只是你听不懂,并不等于没有。动物也有情感,动物对孩子的关爱有时很感动人,我到青岛农业大学去参观,了解到很多的故事,我还做过笔记,人类可能还不如它们。而且,动物保护孩子还很有智慧。动物也是有教育的,这个教育当然是广义的。但人类除了生存还有文化,文化就有传承、教化功能,这方面就是人类的专利了。
《孟子》讲过,如果只是吃饱饭,穿暖衣服,住房住的舒服,没有教化,那跟禽兽差不多。“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后面这五句话,就是五伦。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这是人类才有的。人类存在这些规则,这些差别,就要靠教化。
《孟子》说的“教以人伦”,人伦,乃人类专利,禽兽有无“兽伦”,恐怕还是未知数。
《荀子》也讲过,水火它有气但没有生命,草木它有生命但是它不知,没有知觉的知。禽兽有知但是没有义。人有情,源于哪里?靠教育,靠教化。
《荀子》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树谷就是稻谷,收割。意思是,(做)一年的打算,没有赶得上种植庄稼的;(做)十年的打算,没有赶得上栽种树木的;(做)一生的打算,没有比得上培养人才的。
柏拉图讲,与其不知教育,还不如不生。为什么?因为无知是不幸的根源。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
既然人和禽兽的差别就是教育,如果不教育,“教以人伦”,人还能成其为人吗?这是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的出发点。
我的想法是,不管我们的学校或者教育管理部门,包括教育部,每年评出了多少精品教程、课程,每年评出了多少名师,为什么我们的老百姓,包括我们的教师自己作为教育者,包括学生,都对我们的教育不满意?尽管不满意,每年有关部门还要继续评下去,他们评下去到底想达到什么目的?想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千方百计,包括官僚富商们,他们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去?送到美国去?这是第一个我想讲的话题。
爱孩子的方式目的有差别
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三个层面我们都是缺失的。
从家庭教育来看,因为家长、家庭差别很大,所以很难统一来归纳它。前两天,有一位湖北的朋友告诉我,他们的民办学校专门招收留守学生,就是父母在外面打工的孩子。这个副校长给我提供一些信息,说他很感慨也很焦虑,很多留守儿童没有什么家教,爷爷奶奶管不住。他们很调皮,很小就交给了寄宿学校。有的孩子尽管很聪明,成绩也特别好,但是他老打架。为什么?因为只有打架,老师才会去找家长,家长才会给他打电话。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他要打架。我们在座的,如果有孩子流落在老家,可以多打打电话。
广州我的一个学生给我提供了一个资料。他说,一个父亲带着4岁的孩子去超市里买东西,那孩子推着个购物车,稍微把父亲的路拦了一下,这个父亲给4岁的儿子扬手就是一个耳光,这也是家教?它肯定会给孩子留下阴影。家教的状态我还在怀疑,到底是有还是无?如果有的话,可能还要进行分类,有三个现象值得注意。
孩子都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爱孩子一般没什么问题,除非个别人的心理有毛病。但是爱的方式,爱的目的是什么?有很大差别。有的人为了养老有依靠,觉得生一个不够,要多生几个。但有的人会把美好的童年送给孩子,保护孩子;有的人肆意摧残孩子的童年。在爱孩子的具体过程中,有的爱的太细,什么都管,如全职保姆。有的爱的太粗,不太管,把家长会交给别人去开,如果我是这个家庭的孩子,这种行为会对我带来伤害,我宁愿逃离这个学校不读书。因为,没有家长,我在同学们面前不平等,我没有面子。
何谓“家教”?家庭教育,本来就是我们父辈包括外婆、外公、奶奶、爷爷、还有其他舅舅、阿姨、共同来对晚辈的一种表率。现在变成了什么?变成大学生到家庭来辅导功课的一种有偿服务。“家教”这个词的内容已经变了,这个词的变迁,既记载着社会的进步,也折射出应试教育的强势与家长角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商业化。自古以来,家庭教育其实很受重视,无论是耕读传家也好,还是没文化或者没钱的人家,多多少少都有家教方面的内容。耕读传家,知书达礼。家庭贫苦的人家也会羡慕别人读书、识字,不会嘲笑别人,不会以无知为荣。在我们小时候,我们的课本,我们的老师,把旧社会丑化的太过分了。历史在嘲笑我们。
我们提倡“八德”,即“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中山先生发明了中山装,它有四个口袋,里面装着“礼义廉耻”四个字。《曾国藩》我们都在学它,领导们也在学它。有一届中央政治局还把唐浩明的小说《曾国藩》人手一册。我想《曾国藩》在教育子女方面就很简单,强调八个字:“早扫考宝书蔬鱼猪”
