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江南与王岐山共事多年,谈及这位好友,他说:“中国的官僚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个岗位上应该说什么话,这个事情应该怎么说,每件事情应该怎么处理,官场其实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这套规矩是最安全的,也是最落俗套的,最不用费脑子的。”但“王岐山一定不按这个套路”。
那么,王岐山的套路是什么呢?从主流媒体公开的报道中,似乎可见端倪。
敢冒风险的套路。王岐山刚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不久,以副总理身份出席华盛顿第二十三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在开幕当天晚宴上,脱稿演讲二十分钟,结束时扬了扬事先准备的讲稿幽默地说“我们有一个新规定,要求一般的讲话不要念稿子,我这个人原来就怕念稿子。但这个场合不念稿子还是挺危险的……瞧,稿子在这哪!”在国际场合代表国家脱稿演讲,而且幽默风趣,的确是不多见的。
背水一战的套路。王岐山任中纪委书记以后,曾对友人称,因为年龄关系,或将只担任一届中纪委书记。本届任期五年,他将以“倒计时”的心态,逐步往前推进,力争为彻底扭转风气,遏制腐败打好基础。因此,他与时间赛跑,自我加压,既拍苍蝇也打老虎,一个节一个节剎公款消费歪风,紧密部署巡视组全面铺开,一个一个贪官查,上任仅仅一年,多名省部级官员落马。
不入俗流的套路。黄江南曾说,早年间他和王岐山在河南省某县吃饭,那里有“灌酒”的风气,该县办公室主任将一杯酒顶在头上,对王岐山说,到我们这里,这酒一定要喝,你不喝我就不起来。一般人遇到这场面,感到无法推辞,就会劝那人起来,把酒喝下,而王岐山却对这种胁迫方式不屑一顾,说你喜欢跪就跪吧,继续和饭桌上的人谈笑风生。黄江南为化解尴尬,要替王岐山喝下这杯,可王岐山却不同意。他能喝,就不喝,也不劝那人起来,死活不买帐。
自我约束的套路。王岐山曾在广州、海南、北京等地任职,政界、商界、学界有很多故友,过去偶尔会聚聚,中央提出反“四风”之后,他严于律己,所有饭局一应不赴,甚至中秋节朋友们送来的月饼也坚决不收。时日一长,为避免老友生疏,或是被认为官做大了不好相处,王岐山夫妇就想出了自己的套路:邀请朋友到自己家做客,开火煮饭。既挡住了一些应酬,又能和朋友们正常交往。
民间还流传着很多王岐山与众不同的套路,这些套路之所以让人眼睛一亮,感觉新鲜,是因为打破了官场规矩。那些千年不变的规矩,形成了官员固定的脸谱:唯唯诺诺,圆滑虚伪;人云亦云,照本念经;套话废话,装腔作势;正襟危坐,呆若木鸡。
而王岐山的套路,是正直无私的套路,求真务实的套路,脚踏实地的套路,新颖活泼的套路,人民欢迎的套路。令人悲哀的是,许多官员对这样的套路不屑一顾,甚至把它看成阻碍升官的套路,十分危险的套路。
这些千年不变的规矩,反映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官场文化对于今天的深远影响:一是“奴才”文化的影响。过去的封建社会,“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封建等级制度十分森严,对于权力的膜拜可谓是登峰造极。放到今天,当然已经没有那么严重,但是一些官员骨子里的“奴才”思想仍然比较突出,唯领导至上,唯权力至上,一切围绕领导和权力的意志来转移。这样的“奴才”当然就是高高在上,不把群众的冷暖和利益放在心上,与民争利,欺压百姓。
二是“利益”思想的影响。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这些过去封建社会似乎的天经地义,如今也在演绎。当了官,就要为自己谋取好的生活,就要谋取好的地位,就要谋取好的名誉,为了名利,为了享受,可以违背党纪国法。
三是“圆滑”思想的影响。这种人的深刻表现就是不得罪人,就是八面玲珑、世故圆滑,就是充当好好先生,其实就是典型的缺乏担当、缺乏能力、缺乏个性。他们只是混时度日,得过且过,会玩的能力比会干事的能力要强得多,说的话油腔滑调,谁也不得罪,什么问题也不解决,只会在那里打哈哈。
