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金”自毁文化长城
举办一场规模宏大的音乐会,远没有一首驰名世界的中国音乐曲目有效。
维也纳金色大厅曾被视为“世界音乐圣殿”,似乎只要登上这个舞台,就意味着演员的音乐造诣获得了国际认可。近几日,它再次被大陆媒体拉下神坛。金色大厅被爆只要花钱就能来演出,门槛极低,被戏称为“金钱大厅”。据统计,今年以来,维也纳金色大厅一共有24场次、133个团体来自中国大陆。
看起来中国音乐似乎攻占了西方,但这其实是虚假的繁荣。演出时间都是垃圾时间,上座率低且本土观众少,当地媒体鲜有报道评论,金色音乐大厅成了中国人自娱自乐的“卡拉OK厅”的说法,不胫而走。更有甚者,金色大厅出现台上演出的儿童忘词,台下母亲大声提示的雷人事件。为了营造“反响良好”的证据,来金色大厅的大陆团体还曾伪造维也纳市长签名。金色大厅中的中国形象,俨然成为,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充斥重面子、土豪心态、弄虚作假等虚荣表演的舞台。
不独维也纳的音乐厅如此,美国、英国今天可以都可以很容易看到来自中国人的各种艺术演出展览,从团体到个人应有尽有。就商业化的金色音乐大厅而言,只要能掏得起十万欧元左右的租场费就可以演出,于是一些演出机构瞅准商机,租下场来,有钱的家长们自掏腰包让自家的天才,上台表演,图个乐呵,赚个名气。正是这些在“海外”演出有派头的虚荣,让金色大厅、各种音乐中心成了“土豪金”,高雅的艺术成了肤浅的宣泄。个人的需求之外,更有地方政府们的推动。
各种地方艺术团体,在“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步伐之下,化得政府的公费支持,到国外走一遭。这些官方机构支持的团体,“花钱买吆喝”,免费赠票四处拉观众,编造一通演出“大获成功”,实际情况正如金色音乐大厅的演出一般,留给当地都是臭名,真正是政府花钱自毁文化长城。
对于腰包鼓起来的中国人而言,缺少的正是文明的素养,让艺术回归自我心性锻造的本真,而不是表演炫耀的技巧,是“土豪”们应予反思的。
而从文化传播角度看来,举办一场规模宏大的音乐会,远没有一首驰名世界的中国音乐曲目有效。政府机构的文化对外传播,要少些假大空的浮躁,多些踏实耕耘的心态,不做面子工程,多在如何创造能产生精良艺术作品的环境、机制上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