早就是早起,扫是扫地,早晨起来扫地劳动。考是拜祖先,宝是处理好邻居的关系,跟邻居打招呼,把邻居当宝贝。书,就是读书。蔬是种蔬菜,摘蔬菜。养鱼养猪,其实就是劳动,还有教人礼貌,不一定钻研高深的学问,就是作一个本分朴实的劳动者,自食其力,能知好歹,有敬畏之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第一个明是动词,要广大光鲜的道德,亲民在这里是新民,同老百姓一同进步。止于至善,善是达到最终的目的和境界。 园 新 闻
《八目》说的是读书人,八个词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它是以修身为原点,“平”什么?平天下。修身是关键。
苏东坡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把孩子捧成太阳,这是不行的,这很危险。我的想法就是,如果你想毁掉你的孩子,你就溺爱他,你就把他当成太阳捧起来,他要什么你就给他什么,毁掉他就会容易。等他长大以后,他会抱怨你。
美国家庭教育有12条法则
国外流传着这样一首《育儿歌》:“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内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毕伯库曾对1300多位称职的父母做了调查研究,他归纳出了要成为称职的父母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喜欢且经常与孩子接近,爱而有度,严而有格;2.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学习,乐于帮助孩子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困难;3.善于与孩子交流和沟通思想感情;4.家庭要有明确的“公约”,使孩子有规可循;5.尊重孩子的爱好;6.按照孩子的水平,给孩子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7.致力于创造一个和谐、欢乐的家庭氛围。
下面我谈谈美国家庭教育的12条法则。
第一个法则是归属,要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不光是不离婚,还不能每天吵架。在中国,畸形家庭比较多,父母哪怕不吵架,不说话搞冷战的不少。
第二个法则是希望,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而不是你考不上重点中学你就完蛋,你就没有前途。
第三个法则是力量,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你在孩子面前逞能算什么本事?孩子本身就是个弱者。
第四个法则是管理,在孩子未成年以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中国很多家长,只有孩子成绩好,什么都可以不管,甚至嫖娼也没问题。
第五个法则是倾听,尽量让孩子在家里有发言权。很多家长缺乏同孩子平等对话和耐心。
第六个法则是榜样,你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
第七个法则是求同存异,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孩子世界的看法,有时候会启发你,我们千万别低估了。
第八个法则是要慎罚,谨慎行使惩罚孩子的权力。因为惩罚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报复心理。
我举个例子。我的孩子就曾经遇到过。她在小学六年级时,最后一节课是语文课。我女儿插嘴回答问题,惹怒了女老师,她走到我女儿的桌前,把书包里的东西全部扔到地上,让她放学的时候才捡。这也是教育?会怎样伤害到我们的孩子?这个学校还是在杭州,那别的地方会怎样惩罚孩子?只有无能的老师才会惩罚孩子!
第九个法则是行为的分析,孩子做了坏事,你要跟他分析,这种行为的危害是什么?如果你不告诉他,这会成为一个习惯。如果孩子打架赢了,家长还表扬他“男子汉”,孩子就会经常犯错误。这个“Idea”很重要,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性格,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一个人的命运,我们千万别小看一些小事情。
第十个法则是结构。要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第十一个法则是距离,要适当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要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的意识和习惯。但这个距离不是心理距离,心理不应该有任何距离,只是物理意义的距离。
第十二个法则是“四何”,在任何情况下,了解孩子跟何人在一起、在何地方、在干何事以及何时回家。很多家长很忙,顾不上管孩子,那你结婚的时候你怎么不委托别人?
