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问题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中日之争从外交抗议升级为国际舆论争夺战,所用言辞也越来越火爆,例如两国驻英国大使都在英国主流媒体中将对方说成是电影《哈利波特》中的邪恶魔头“伏地魔”。
今年恰逢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互为宿敌的中日两国在这个敏感年份越吵越凶,让人担忧中日关系会不会再次失控。中国媒体宣称中日“舆论甲午战争”已经打响,这场舆论战会不会引发一场真刀真枪的新甲午战争?
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以第二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而告结束。这是中日百年国运的转折点。这一转折标志着中国历时35年的洋务运动彻底失败,日本27年的明治维新则大获成功。从此,大清王朝加速衰落,中国沦为“东亚病夫”,日本则迅速崛起,成为可与西方列强比肩的“亚洲老大”。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在本质上都属于“改革开放”,为何日本能脱胎换骨,中国却依旧故我?这当然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的问题。但大致上看,中国封建包袱太重,皇权制度、小农经济和宗法文化都缺乏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慈禧太后和李鸿章等洋务派大臣又不承认中国制度落后,幻想在“中学为体”即保持封建制度和价值观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西学为用”掌握西方船坚炮利的技术,就能赶超列强,结果是“换汤不换药”,洋务运动被甲午战争击得粉碎。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屡屡被列强逼签不平等条约,其中《马关条约》最让中国人痛感“丧权辱国”的滋味。这不仅因为条约规定的赔款额巨大,还割让了台湾,更因为一向被中国人视为“倭寇”的日本居然打败了自己,并且从此一直压着中国。即使1945年日本在二战中失败,中国人也难消对日本的怨愤,因为大家都清楚,日本主要是败给了美国,中国近代以来一直没有真正战胜过日本。
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又很快成为经济大国,中国则在闭关锁国中蹉跎了30年岁月,中日之间的差距再度拉大。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日本人的优越感开始减退,对中国的防范逐渐增多,中国长期以来对日本憋着的那口气也再度升腾。钓鱼岛争端和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之所以让中国公众愤怒异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蕴含着复杂纠结的历史屈辱。一些日本媒体将中国的仇日情绪简单地归咎于政府的煽动,却很少反省日本在历史上对中国的伤害,显然没有切中要害。
在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一些中国媒体开始津津乐道于中日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的此消彼长,要求官方对日本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甚至明里暗里鼓吹中日“必有一战”。还有军事学者在官媒中表示,如果再来一次甲午战争,中国必将洗刷百年之耻。随着中日口水战升级,日本也有右翼人士怀念120年前的“甲午荣光”,认为今天的中国并不比当年的大清王朝强多少。
虽然“中日必有一战”并非两国的主流观点,但其走向和影响力值得关注。在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后,中国官方宣布不再与安倍打交道,等于排除了安倍任内中日改善政治关系的可能性。在中日缺乏必要沟通的情况下,钓鱼岛争端和靖国神社问题有可能推动两国间的宿怨迅速膨胀,导致擦枪走火甚至爆发军事冲突。
中日之间的恩怨真的只有战争才能解决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且不说谁赢谁输,如何善后,国际影响和国际干预等等难以预料的问题,单是战争可能给中日经济带来的重创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社会后果就超出了两国官方的承受能力。同时,从当今国际大势和中日之间紧密的经贸联系看,任何范围的战争或军事冲突对双方都是最坏的结果。
