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家庭醫院(Holy Family Hospital)腫瘤醫師胡涵婷表示,許多癌症患者都想知道,癌症是源自基因還是環境影響。她以兩個真實乳癌案例說明,癌症發生有許多原因,但仍然有防治之道。
案 例一是位常運動的70歲健康華人。她不服用藥物,也無家族癌症史。但三年前診斷罹患乳癌第四期。癌細胞沒轉移,但腫瘤已潰爛。做化療縮小腫瘤後再開刀除去 腫瘤,治療成功。案例二是位38歲略胖的白人。家族中有許多人罹患各種癌症。診斷後發現患者帶有容易引發乳癌的BRCA2突變基因。兩個案例背景不同,卻 都罹患乳癌。
胡涵婷指出,大部分的女性無BRCA1/2 突變基因。但是有此突變基因者,罹患卵巢癌機率20%到40%,和乳癌的機率會是80%。
她指出,帶有BRCA突變的女性做卵巢切除,是很有效的預防卵巢癌的方法;卵巢切除也有減少乳癌的效果。但是如果過早切除卵巢,造成提早老化,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一般,建議在完成生育後,大約40歲左右,才做卵巢切除。
大 腸癌患者中,也發現有類似的遺傳基因。胡涵婷認為,人體複製DNA遺傳因子會出錯,使修補機制受影響,在基因突變時因無法修補而產生腫瘤。然而累積這些突 變需要時間,如果在這期間診治,就有機會避免癌症發生。健康民眾50歲後應定期檢驗大腸癌,如發現息肉,去除之後,可避免罹癌。
11月是肺 癌防治月,聖伊麗莎白醫學中心(St. Elizabeth's Medical Center)腫瘤醫師齊多佳(Dorcas Chi)提醒肺癌對華人的影響。85%的肺癌來自香菸;統計顯示,中國有3億5000萬人吸菸,另有七成不吸菸人口處在吸二手菸的環境。
不 抽菸者卻罹患肺癌的華人,半數帶有EGFR突變基因,可對此基因做篩檢。肺癌早期檢測,可做低輻射劑量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或CAT scan)。齊多佳指出,目前並沒有定期檢查的標準可循,而且一般健康保險並不支付,等發現肺癌時往往都很嚴重。在波士頓地區,自費檢查約300元。
聖伊麗莎白醫學中心放射腫瘤部主任(Chairperson of Radiation Oncology Department)龍俐麗醫師,則介紹癌症治療方式。她表示隨著科技進步,腫瘤位置診斷日漸精準,因此治療範圍也縮小。
她表示,正子造影(PET/CT scan)是先進的診斷技術,提供腫瘤解剖定位與組織資訊。骨骼掃描(Bone scan)可協助診斷癌症是否移轉到骨骼。核磁共振攝影(MRI)對偵察腦部腫瘤與脊椎腫瘤最有效;電腦斷層如切片的影像可觀察腫瘤發展。
專家們認為多運動、保持體重正常、少食用脂肪、不吸菸、避免接觸化學物質,例如少化妝,都是遠離癌症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