美国人的家教几乎与读书、学习、成绩、升学无关,而是注重做人、品德、修养的培育,一个未来公民的习惯。包括对道德和法律边界的掌握,这是在美国。我们再看看邻国日本。
不要让孩子拼命去考试
现在有很多人很讨厌日本,但它比你强知道吗?强在哪里?首先就是教育。国际权威机构表明,最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和制度保障,日本排在第一位。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家庭教育手册》,通俗易懂,而且还有一定的深度,当然还有针对性。我不知道《家庭教育手册》翻译成中文没有?如果没有,我们下半年争取把版权申请过来,让中国的家长学习一下。
《家庭教育手册》告诉家长,通过调查研究,孩子最大的愿望不是考重点中学,而是想让家人愉快的过日子。不珍惜自己,你也不会珍惜孩子。家长在忙什么?要有效利用孩子去托儿所的时间,去调整你身心和健康。你不要把开家长会作为一个负担。家长会我再忙我都会去。
不要以为养育孩子只是母亲的事。全家人一起吃饭,一起交流各自的情况,这很重要,有很多的心理状态,包括亲和力、归属感、安全感等,在交流中才能获得。不要让孩子拼命去考试,好象他一个人在孤军奋战,孩子考砸了你就骂他打他,或者不理他威胁他。父母要有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
芬兰是小国,没有什么资源。他们为了自己富强,找到民族的尊严,凭什么?就凭教育。1897年,英国作家崔迪在《行过芬兰》一书中就断言,“出众的教育制度,将会确保芬兰前程似锦。芬兰国家的未来,就仰仗它的教育制度。”芬兰对教育非常重视,十七世纪就有法律规定,孩子在7岁之前,父母可以把孩子托给我们所说的托儿所或者学前班,但是家庭教育环节包括给孩子读书读报的环节,别人不能取代。
我们现在在教育理念上确实存在扭曲。我们学校的服务对象,不是全体学生,它只服务于少部分学生,甚至个别学生,为了他们能考上重点学校,如谁能考上杭一中杭二中。现在有人还把杭二中排在杭一中前面,因为杭一中不布置家庭作业,家长不放心。杭一中是百年老校啊。杭一中培养出来的人,可圈可点,有些还可以成为大师。我们现在很多的大师都是假大师,没有真正的大师。我们教育生活的常态,不是读书不是阅读而是考试,这是有毛病的。我们培养的主要目标就是听话和考试机器,非常可怕。像芬兰,他们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数差距是全世界最小的,同步前进。
我们的学校教育背离了公平原则。为什么择校的风气屡禁不止?不仅仅是家长或者是哪个学校的问题,是我们所谓的教育体系出了问题。首先政府对所谓好的学校的投入政策的倾斜是很大的。他们的校园建设的像宾馆一样,北京110中学,我的孩子就在那里上过一年高中。我看过,4个人一间房,条件非常好。我的朋友是人大附中的副校长,他很累,每年这个时候求他的人很多,他们掌握了很多资源很多信息。这些择校学生里,贫民子弟有几个?
