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来的宏观调控有点像玩魔方,只不过这个魔方主要有三面,“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在不同的时段,调控者留给公众观看的是魔方不同的侧面。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本周末举行,尽管改革方案仍具神秘色彩,但毫无疑问,中共将会推动新一轮经济改革,这不仅因为改革深入人心,更重要的是,政治和经济局势要求主政者必须改革。
实现“稳增长”却牺牲了“调结构”
从经济层面看,单纯的“稳增长”仅仅是一时之稳,而要实现经济的长治久安,就要调结构,而且必须通过改革来实现调整目标。
改革的话题已经说的很多,现在的判断是,未来几年,中国将用“促改革”来代替“稳增长”。这是因为经济上已经取得“稳增长”效果,已经让完成经济总量翻番的政治任务有了基础,接下来的时间需要加快结构调整,而政府容忍更低经济增速也有了一些底气。
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调控目标已经实现,但透过数据表层可以看到,这样的“稳增长”是在牺牲“调结构”基础上做到的。前三季度,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固定资产投资,同时房地产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据中国央行统计,今年来个人住房贷款增长迅速,月度增量都超过千亿元(人民币,下同)。
在中国经济此轮企稳回暖过程中,传统的政府投资与房地产唱了主角。这样的结果绝非偶然,这是政府为实现短期稳定经济不得不依靠的手段。此种做法与放弃政府主导经济的改革思路并不一致,房地产市场继续火热也表明,地方政府已经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结构调整和去泡沫任务比想象的要艰巨。
很显然,如果延续今年这样的增长路径,就会阻碍结构调整。笔者曾写评论认为,中国经济需要解决三大问题,这就是“去杠杆、去产能、去管制”。目前中央政府正在努力去除管制,今年出台的一系列政府改革措施已经得到市场好评,但能否起到促进实业投资目的,仍有待观察,因为民间投资不仅依赖政策指引,还要看市场平均利润率情况而定,如果像房地产这样的行业利润率继续居高不下,那么就不能指望民间资本转向实业投资,也解决不了房地产热给银行系统带来的对实体经济信贷的“挤出效应”。
宏观政策应偏重经济结构调整
中国央行日前发布了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贷款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同时,“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同比多增较多”,这两种贷款应该主要流入收益率较高的房地产业。经济虽然实现了“稳增长”,但负面效应也开始显现,一是房价继续上涨,泡沫不断膨胀,二是物价总水平出现上涨压力。
当然,中央政府强调“稳增长”主要目的是保就业,但如果单纯从增加就业角度看,发展新兴服务业远远比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效果好。马云就表示,仅淘宝网就可以创造1000万个物流工作岗位。显然,主政者在制定宏观政策时,除了考虑经济效果,更要兼顾政治利益,政府为确保“十八大”的经济总量翻番任务,就要顾及GDP增速,而固定资产投资来得最直接。
不过在前三年已经实现较高经济增速情况下,未来几年只要保证7%增速,就可完成政治目标。因为有了较好开端,因而未来几年宏观政策应该偏重于调整经济结构。由于中国社会出现利益固化,要实现调结构目标,必须推动政府和经济制度改革。地方政府要维护土地财政,就只能推高房价,而要保持地方GDP翻番,不仅要靠房地产,更无法摆脱固定资产投资。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地方政府根本没有意愿进行结构调整。
“稳增长”将让位于制度改革
要打破困境只能改革,包括土地制度改革、财税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当然,货币政策也很重要,没有货币中性,就无法促进制度改革。央行货币报告第一次释放了这样的信号,即,“经济可能将在较长时期内经历一个降杠杆和去产能的过程”。这是央行第一次明确提出“降杠杆”,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控制货币信贷增速外,更要抑制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因此,将财政预算阳光化,是制约权力,以及抑制无效投资和产能过剩的制度基础。
有理由相信,新一轮改革即将启动,如经济环境不出大的意外,“稳增长”将让位于制度改革和“调结构”,未来几年合理目标经济增长率应不高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