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胶质细胞再认识 - 小角色大作用
来源:《洛杉矶时报》 | 作者:侨报网 枫渔 编译 | 2013/11/26 12:43:12 | 浏览:1852 | 评论:0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某种曾被认为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的脑细胞,现在有证据显示其在人脑的发育、学习、记忆和认知方面起到关键的主导作用。

  周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星形胶质细胞是名副其实的“吃豆人”,其不断地吞噬那些脆弱的、外来的、多余的神经突触,而这些突触则是细胞之间重要的联接点。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神经科学家Ben A. Barres博士认为,人脑发育过程中会产生过量的突触,星形胶质细胞则对过量的突触进行修剪。其中一些被挑中的突触能够存活下来,其他的许多突触都被去除掉了。但目前尚不清楚那些突触的去除是如何发生的。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对小鼠视觉神经回路的微调有比较清晰的了解,这对研究人脑是有帮助的。Ben A. Barres三十年来一直专注研究胶质细胞,他认为神经胶质细胞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Ben A. Barres的实验室发现如果没有星形胶质细胞,那么突触就无法传递强烈的信号。2001年该实验室曾指出若没有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就无法产生新的突触。

  如今越来越多的神经科学家发现神经胶质细胞在塑造人脑的信号架构时发挥着主导作用。星形胶质细胞如何影响突触的形成呢?原来这种星形胶质细胞拥有一些有趣的基因,这些基因是突触破坏者,能够吞噬突触。

  星形胶质细胞对突触具有修剪作用这一点,启发人们该如何应对神经系统的疾病,如帕金森症、阿尔茨海默症、精神疾病等。由于星形胶质细胞可以控制突触的形成和功能,因而可以认为上述人类疾病是控制过程中出现差错造成的。

  科学家们为了将继续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如何知晓哪种细胞突触应该被吞噬等问题,并相信这样的研究将有助于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全球首款「代孕机器人」亮相 引爆争议 教会如何回应这场科技风暴? 2025-08-15 [323]
认知刺激与音乐刺激:预防痴呆症的潜力 2025-08-13 [285]
天津大学校友团队:实现人类与肠道工程菌远程“对话” 开辟肠道健康监测与疾病治疗新路径 2025-08-12 [424]
Nature确认:1/4肺癌患者没吸过烟,背后竟是它惹的祸 2025-08-05 [683]
美国家庭掀起了“麻将在手,健康常有”的潮流建议中老年人以麻将社交保持健脑防老 2025-08-05 [400]
日本厚劳省批准使用AI的医疗器械,可基于脑回路客观诊断抑郁症 2025-08-01 [815]
谷歌突然免费开放"医生级"AI!医院连夜抢装,医疗界彻底变天 2025-08-01 [1234]
9种看似在“放松”,实则让大脑越来越笨的行为 2025-07-23 [692]
JAMA子刊:睡前刷手机的代价!成人睡眠时长缩短、质量下降,夜猫子风险更高 2025-07-23 [1379]
北大医学专家胡大一:睡觉,一个让你延长生命的革命性新秘方 2025-07-23 [72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