老师学生自杀现象值得关注
中国教育对健康与人性的摧残很严重。学生成绩考的不好,还怕别人不知道,还把成绩贴出来羞辱孩子,并且还体罚学生。
我们看看运动员。现在不是正举办奥运会吗?我们的90后小将在伦敦竞技夺金,夺一块就落泪,尽管有掌声还有很多奖金等着他。但是,昔日冠军卖金牌,当搓澡工,还有一个河北的在街上卖艺乞讨,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得到体操冠军的人,也在街上乞讨。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的体制是,从少年开始选拔有运动天赋的人去接受专业训练。少年时期就进入专业体校,到了大学年龄,还在参加训练。比赛完了,身体不行了,就退休了,自谋生计。他们的文化程度其实就是初中水平,包括这个孩子,他尽管参加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还拿了冠军,他其实是冒牌的,他是顶替北京体育大学学生的名额参加的,有些东西不太光彩。你看美国,人家的奥运会队员80%以上都是从大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他们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文化一点都不会少。而且都要达到本科学历,像篮球王子乔丹,就是从大学生里找出来的,大学毕业之后再接受专业训练,做职业队员。这和中国相差多远?河北馆陶一中高三老师赵鹏自杀了,今年还有一些学生自杀,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我们说一下劳动强度与待遇,包括工资。尽管那个学校是县里最好的学校,高三老师比公务员待遇差不多了,突然降低500元,他的生计就会受到威胁,他还要养家糊口。学校下达给了他高考指标,他很难达到,他就在4月自杀了。很多人说他意志不够,但意志够又如何?如果体制不变,好人都容易变成魔鬼!真是赖活还不如好死!但我不鼓励大家死啊,父母养你们不容易。如果我是他,我也可能这样选择。工作这么累,工资又这么低,又没面子,养家糊口都不够。湘潭县有个出租司机说,晚上12点左右还打车的就是两种人,一种是做性生意的,还有一种就是教师。老师们收入比较低,他们自己也没有办法。他们就在课堂上少讲,把该讲的内容留着去搞家教,这个供需关系就容易平衡了。家长有钱的太多了。教育部门也发现了,就不准搞家教,那不搞家教怎么办?可以参加搞培训。我的体会是,中国的国情之一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讲那么多思想政治课没有用
历史变成胜利者的宣传,谁在台上谁就有他喜欢的历史,就有他喜欢的历史规矩。就像我们的湖南老乡毛主席,他喜欢读历史书,他喜欢靠历史故事来发起运动,那就糟糕了。
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学生教养凋零,包括礼貌、言谈举止都会成问题,培养了一些极端的自私的人。我们有些学生有文凭没有文化。甚至硕士生、博士生,他们不太会写信,或者不会接电话,特别不懂礼貌。为什么别的国家的孩子,哪怕是台湾地区的孩子,他们那么讲礼貌?有教养?他们的礼貌不是装出来的,就是他们的习惯。包括我们的一些学生,他们不知道天高地厚,因为没有人教他应该怎么做。
我有个学生在湖南工作,“什么时候到长沙,请您吃饭”。我就说家母病重,我提前回来了,这是前两年的事情。他马上回个短信说,“伯母病了,我很忙,没有时间看她,很抱歉。”他管我的母亲叫“伯母”!我不是计较,因为跟那些不懂礼貌的比,他还算好的。我担心什么?他对我的母亲这么乱叫,我担心他有一天会管他领导的母亲叫做“伯母”,人家会说郭教授没有教好学生!作为教师的理念,我们的一切职业行为都是怎么样让我们的孩子顺利走向社会,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竞争力。而且在智慧和先知的层面上,我们要培养我们的孩子在关键时候对一个问题判断的准确性和速度。如果有这种判断力,我想他和别人竞争问题也不怕了。有多少老师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心里还没有数。
刚才我们讲的是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中学应试教育的疗养院。因为中学读书太辛苦,到了大学没那么多课,也没那么多考试了,比较自由,那就睡觉,玩电脑。实际上就是在玩,学习和管理的强度明显减少。因为,老师们都很善良,现在打100分找工作都比较难,那何必打50分、60分呢?我们现在把学校都变成慈善机构了。我经常提醒我的孩子,哪怕你打了80分、90分,都不要骄傲,你去面试一次之后再说。
政法大学曾经学生管我要分,我很不客气地一概拒绝。题目那么容易,连王阳明都不知道,还上文科大学?有的学生敢写,王阳明有个“阳”字,就说他是阴阳五行学派的伟大诗人!一个简单的考试,你来要分?那以后国家人民把法律权力交给你,你会干什么坏事?
