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改委就業和收入分配司一位人士證實,被寄予厚望的《關於加強收入分配調節的指導意見及實施細則》(以下簡稱「收入新政」)目前正由中國國家發改委緊張修改,不久將再次上報國務院。「這一次是被退回了,還需要修改。」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收入分配」再度被空前關注。決策層也就此問題頻頻吹風,繼2009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出調整「收入分配」的信號之後,國家領導人在不同場合多次表達了「要加大收入分配調整」的決心。據多次參與收入新政徵求意見的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表示,收入分配改革牽涉到各種利益的博弈,這是其遲遲未出台的最大原因。
收入新政版分四部分
「方案被國務院退回來了,原因是還需要修改。」發改委一位參與者私下告訴《華夏時報》。楊宜勇日前也對媒體表達過類似的觀點:「方案曾轉到國務院辦公廳秘書處,中央領導表態需要修改,但不是推倒重來。」
《華夏時報》透露,收入新政版本共分為四個部分,一是縮小城鄉差距,增加農民收入;二是增加對低收入居民的扶持;三是提高工資性收入;四是通過稅收手段主要是個人稅收來調節收入分配。其中,個稅調整的一個最大突破就是確定了一個方向:個人所得稅將按照家庭為主體徵收。
對於正在討論中的新方案,不少專家學者還頗有爭議,有學者認為,新收入方案強調要提高初次分配中勞動收入的比重,但卻未設定任何定量的指標,也未設立基尼係數的具體目標。在衡量貧富差距的基尼係數上,按照世界銀行的測算,中國已經上升到目前的0.47,大大超過了國際上0.40的警戒線。「發改委不可能搞出操作性很強的細則性方案。」一位不願具名的專家表示,「畢竟,該方案由包括發改委在內的八個部委會商之後共同形成,很多東西只能是原則性的。」專家據此認為,這些因素的協調會導致收入新政被推後,「年底出台就不錯了。」
利益調整阻力大
從2003年開始,為應對收入分配差距帶來的壓力,政府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免除農業稅、建立最低工資制度、加強勞動執法等。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李實認為,這一輪改革的整體思路,大體上可以概括為「提低、擴中、調高」,即:提高低收入階層的收入水準,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並且通過財稅政策對高收入群體進行二次調節。目前的政策如果說在「提低」方面有切實成效的話,「擴中」和「調高」則乏善可陳。
李實等學者則指出,政策很難在「擴中」方面直接發揮作用,是因為一個國家中產階層的擴大,和整體經濟發展息息相關。
楊宜勇也表示,「擴中」的整個過程可能要持續一二十年的時間,政府很難從行政上直接介入。在「調高」這個政府本應大有作為的領域,迄今也未有大的突破——— 公眾最為關注的物業稅和遺產稅,具體推行仍無時間表。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宋曉梧表示,收入新政在「調高」方面至少有兩件事情可以做:一是解決公務員收入過高,二是解決國有壟斷行業收入過高。「利益調整阻力大。」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曾撰文稱,收入分配涉及財稅體制改革、社保制度設計等多個層面,政策設計和重構利益格局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