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熊彼特说,创新既是创造又是毁灭——对新方法和产品的创造和对旧方法和产品的毁灭。这句耐人寻味的表述在残酷的商业竞争领域得到了印证:苹果、三星等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的问世和风靡全球,不仅使曾叱咤一时的录像机、DVD、MP3等产品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且让盛极一时的诺基亚帝国顷刻间分崩离析。
创造性毁灭的故事时刻都在上演,毁灭他者的创新同样面临被新的创新者毁灭的命运,制胜于移动互联时代的不二法宝惟有不断创新。今天,一种新的革命性创新正在形成摧枯拉朽的强大力量,有人甚至对它可能带来的创造性毁灭做出这样的预言:你今天看到的几乎所有的智能终端都将因它的出现而寿终正寝,而随之诞生的将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这种技术就是柔性显示技术,而这个时代就是柔性显示时代。
风起云涌的战国时代
电源线线连着一张A4大小的“纸”,其上时而呈现密密麻麻的文字,时而呈现各种影像。这张“纸”不仅可以任意卷曲变形,而且不会对显示的文字和图像造成任何干扰。更为神奇的是当它被操作者用力剪成两半时,它居然仍像之前一样正常显示文字和图像,除了成为两部分之外,没有任何影响。这是由加拿大女王大学和Plastic Logic公司以及英特尔实验室合作研制的一款颇有梦幻色彩的柔性显示屏。它的问世和对外展示不啻一颗重磅炸弹,在信息科技界产生巨大震动,人们意识到,一场令人兴奋的新显示革命已经来临,同时一首送别旧时代和旧产品的挽歌已经开始了前奏。“5到10年内,大部分电脑,无论是超级本还是平板电脑,看起来、摸起来都将像彩色打印的纸张一样。”英特尔公司的科学家瑞恩·布洛特曼这样自信满满地宣布。
面对来势汹汹的柔性显示浪潮,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公司的表现多少让人有些失望。无论是iPhone 5 还是iPhone 5s等产品都显得平庸,人们期待iPhone 6 能够让苹果重回创新的快车道。而重新扛起创新大旗,捍卫苹果尊严的技术创新,除了让手机和平板玩上瑜伽术的柔性显示之外还能有什么呢?到目前为止,千呼万唤而未正式现身的苹果iWatch是该公司在柔性显示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创新,但只闻楼梯响迟迟不见人下来的焦灼等待只能平添质疑。当然,让人同样焦灼等待的还有苹果电视,如果公司推出的智能电视没有体现在柔性显示方面的创新,它的效果将注定大打折扣。
苹果的死对头三星当然在柔性显示方面不会示弱。实际上,它瞄准了苹果在该领域的保守表现,想出其不意地摆脱与其缠斗的胶着状态,一举胜出。10月11日,三星推出号称“全球首款配置柔性显示屏”的智能手机Galaxy Round。然而,欲速则不达,一问世就被斥为伪柔性显示,因为用户不能真正使它变形,只是改变了手机直板的传统,做出了有一定弧度的改变而已。“又不是刮胡刀,要那么个弯曲有什么用呢?”消费者对这种创新显然难以认同。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不失为走向柔性显示的探索,如果三星能认真回应消费者在手机设计个性化、使用人性化方面的追求,这很可能成为其迈向真正柔性显示的新起点。
初现端倪的显示革命
迈向柔性显示决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适应人类追求视觉自由的本质要求,破解移动互联时代的智能终端核心矛盾的客观需要。一直以来,轻型、便捷、健康并具有良好体验是人们在显示科技方面追求的目标,电影银幕、台式显示器、液晶显示器、手机触屏的相继问世,不仅满足了人们视觉需要和使用追求,也见证了显示科技的发展变迁。然而,需求永无止境,视觉自由永无止境:客厅的电视如何又大又轻又薄、画质如何又清晰又立体;手机和平板电脑如何又便携视觉感受又好。这些追求之间往往构成了错综复杂的矛盾,而解决这些矛盾的技术创新尤其是具有革命性的创新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甚至可以成就一个商业帝国。反之,忽略或者对此不保持敏感只能滑向衰败。
柔性显示正是解决上述矛盾,使人类迈向视觉自由的关键技术创新。种种迹象表明,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我们正处在新显示技术的临界点上,正站在柔性显示时代的门槛上。
柔性显示是移动互联的关键,移动互联时代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柔性显示时代。以谷歌眼镜、智能手表、健康监视腕带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将成为继电视、电脑、手机之后的“第四平台”。谷歌、苹果、三星、索尼等厂商已把可穿戴设备作为其发展方向。随着可穿戴设备应用领域的不断延伸,预计2016年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美元。柔性AMOLED显示屏将凭借可弯曲、超轻薄设计、超低功耗、耐用性以及便携性等优势满足可穿戴设备对于屏幕的需求,在可穿戴设备屏幕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作为智能终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智能手机面临如何解决大屏化和便携性的矛盾,以及外观设计趋同性等问题。柔性AMOLED显示屏的应用给智能手机产品外观变化带来更多选择,同时对缓解手机屏幕尺寸逐渐增大带来的便携性降低的矛盾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保持智能终端市场持续活力发展。除智能手机外,厂商也在积极尝试在以电视为代表的大尺寸终端中引入柔性AMOLED显示技术,三星、LG均已经推出了采用柔性AMOLED显示技术的电视。
据全球领先的评论信息和分析公司IHS预测,柔性屏市场未来7年将扩大250倍,年出货量从目前的300万片增长至8亿片。同时,全球柔性显示屏市场总营收将从100亿美元增长至4100亿美元。仅在手机、电视应用市场,采用可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在2020年增长至3.5亿部,而采用OLED(柔性屏幕技术的一种)的电视,可预见的是到2020年,每年出货量增长率为64%。
改变命运的中国机会
在信息科技领域,一直以来,“微软操作系统”加“因特尔芯片”的基本架构(简称wintel)统治全球,中国本土信息科技企业在夹缝中艰难生存。在已经初见端倪的柔性显示时代,中国面临怎样的机遇,生存境遇是否有改变的可能性。
创造性毁灭。是的,答案可能又要回到这句话上,决胜柔性显示时代的利器当然是创新能力。而随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推进,特别是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简称核高基重大专项)的实施,我国在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呈现出日益增强的创新能力,并取得世界领先的成果。
近日,我国在柔性显示领域接连取得技术突破。我国第一块彩色柔性AMOLED显示屏在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研制成功。该显示屏采用华工自主开发的Ln-IZO金属氧化物TFT技术,显示尺寸4.8英寸,厚度100微米,重量不足1g,实现了彩色视频和图像显示。这是我国第一次成功开发出彩色柔性的AMOLED显示屏。据介绍,该显示屏具有超轻薄、可弯曲和折叠、抗机械冲击等优势。既可以做成窗帘,白天卷起来不影响采光,夜晚则可以作为电视屏幕;也可以做成穿戴式显示器件,装在袖口、衣领、鞋子、领带等处,甚至可以特制“人型显示器”穿在身上。此外,由于其轻质、便于携带的特性,还可以用于各种可屏幕隐藏(收缩)的设备。
10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教授陈险峰与陶海华博士科研团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紫外光/臭氧真空型设备,通过利用紫外光化学反应对石墨烯进行清洗和掺杂,有效提高其导电性能,使它在产业化过程中作为一种透明导电材料,让可卷曲的电视、电脑、手机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