电视媒体的打打杀杀与色情、商业化对我们的孩子污染很大,电视里面频繁的杀来杀去,宫廷厮杀、武打仇杀、革命枪杀,多少人杀国民党?一边喊兄弟手足之情,一边还不断地演这些东西,可以演但是应该适可而止。现在是和平建设时期,我们要往前看,不能老往后看。不能一切为了收视率。
课堂与社会脱节,我们课堂上讲了那么多思想政治课,效果怎样?到社会上马上抵消了。
中华民族已到了最危险时候
孩子教育缺失的根源在哪里?我先谈谈我职业的感受:
1、无论是一般院校,还是重点院校,文科生博士论文写得语句不通出现错别字已是常态,包括北京的大学。十余年来,我一直在惊叹中国高等教育质量还有滑坡的余地。
2、就母语文化与民族文化传承而言,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应当注意。
在我看来,根源首先在于教育自主性与独立性的缺失。官大一级压死人,任命制下的学校管理复制了官衙制度。统一的教材与考试,还有统一的标准答案,非常有害。而且有那么多虚假的检查、评比、应急活动侵犯了校园的宁静。
第二,教育的产业化与世俗功利主义接轨,到处都要钱。
第三,没有好好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我们丑化我们传统教育的精华,包括蒙学教材的熏陶。我们现在捧起的是沉渣,科举变种了,我们把高考把应试教育抬的这么牛,造势造的那么响。他们都不懂,古代“状元”全国只有一个。而且3年才考一次。县里怎么会有状元?这两天,恩施市南丰县的一个中学生,他的高考理科分数是600多分,是恩施地区的第一名,也叫他“状元”。当然孩子是无辜的。
第四,历次政治运动与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形式主义。包括《孟子》、《荀子》这些书,我要给孩子补课。笛卡儿说过,“在知识的链条中,粗实的环节具有决定性的地位”。我们作为大学教师,哪怕我们全力以赴教育孩子,你都常常教不好,因为他们的基础不行,他们只是考试机器,想改造他们太难,他们还想改造你呢。
第五,分数至上的教育评价体系,给教师、学生带来的钳制太大了,老师和学生都没有选择、想象的空间。大学尽管不是以分数至上,但是它的功课管理模式很糟糕,教育部要反思。老师填表,老是按照功课的模式,填表、管理、量化,他们很省事。老师写书的时间多于教书的时间,这样的功课管理模式,会误导教师们不要关心学生,不要把重点放在教学上面,你就放在写文章跑课题上面。另外,中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值得我们关注,不光是工作热情减退,创造性减退,像赵鹏老师这样,他有追求才会这样难受,他才会觉得走投无路。还有,这种生活状态你怎么吸引优秀的孩子们考师范学校,当未来教师的后备军?20年、50年、80年以后,中国的教育又会怎么样?还有,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大学,包括练习、讨论与教师批改、答疑环节,我们都省略虚化了。孩子们不知道应该怎么动手,怎么写论文,怎么做演讲,一些概念都没搞清楚。
公务员考试最吃香很不正常
期待和建议:
奥运会的金牌数并不代表综合国力,教育的质量却决定着综合国力与国家形象。
首先,要重视教育危机,寻找根源。家长、学校与社会,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与上级领导部门要主动承担责任,我们的教育已经到了何种地步,而不是互相推卸责任。很多人都说国家太大,管理很难。这句话成立吗?如果成立,那就把这个国家分成几个国家,或者推行选举制。你觉得很难,就让觉得不难的人通过选举制进行管理。如果不成立,那就要想办法。说来说去,主要还是权力部门的问题,任命制、行政干预、评价体系都是他们制定的,这个必须改变,否则以后更加挨骂。
第二,通过体制的力量,改善教育的外部环境,清除障碍与噪音。首先我们要本着宪法原则,审慎地启动政治体制改革,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制定我们国家强大的根本,那就是国民教育计划,减轻学校教育的煎熬和压力。我们应该重新设计社会教育,就是公民社会的教化。改善外部环境的第二点,我们要加强教育立法,规定教育能做什么,该做什么,还有教育向谁负责?公民教育、课程设置、教参编写、课堂讲授、师生互动这些需要改变,否则我们国家要想长治久安,那就难了!你不改肯定危险。
