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科技前沿
关键字  范围   
 
羽状喷泉 黏土性物质 地外再传“生命讯息”
羽状喷泉 黏土性物质 地外再传“生命讯息”
作者:王婷婷 | 2013/12/19 15:17:33 | 浏览:1413 | 评论:0

羽状喷泉 黏土性物质 地外再传“生命讯息”
19日早晨,木星与月球近距离接触,上演木星“木星合月”,为黎明的天宇增添一份浪漫。

  作为太阳系的“大个子”, 木星是太阳系行星中当之无愧的王者,它有着最大的体积,还拥有最多的卫星,素有“巨人行星”之称。长久以来,许多科学家认为木星的卫星木卫二是太阳系中除地球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

  日前,来自木卫二的两项发现更是撩动人们的神经:哈勃望远镜确认了木卫二上间歇性喷发的两处“喷泉”——巨大羽状“水柱”,高达200千米;另一项研究则在该星球冰冻表面发现了散落的黏土性矿物质,证明木卫二曾经受到彗星或小行星撞击。这一系列的线索都指向了水和有机物,更给关于木卫二的生命猜想平添了一抹亮色。

认识木卫二

  比月球稍小,组成与类地行星相似

  木卫二在1610年被伽利略发现,是木星的第四大卫星,同时也是木星的第六颗已知卫星,在伽利略发现的卫星中离木星第二近。

  体积上木卫二比地球的卫星月球稍微小一点,直径达到3100公里,是太阳系天体系统中的第六大卫星和第十五大天体。

  通过哈勃望远镜观测显示,木卫二有一层含氧的稀薄大气。

  木卫二与木卫一的组成与类地行星相似:主要由硅酸盐岩石组成,其外层分布着厚度达100公里的冰层,由于其存在内部能量源,冰下深处或拥有液态水世界。

关键词:喷泉

木卫二南极上空发现的实为氢氧原子

  12 月12日,《科学》杂志刊文称,哈勃望远镜观测到木卫二表面覆盖的冰层上喷出200千米高的羽状物。文章称,这可能是隐藏在木卫二表面冰层下的海水,在木星引力作用下,冲破冰层间隙从而喷发。媒体报道中多将喷射出的物质描述为“水柱”,这个巨大的“喷泉”到底是不是水呢?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周礼勇表示,此次报道是对哈勃太空望远镜2012年11、12月针对紫外波段光谱分析的结果。他解释说,氧原子和氢原子会发射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科学家对哈勃望远镜得到的紫外波段的观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证明木卫二的南极地区上空有间歇出现的氧原子和氢原子。

  在木卫二的稀薄大气当中,氧原子是一直能够被观测到,在南极地区则稍多一些;但此次证实了在南极地区上空也同时存在氢原子。周礼勇指出,同时存在的氧原子和氢原子往往被理解为“水”,所以观测发现的可以解释为相当稀薄的水蒸汽,称为“羽流”(plume)。他认为,说喷发的是“水柱”恐怕不太准确,因为这种低温、低压状态下,水很难以液态形式存在。

增加了木卫二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

  由于距离太阳遥远,木卫二是一个冰冷的世界。低温条件使得在它形成时所处的环境中有较多冰物质,木卫二就由这些物质积聚而成,形成过程中密度较大的物质向下沉形成内核,而密度较低的物质,比如水则上升至表面。

  周礼勇指出,这些冰不仅仅包括水冰,可能也有其他挥发性物质,比如氨、甲烷,同样由于低温,使木卫二表面形成一层冰壳,厚度估计在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之间。这厚厚的冰层下面藏着什么秘密,羽状物的喷发也许能够提供一些线索。但这是否可以作为木卫二存在液态水的确切证据?周礼勇表示,还不能这么说,此次观测结果大大增加了这种可能性。

  周礼勇同时指出,科学界广泛认为木卫二冰层下有液态的海洋,但缺乏直接证据,此次观测到的喷发,如果认为是冰下海洋由裂隙涌出,那就可以看作其存在的直接证据,但如果喷发是由冰层断裂、摩擦引起,则不能证明液态海洋的存在。

  有研究者指出,喷发原因是周期性的巨大潮汐力使该星球地下海洋的压力增大,使其液体从木卫二表面的冰缝喷涌而出。这种喷发是周期性的还是偶然现象,恐怕目前的观测还不能给出答案。周礼勇表示,如果喷发确实是因为潮汐作用引起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期待它重复发生。

关键词:黏土

撞击带来的无限可能

  12月11日美国宇航局宣布,伽利略项目收集的数据的研究显示,在木卫二表面发现了一种叫做层状硅酸盐的黏土型矿物,这种矿物的存在证明彗星或小行星曾经撞击木卫二。

  研究者分析了伽利略号探测器1998年拍摄的近红外图像,虽然这些图像按今天的标准而言精确度较低,但他们利用新技术从中发现了层状硅酸盐的存在。这些矿物质在木卫二表面形成一个直径40公里的断环,距一个直径30公里的陨坑中心约120公里远。研究人员推断,这个断环是由一颗直径1100米的小行星或一颗直径1700米的彗星撞击木卫二后溅出的物质造成。