牢记历史并没有错。但情绪不是处理国家关系的依据,更不是使用武力的理由。在甲午战争120周年到来、中日关系又面临恶化的时候,中日政治家和主流媒体在抨击对方的同时,也要更多地从大局去看待和处理两国关系,不能让意气蒙蔽智慧。毕竟,和平与发展才最符合中日两国和亚太国家的根本利益。
韩咏红:“舆论甲午海战”方兴未艾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回击力度迅猛。继中国驻日大使30日在媒体上发文批驳后,驻英国大使更在新年元旦,将日本军国主义痛骂为虽死犹生、十恶不赦的“伏地魔”,至今这场被《环球时报》定位为“舆论甲午海战”的论战持续发酵。
截至昨天,中国驻外使节痛批安倍已达40余人次,其中常驻联合国、俄罗斯、美国大使都高调加入战局,构成境外媒体笔下“13驻外大使大战安倍”的阵仗。
此一时,彼一时,中国这次出手有力而主动,与此前多年来中国倾向守势的外交姿态很不同,尤其与去年八九月份日本酝酿并最终将钓鱼岛“国有化”时期,中国政府反制措施的慢条斯理形成强烈对比。
前年9月,有国际评论指北京对日本“购岛”采取反制措施“晚了几拍”,错过了有效反制的最佳时间点;与此对应的实情是直到9月9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出面警告日本之前(日本在2012年9月11日完成“购岛”程序),中国的反应基本维持在外交部发言人的层级,虽然彼时民间因反对日本“购岛”而引爆的游行示威已在全国烽烟四起,甚至出现了暴力行为,并夹杂为原政治局委员翻案的口号,透露出其他政治力量在背后运作的痕迹。
今昔对比,中国在最高权力交接前半年的“奇幻”表现,以及新一代领导人上台后重振旗鼓后的风格,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有评论认为,中国的回应方式,是本届最高领导人告别邓小平韬光养晦策略的又一标记。其实,中国逐渐调整韬光养晦政策,并不让人意外。随着中国国力增强、民族复兴理想上扬,中国民众渴望国家重现历史上的荣光,不论国际形势使然或是出于国内需要,中国调整韬光养晦策略,或者以新方式“韬光养晦”都是必然趋势。
以中国现有的能力评估,当它决心对日本示强时,采用“文攻”,只是可以采用的手段之一,并且也是文明的手段。
安倍参拜供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中韩立即强烈抗议,连盟友美国也表示“失望”,取消了美日防长通电话的安排,可见其行不得人心。再者,近年来日本政坛与社会日益右倾,以旧日本帝国海军舰命名的出云号准航母去年8月下水,舰首升起日本帝国海军的“旭日旗”,安倍暗示要撤回日本政府就二战暴行的正式道歉,将修宪、为修宪铺路定为执政目标,这都说明,日本军国主义伺机“复生”并非只是臆想。
从日本的角度看,日本也是想重振大和民族昔日的荣光。去年初安倍访美,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谈时强调“日本回来了”。
日本要“回来”,中国要民族复兴;中国正尝试走出一条大国和平崛起的道路;而日本更迫切需要解决“回来”与“军国主义”抬头之间的矛盾。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去年曾撰文指出,与德国通过加入欧盟克服二战的遗存影响不同,东北亚仍然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日本的邻国一致认为,日本没有足够诚意为过去的侵略道歉。
情况确实是如此,东亚的部分历史还没有成为过去,这个包袱仍然在影响本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可以欣慰的是,日本右倾态势越明显,就越不可能走远,日本历史修正主义在本区域与美国最终都难以得到支持,而只要没有内部政治因素干扰,今天的中国要遏制日本已不是太大问题。对此,中国高层研判形势,应该是成竹在胸。
发动舆论的“甲午海战”,间接说明中国没有准备真打起来的意思,现阶段付出战争代价也不值得。日本军国主义倾向需要监控,但为此激起过于高昂的民族主义感情又没有必要。例如“舆论甲午海战”这个媒体创造的名称就不太适当,毕竟甲午海战是以中国惨败落幕,不是很“吉祥”,它的作用在于勾起民众丧权辱国的记忆,表明中国要借此扳回一局。在中国“华丽转身”以大国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时,带有屈辱情感的民族主义淡些或许会更好。
由此延伸,《人民日报》海外版质疑东南亚“噤若寒蝉”,是否节外生枝?对于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东南亚许多国家并非没有表态,虽然强度不及中韩,但大国官媒公开指责他国“噤若寒蝉”,要求一致的表态,可能让本区域部分民众,感受到另外一种压力和让人不安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