第三,我们要打击权力贪腐,增加教育投入,实行行业之间的显性竞争,大幅度提高各级教师待遇。每个地方的教师待遇那么低,市长你在干什么?包括九年义务制教育,它到底怎么样,否则你还让谁去搞希望工程呢?转嫁负担,我们口头上喊,“再穷不能穷学校”。其实口号喊的越凶,那个地方就越缺什么,这是我们国家的秘密。
我们发展国家经济不是有很多钱,财政都用不完吗?钱到哪里去了?现在什么职业最吃香?考上公务员最吃香。在美国,3%大学生愿意报考公务员,在法国5.3%,新加坡只有2%。在日本,就业倾向公务员排在榜单第53位;在英国,公务员甚至进入20大厌恶职业榜。而我们可爱的中国,76.4%的大学生愿意报考公务员。
第四,我经常强调,我们要追问说假话能占便宜的现象,说真话要从党政官员、校长与教师开始,只有这样中国的教育才能有希望。
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在课本上
我们要加强货真价实的通识教育,回归教育本位。
我们看看哈佛、耶鲁他们的教学改革,我们在学什么?艺术是非常个性化的东西,自然科学当然不同,结果是可以假设的,过程是可以验证的,而且验证的结果是可以重复的。群众、阶级、政党、领袖这四者的关系现在比较清楚了,别把领袖搞的很牛,还唱红歌,把党当成妈妈,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到底谁是谁的妈妈?人民和党的关系别乱唱。到底谁养活了谁?邓小平只是说他是人民的儿子,那为什么他领导的党又变成妈妈了?这不是乱伦吗?有些语文课程上还有阶级斗争的内容,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在课本上,到底让我们的孩子学些什么?别琢磨我们的孩子了,他们的承受能力有限,他们想象的空间不能受到这样的创伤。
还有,我们要改变学校的衙门设置体系,还学生主导地位,办好家庭学校。
很多人讨厌考试制度。我的观点不一样,考试制度本身没有罪恶,关键是你考什么,怎么考。考试制度要取消,那公平就更糟糕了。农村的孩子更进不去北大清华了,中国政法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农村的孩子就越来越少。 拿 大
我送大家几句话,既是对上面一些还没有来得及展开的话做一些提炼,也是对我自己这几十年来的工作做一些总结。
人口很少,却很重视教育的犹太人,他们始终是我们的榜样。还有,芬兰人、美国人、日本人、德国人,看看这些国家是怎么重视教育的。如果美国的教育质量不比我们过硬,为什么有那么多党政官人、富人、艺人都千方百计把子女送到美国去接受教育,甘当等外人,躲避“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
犹太人在美国占人口2%到3%,但是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人犹太人占了一半,犹太人不仅控制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世界经济命脉。从1901年到2001年,百年内产生68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犹太人占了128位,占总获奖人数的19.84%,尤其是经济学获奖者中犹太人占36.84%。中国是人口大国,你具有那么多品牌又怎么样?
第二句话是对家长说的。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即使不是随心所欲,也是未经孩子同意的强制行为。你除了善待孩子,还能做什么?父母有义务把孩子作为性爱的善果,却无权把孩子作为性爱的恶果。父母固然拥有离婚的私权,但既然孩子能开口说话了,那你们就要跟他协商。如果把孩子的存在当做离婚的砝码,或打击罪犯的武器,这样的父母不仅是自私的,而且是违背人性的。
第三句话:孩子没有责任和义务为父亲或母亲的人生理想偿还什么(有的还承载着爷爷和奶奶的理想,爷爷读历史系没读成,一定要孙子去读),却有责任和义务做一个既能报效家庭,也不伤害社会、国家和人类的合格公民。
第四句话,我想对老师、家长、学校说,学生不是学习的奴隶,而是学习的主人,请尊重他们。学生不是考试的机器,而是情感丰富和思维活跃的新一代,请善待他们。
第五句话,教师在培养优秀学生之前,想想你年轻的时候能考北大清华吗?你自己优秀过吗?你准备好了吗?
