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女孩吳怡萱勇敢直面、剖析自己的精神健康問題,成為亞太裔社區對抗精神疾病的活躍人士,她以自己的成長經歷呼籲華人第一代移民家長切忌打擊子女自信。(記者駱舒嫻/攝影)
華人對自身或親友的精神健康問題往往諱莫如深,「家醜不外揚」,但原籍台灣的二代華裔移民吳怡萱(Emily Wu Truong)選擇勇敢直面長期折磨著她的精神健康問題,剖析其根源。
吳怡萱的父母是來自台灣的第一代移民,1988年她隨家人搬到聖瑪利諾,家裡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姊姊。吳怡萱說,作為典型的第一代移民,父母對子女永遠秉持完美主義要求,「學習要全A,他們會跟我說『某某人是你們同齡人中最聰明的,考上哈佛,你要和他一起玩,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變得更聰明』,他們也常常喜歡我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與我的哥哥姊姊比較,所以永遠有人比我更優秀、更好,顯得我笨、不夠好,我慢慢也開始相信這樣,我對自己要求變得完美主義,我荒廢了鋼琴,因為我覺得如果不能做到完美,我就寧可不做,我的自信、自尊漸漸低到了谷底」。
相比很多華人移民家庭,吳怡萱的家境相對優越,「我相信父母是愛我的,但他們愛我的方式就是讓我在物質上不愁吃穿,不知道我更需要的是和他們雙向溝通—因為我生長在美國,接受不同文化價值觀教育,我們之間存在認知上鴻溝,需要交流,可是我們家從來都沒有過一次家庭會議,當我2010年參加一次選美,開始重拾自信,他們再一次打擊我,認為我是浪費時間精力在無用事物上」。
這樣的成長環境讓吳怡萱從小精神備受壓力,她坦言,她是性格很外向開朗的人,但當自信一再受打擊,漸漸性格就變得沉默,而且十分情緒化,,「我會突然十分沮喪,或者很憤怒,我覺得我內心至少有三個我,會哭泣無助的『小Emily』、會關愛別人關愛『小Emily』的『Emily大姐姐』,還有一直在內心不斷質疑、否定我自己的『Mr Hyde』(英文小說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中主人公雙重人格中惡的一面)。」
自身是在爾灣加大讀心理與社會行為學的吳怡萱開始意識到自己需要精神理療,需要傾訴,她向母親透露了這個事實,母親卻否定這個需要,「你可以跟我講,跟我講花費便宜多了,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去找別人講呢?」母親甚至不願意讓她對外人提及此事,「因為她覺得這是件令整個家庭蒙羞的事」。
但情況並沒有起色,今年7月4日國慶日,吳怡萱正式被診斷為人格分裂症(Dissociative disorder)。最讓她難過的一次,是回到高中母校看望老師時,她一時情緒失控,難以自抑,導致學校裡有教職員掛出她的照片,寫明「此人在校園裡不受歡迎」。
吳怡萱決心與精神疾病抗爭到底,她成為「全國對抗精神疾病聯盟」(National Alliance on Mental Health Illness)全職志工,活躍於亞太裔社區對抗精神疾病的第一線,「我要不和別人比,再也不讓別人的看法來決定我是否做夠好、夠成功,我只要每一天都做得比前一天的自己更好,就有理由為自己感到驕傲,我學著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也重新開始彈鋼琴」。吳怡萱也開了臉書主頁和部落格專欄,希望為更多面臨有類似經歷的亞太裔家庭分享自己經歷和心路歷程,她坦言,甘地、曼德拉、馬丁路德金恩是她的榜樣,「他們的偉大從來不是來自別人的肯定,是來自他們身後留給世界的影響,我希望自己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
吳怡萱以自己的成長經歷疾呼,由於亞洲傳統文化與美國文化在個人主義、自信培養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華人第一代移民家長言行中切忌打擊子女自信心或要求過高、過於苛求完美,或把孩子的學術成績拿來與同齡人攀比,否則可能就會讓孩子陷入自信不足,繼而演變為精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