  小行星或彗星被认为是有机质的载体,有机质的存在,使得生命成为可能。其实这种撞击对于别的天体可谓“司空见惯”,但这是第一次在木卫二表面找到撞击的痕迹。

  由于木卫二近期的一系列发现,研究者呼吁向其发射着陆探测器,以进一步确定木卫二的成分。将来如果能有探测器抵近观察,详细分析这些化学成分,将是很有意义的工作。

生命猜想

寻找地外生命应保持开放心态

  一直以来,许多研究者坚信木卫二是太阳系中除地球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天文学家认为,它的冰层表面之下有海洋存在,由于潮汐力的热量使其保持液态,而这片海洋中可能存在生命。发现木卫二上粘土性物质的研究者称,在木卫二的表面发现与这类彗星相撞的残留物可能为我们在该星球寻找生命开启新的篇章。

  对于木卫二可能存在的“海洋生命”,地球上“万物生长靠太阳”,几乎所有生命体都直接或间接地从太阳获得赖以生存的能源。倘若木卫二冰盖下的海洋中有生命体,它们的能量来源是什么?但他同时指出,地球上一些极端环境之下也发现了生物,所以,谁知道呢?对于地外生命的探索,我们还是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

卫星链接

土卫二南极地区“喷泉”有90余处

  土卫二是一颗非常特别的卫星,在几年间的一系列近距离飞越考察过程中,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探测器确认在这颗星球的南极地区存在巨大的水汽“喷泉”, 这些喷流从错综复杂的冰壳裂隙中喷出,可能暗示着其地表下方存在一个巨大的地下海洋。

  科研人员指出,在土卫二的南极地区有超过90处不同大小的喷泉,不断喷射出水汽,冰晶粒子和其它有机化合物。经卡西尼探测器探测,其喷出的物质中除了水和有机物之外还有盐分,并且盐分的浓度和地球上海洋中盐分的浓度水平相当。

  对土卫二南极地区的这些裂隙进行的热测量显示这里的温度约合零下84摄氏度。研究人员相信,这颗小小的卫星由于有了这个地下海洋,有机物质和能量源,它将有可能拥有和地球上类似环境中生存的相似的生命形式。


早期宇宙曾是一个生命孵化器(刘霞)

羽状喷泉 黏土性物质 地外再传“生命讯息”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美国一名科学家经过计算后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在宇宙大爆炸之后1500万年,液态水(生命存在的先决条件)或许就已在岩石行星上形成。因此,在宇宙还处于襁褓期时,“外星人”可能就已经存在,“整个宇宙曾经是一个生命的孵化器。”

  哈佛大学天体物理学家亚伯拉罕·勒伯认为,在早期宇宙中,让水保持为液态所需要的能量可能来自宇宙微波背景(宇宙大爆炸的余晖)而非来自主星。尽管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目前的温度仅为2.7开尔文(约为零下270摄氏度),但勒伯表示,在宇宙大约1500万岁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让整个宇宙的平均温度保持在300 开尔文(约为27摄氏度)左右。

  勒伯说,那时,岩石行星或许就已经在宇宙的凹处存在。这些地方的物质极度稠密,使大质量但短命的恒星得以形成,从而促使这些凹处富含行星形成所需的更重元素。他认为,这就使宇宙存在一个200万年或300万年的宜居期,在此期间,不管其距离恒星多远,所有的岩石行星或许都能让水维持在液态。因此,他认为:“整个宇宙曾经是一个生命的孵化器。”

  科学界对勒伯的研究众说纷纭。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生物物理学家克里斯托弗·亚瑞兹斯基表示,他不相信,在一个各处几乎一样温暖的宇宙中,生命能够存在。他强调称,地球上的生命不仅依靠太阳发出的热生活,也依靠冷的微波背景辐射生活(提供了一个冷源)。塔夫斯大学的宇宙学家亚历山大·维兰金说,对于智能生命的出现而言,几百万年太短。而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的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则认为,生命的适应能力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强。他说:“如果你足够聪明,任何地方其实都宜居。”

相关栏目:『科技前沿
《Nature》中的顶级配色,做出来的图太养眼了!(附作图代码) 2024-03-28 [12]
三大数学奖之阿贝尔奖揭晓:许多随机现象背后其实依然有迹可循 2024-03-26 [64]
AI向左,ISSCC向右 2024-03-26 [70]
美国十二万吨航母将亮相,耗资140亿配置75架隐身战机,45秒弹射起飞 2024-02-04 [322]
如果这个人是对的,那么所有物理学规律就都要重写 2024-03-22 [126]
6 款黑科技工具,低调使用 2024-03-22 [117]
等待8年,一度只有一人能看懂的600页“天书”数学证明,他宣称解决了当今数学界最大的难题之一 2024-03-22 [108]
超级院士团队!三天内连发Nature、Science! 2024-03-22 [104]
脑后插管玩《文明6》!马斯克Neuralink首个人类志愿者,直播意念下象棋 2024-03-21 [106]
扩散模型最新综述! 2024-03-21 [7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