四是“形式主义”的影响。不脚踏实地就是这种现象的表现,搞形式,讲排场,弄假象,就是要掩盖真相,就是要罔顾事实,就是要粉饰太平,大家都乐意在虚假的场面之中充当演员,甘当傻瓜。
如何才能去除这些套路?除了教育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官场文化的制度建设上下功夫,真正培育健康向上的官场文化环境。有几点非常重要:一是坚决破除“官本位”的思想,真正让公务员成为一个普通的、公益的职业,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而不是以做官为成功的最高标准。如何剥离官员的特殊身份、待遇和权力利益,势在必行。
二是要把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真正为民所用,而不是成为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和权权交易。如何推进行政审批权、财政权、人事权、资源配置权等核心权力的改革,任重道远。
三是着力培育法治精神与信仰,培养官员的规则意识,真正让权力站在法律之下,让法治成为官员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把权力、金钱、关系、人情摆在重要位置。每个人都能形成一种敬畏的心理,敬畏天地、敬畏人民、敬畏法律。
“打老虎”,不会善罢甘休(田上雨)
最近,公安部副部长李东生落马。他是中共十八大后被调查的第二名中央委员。一年以来,中国已有上万名官员被查处,其中,省部级及以上高官就达16人,除李东生外,尚有薄熙来、李春城、蒋洁敏等人。
中央掀起的此轮反腐高潮,令民间拍手称快,但相信中央的目标不止于此。
这些年,贪腐有扩大趋势。事关人心向背,中央自然夙夜忧心,乃至明确提出反腐不成将“亡党亡国”。2013年初,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
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决不是一句空话”。
回头看这一年,中央的确正一步步创新并实践自己的反腐思路。从“八项规定”,到中央巡视组,再到“七项整治”等,莫不如此。纵观这些举措,确实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多少尚带有运动的特点,且震慑力主要来自上层,即所谓“自上而下”,可算是1.0版或者1.5版的反腐。
监督本身需要投入成本,1.0版或者1.5版的反腐,其成本主要集中于中央层面,俗话说“摊子大了不好看”,中央想必已意识到该问题,目前的不少动
作,毋宁说是在用治标为治本换取时间。中央更想做的,应该是进一步释放民间的反腐力量,摊薄监督成本。譬如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整合,全国性举报热线的开
通等,就是这一思路的具体化。
2014年,中央势必沿着此一思路继续端出各种政策牛肉,构筑2.0版的反腐机制。
就目前的情形来讲,举报途径已非2.0版反腐机制的瓶颈,民众的知情权倒成了难啃的骨头。比如政府信息的公开,往往尽挑那些无关痛痒的信息讲,不够
充分,一碰到预算、政务决策等核心问题,要么以“国家机密”为由拒绝,要么说得不清不楚,要么干脆“王顾左右而言他”。其他像官员财产的公示,民众信息查
阅权的扩展,都亟待用心解决。
中国的反腐大业,目前的可贵之处在于尚有民意支持,若抓住机会,在法治框架内,打一场反腐的“人民战争”,其效应想必蔚为可观。若错过机会,等民众彻底丧失信心,那么就大势已去了。
2013的反腐想来绝不是“一阵风头”的问题,中央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中国的反腐机制,也必定会一步步优化。若有公职人员还想利用权力捞取不义之财,那就得掂量掂量,自己有命拿,有没有那个命花了。
中纪委:八项规定实施以来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自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总计24521件,处理30420人,给予党政纪处分7692人。其中,107名地厅级干部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