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萧冬: 美国老人养老有三隐患三优点
作者:萧冬 | 2013/12/21 15:54:29 | 浏览:2605 | 评论:0

  一个流传广泛的说法是,美国是“儿童的乐园,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 对第一条没意见。第二条如今各国都差不多,对中年人来说,上有老下有小,不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同样是一个残酷的战场。

  对第三条就有些纳闷,老了总要死的,哪里的黄土不埋人?是不是美国老人就得更早进坟墓?来美后,发现这句话实在误导。且不说美国人的平均寿命更长。 2011年的一份报告,加州人平均预期寿命80.1岁,高过全美的78.6岁。而亚裔有最长的预期寿命,达到86.1岁,比白人(79.3岁)多活差不多 7年。因此我们亚裔来到美国可以暗自庆幸,只要“被平均”,能活到86岁,即使是丧事也叫喜丧,可以办的喜气洋洋。

  报告说,亚裔活得长,并非在广场、大街上跳舞跳的,更不是吃了什么补品补药,而是受教育程度高所致,教育程度与寿命成正比。那么,是不是美国老人都在孤独、病痛中死去? 并非如此。到过老人公寓,其整洁、清幽,如同国内的宾馆。老两口领两份社安金,支付租金后尚有余钱。最重要的是有医保,看病不要钱。当然,老人公寓不是那么容易申请,许多人排队十年八年都还没有。

  老年人过得好不好,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其实更能体现一个社会,一个体制的高下。爱孩子容易,爱老人就不那么容易了。有嫌老人“老不死”的,但有嫌小孩“小不死”的吗?并不是说,美国的退休体制没有问题,相反问题很大。美国的社安金体系,号称是世界最大的庞氏体系。也就是靠年轻人的缴款,来支付老年人的社安金。其中有三大隐患:一是人越活约长,“老不死”,需要的给付就越来越大;二是医疗费用日益昂贵;三是美国今非昔比,债务危机沉重,政府常常揭不开锅,开不了门,那弱势的老年人更容易成为牺牲品。每年寄来的社安局的信,上面总是说还有十年八年,社安金就告罄,使得尚未退休者不寒而栗:今天我们交社安税,到时我们还能领到社安金吗?或者即使领到,能够像今天的老人那样维持生计吗? 就在这些天,加州退休人联盟(California Alliance for Retired Americans,简称CARA)的成员,向国会议员和奥巴马发出呼吁:不要削减社会安全保障,不要削减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经费。因为这是他们的养老本。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报告显示,2014年及之后的几年将是美国人退休的“井喷期”:在1946-1964年这段“婴儿潮”出生的人越来越多走向退休,这意味着美国的社会福利面临这更大的压力。为解决难题,美国也在讨论延迟退休问题。美国的退休年纪,是全额领取社会安全金的年纪。你可以提前领取,但就拿不到足额。如今,67岁才能“全退”,今后,“全退”年纪可能被推迟到68岁乃至70岁。因此,能否活到“古稀之年”,活着领取社安金,也就成为一个问题。

  但总体而言,美国的退休制度的特点,还是值得称许的:一是混合:国家、企业和个人都在参与;二是灵活:有多种多样的退休选择;三是公平:确保基本的养老需求。在这一体制下,这里少有赤贫的老人或老人阶层。这样,因为公平,因为保障,就有尊严。可以有尊严地活着,以及死去。

  近读新闻,湖南省桃江县桃江县桃花江镇“老人连续自杀,只为不拖累子女”。一名病痛中老人自责“我怎么还不死”,读毕不禁唏嘘。对于他们,保障与尊严是奢侈品。这些选择自杀的老人有共同的特点:家境贫困,病痛缠身;有其自身的和家庭的原因,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缺乏一个完善的老有所养的体制。

相关文章:『萧冬
『商讯税务』 股市挤泡沫:吹去黄沙始见金 2014-04-30 [2396]
『签证移民』 萧冬:美国还欢迎中国土豪的四大原因 2014-03-05 [2258]
『学人动向』 萧冬: 为官发财应该两道 公务员听到了吗? 2014-01-26 [1962]
『海外留学』 萧冬:美国也重理轻文? 2013-12-18 [2166]
『学人动向』 萧冬: 中国中学生水平超美? 小心雾霾 2013-12-14 [2486]
『学人动向』 萧冬:屌丝社会与土豪社会 2013-11-06 [2293]
『学人动向』 萧冬:美国教育也走偏了 2013-08-14 [2882]
『学人动向』 萧冬:高贵与平庸 - 评“亚马逊CEO贝佐斯收购华盛顿邮报” 2013-08-07 [2091]
『百家论坛』 萧冬:戾气出于不平 2013-08-07 [1812]
『内外互动』 萧冬:美中关系也要解放思想 2013-07-21 [1836]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FDA CBER主任Peter Marks博士的辞职信(附:中英文版本) 2025-04-02 [12]
刘瑜:没来的请举手 2025-03-27 [92]
勒内 吉拉尔思想下的 JD 万斯与彼得 蒂尔 2025-03-27 [84]
Raymond Ro:一位上纽商学教授的非典型跨界 2025-03-18 [215]
威尔·杜兰特:文明倒退的七种征兆 2025-03-17 [274]
何清涟:大争之世,坚守理想但要尊重事实 ——回应德国驻新加坡大使方迪娜《坚守国际社会理念》 2025-03-14 [308]
[聚焦]赵晓:从俄乌争论看中国人的主流世界观 2025-03-10 [415]
孙立平:“五大寄生虫”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2025-03-07 [528]
许小年:经济还要下滑3到5年,将正面抗击三头灰犀牛 2025-03-07 [565]
吴菊生:【川普、泽连斯基及时代变迁】 2025-03-07 [48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