第六句话,教师的未来已基本定型,但是学生的未来却无远弗届。
第七句话:让学生知道真相,思考才有意义;让国民知道真相,国家才会安全。
最后,我再为大家介绍几本书:
陈之华:《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8
【美】常春藤亲子教育研究中心《给中国家长的27个提醒》,中译本,新时代出版社,2011.11
【台湾】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台北时报出版社,2005.5
在座的各位,无论你是做家长或者做教师,或者有亲友在读书。我们给孩子的成长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我们用什么样的言语和我们的行动来为他们的成长少施加压力,为他们多提供一点想象力和生活的空间,还他们一个童年的快乐?值得我们思考!我说的不一定对,请各位指教,谢谢。
与听众交流
提问:南科大在两年前已经成立了,今年算是正式招生了。我想请教郭老师,您如何看待南科大首先在中国教育改革走这么一条路,深圳市民知道,南科大改革遇到了很多阻力。首先是它坚持自主招生,自主办学。
郭世佑:我向朱校长这样的教育家表示敬佩,尽管路还挺远,他能够闯的这种精神,这么敬业让我表示敬佩,同时也充满期待。南科大我想它不一定败,哪怕失败,虽败尤荣,我们对它是期待的。
提问: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小孩入不了公办学校。如果说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在教育质量上有差别的话,你认为这个教育双轨制是教育的缺失吗。第二,父母供儿女上大学,可是这些儿女常常写不出一封信给爸爸妈妈,文字不通顺,请问这是教育的缺失吗?
郭世佑:用100个字、200个字就可以写好信,但是大学生还写不通顺?这是个问题。民办学校的存在是不是教育的缺失?我觉得不是。恰恰是民办学校的存在,它可以推进公办学校的改革,至少会增加它自己的竞争力。通过民办学校的活力,才能冲击一下公办学校的惰性。我们的公办学校也许是最后一口大锅饭,可能需要打破。
提问:学校政治老师、历史老师、党史老师在多大程度上说假话?第二,我们现在的政治教育和社会情况严重脱节,我们政府也能看到这些,为什么政府还要这么做?
郭世佑:政治、历史、党史老师在多大程度上说假话而不是说真话?可能因人而宜,对于教材我也没有仔细看。前不久,江泽民同志为《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作序,人民日报头版登了,他强调历史的阅读,以及对历史经验规律的总结。当时,微博上有朋友问我怎么看,我就发了一条,我的意思是,关键可能不在于对历史重不重视,重视它的人太多了。关键是你对历史的态度是什么?你重视哪一段历史?还是重视全部的历史?包括你自己的历史。还有,你对历史到底持一种什么心态?有没有一些原则?如果你只是选择性的求真,这种片面的求真那还不是求真,那是伤害。第二个问题,未必每个政府官员能像我们这样看的比较清楚,对自己的毛病优势看的很清楚。有的人可能就是一种习惯,有一种维持会的心态,不出事就可以了,十八大以后再说,或者十九大以后再说。这绝不是一种健康的心态。都已经这样了,还能维持下去吗?越是这样,我们要付出的成本就越高。长痛不如短痛,怕什么,你还有那么多枪呢?
提问:西方的教育和中国的教育差别在哪里?从美国枪杀事件中是否可以看出中国教育好的一面?社会相对安全的一面?
郭世佑:美国校园枪杀案已经发生很多次了,在美国教育里这不是主流问题,我们今天讲的是主流性问题。当然,拿我们的某些优点和别人的某些缺点比,肯定会比较出来一些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