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华师大教授戚业国称中国基础教育成功 不能横加指责
作者:谢盼盼 | 2013/11/8 14:35:01 | 浏览:1825 | 评论:0
  摘要:因学习效率低下、学业负担过重、个性化学习无法实现、片面追求升学率等问题,中国的基础教育屡屡被人诟病。对此,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戚业国直接亮明态度:“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成功的,我们不能背离时代的需要来对中国教育横加指责。”

  11月7日,2013中国杭州名师名校长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教育部相关司局领导、知名高校学者教授以及全国中小学名校长等300多人共同探讨全国各地先进的经验。

  中国教育重理论,忽视活动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偏重简单“高效”的讲授法,忽视学生能动的发现法;教育不能调动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而简单一化为机械的加工……中国的基础教育曾经被不少教育界人士诟病,更有甚者,因为教育是统一的课程标准、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考卷,将中国教育称为“填鸭式的教学”。

  戚业国在今天的论坛上一上台,就声称“中国基础教育的成功”。他认为,评价教育体系最重要的准则是该体系是否有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若按此准则来界定的话,那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成功的,而且相当成功。”

  “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国靠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起来,而基础教育培养的学生,正适应流水线生产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需要。”戚业国说,若改革开放之初,培养的学生都是质疑、不服从的态度,那在今天的中国还有何本钱说经济的转型。

  他认为,现在对中国基础教育指责的人,是因为背离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

  据了解,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教育一直在世界上备受推崇,单就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著名大学在国际上的地位足以引人瞩目,而该国的诺贝尔得奖数更是傲立其他国家之上。

  他总结说,不能因诺贝尔奖数的多少来批评中国教育的好与差。“中国的现代科学技术是从西方移植而来,现在‘学艺未精’,若这时冒出个自然科学的诺贝尔奖,我还认为不正常呢。”

  纵使其极力为基础教育说好话,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少教育界人士认识到,目前中国学生存在课业负担过大、缺少创新精神等问题。据1999年中国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显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迎接新世纪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素质教育”至今仍是不少教育界人士为改革教育打出的响亮口号。

  转变中国的基础教育方式困难重重,戚业国也承认,中国教育曾成功形成了中国制造,但如今时代是得从制造走到创造,基础教育非改不可。

  他认为:“今后学校的规划发展,应该放到这样一个转型环境里,思考学校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具体而言,戚业国说,在义务教育阶段要认识其定位和性质,其首要任务是做合格公民的教育,使孩子传承中华民族的思想的文化,而非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高中教育要往四类学校发展:即英才高中,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基;大众教育,为升入高等学校学习做好准备;普及高中教育:培养合格公民、办办学生快乐成长的学校;特色高中教育:适应特殊学生、满足社会特定需要,培养特色人。

  此外,戚业国还强调说,教育应该适应中国创造去改革,但教育改革不能仅仅站在往回头看的立场,站在昨天指责谁,批评谁,而应该面向未来找问题与不足。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27楼的血色遗书:985夫妻用生命叩问的环保真相 2025-06-25 [183]
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再读格雷厄姆 2025-06-25 [141]
朱镕基之子清华演讲:犀利点评当前中国问题(深度醒脑) 2025-06-21 [246]
胡志华:国际供应链智能化趋势对我国影响及应对建议 2025-06-16 [339]
扎克·迈耶斯:全球监管合作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6-16 [329]
斯坦福教授大卫·拉伯雷:美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但也正如此,才取得了成功。 2025-06-11 [470]
梁文道:我们需要怎样的政治共识? 2025-06-03 [869]
经济学的四次革命 2025-05-28 [857]
《思考,快与慢》:一种不怕任何事的顶级思维 2025-05-28 [888]
教育资讯 | 纽约时报:美国教育体系的政治异化与改革突围 2025-05-27 [101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