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教”是“孝”和“文”两个字组合,所谓“孝”:意思指父母是子女的“本”,用“尽孝不忘本”的美德观察自然,感悟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把“孝”和“文”组合成“教”字,领悟到“国家大计,教育为本”的深刻含义。试问当今“应试教育”转型“素质教育”的“本”是什么?“转型”的关键在哪里?
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意思是:不分男女老幼,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年龄长幼、志趣范围、能力大小等方面的差异性,因材施教。老师之所以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被学生所尊重,“师道尊严”才被世人所称颂。封建王朝用来创立“科举取士”的考试制度,设立各种科目,通过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经历隋、唐、宋、明、清朝代传承,延续1300余年,不再适应时代变迁的发展,退出历史舞台,让位给“国民教育”,应运而生就是“应试教育”。
从层面上看不出“科举取士”和“应试教育”两者的区别;如果把“师道尊严”中的“严”字当做切入点,不难发现:“应试教育”的“严”是教师用“考试”当作法宝,监管学生的“考分”;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实践证明:“应试教育”的负面因素,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导致学生缺失“学以致用”的能力。
能者为师与教学相长
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好奇”欲望,外界的信息经过儿童“好问”与“好动”的过程,逐渐形成儿童自己对事物的一种“认知能力”,如同不会把自己的妈妈误叫爸爸。“应试教育”中的“填鸭式”教学,造就了一大批视力差、体质差、自学能力差的“三差生”;玩游戏机的巨大吸引力如同泄洪,裹挟学生冲出课堂,投入信息网络新天地,强烈的兴趣、熟练的技巧与敏捷的反应,把自己修炼成“无师自通”玩游戏机的“三强”操盘手。实践证明:“应试教育”在某个时期或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学生个性发展的自由,但却禁锢不了学生对客观世界“认知”魅力的追求。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印证“认知”过程中的缺陷,唯有用“不足”促“自反”;用“知困”促“自强”,教与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现代中学语文教材《师说》提出:“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强调“生乎吾後,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这种说法并非否定学习“书本知识”的重要性,而是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实践中,教师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知困然后能自强”的认知能力。
如果把“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这种说法,列出程序:认知 + 实践 + 真知 = 教学相长,就像一串钥匙,有助“应试教育”转型,打开“素质教育”的大门。
资源差异与资源共享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归宗为“认知”过程的一种心理特征,涉及思维与行为“如影随形”的因果关系,例如:多维观察有助综合分析;相对比较有助鉴别判断;逆向思维有助逻辑推理;认知引导有助求同存异;优势互补有助拓展创新。
“应试教育”转型为“素质教育”面对的挑战是:怎样发挥“因材施教”的主导作用与增强“教学相长”的主动性。借助信息智能平台,提倡实施“课堂网络教学法”。
秉承“学以致用,教学相长”的理念,把认知功能、思维方式与网络智能整合成“三位一体”,有助教师把教材新课要求当作家庭作业,事先布置给学生预习;课堂45分钟划分五个机动时段,为五个程序服务:
1、分组议论:学生为分组议论预习新课,借助信息网络,温故知新,有助自定新课的重点与难点;独立思考,有助学生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
2、课堂交流:集思广益,确立新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有助提升教与学的认知能力;
3、解析难点:综合分析,比较鉴别,有助更新教与学的思维方式;
4、学生总结:总结课堂教学成效与疑点,有助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以致用”的实践技能;
5、教师点评:择优点评,因材施教,有助教师发挥“教学相长”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