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陈光标奔赴纽约收购《纽约时报》的新闻,如同连续剧般地激起舆论关注和热议。从新年前放风要以10亿美金收购,接着踌躇满志赴美,最后 遭遇闭门羹铩羽而归,这番收购从一开始就引来各方的嘲讽戏谑,与陈光标本人的做派、形象、话语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既豪气干云又大话连篇,既广为行善又高调 贴金,属于典型的暴发户“土豪”做派。
在很多中国舆论看起来,他其实是中国企业家和富豪中的另类,谈不上优雅、风范和文化底蕴,连英文名片上都印着“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人”、“中国最著 名的慈善家”、“中国道德领袖”、“最著名最受爱戴的精神模范”等雷人的头衔,即便中国富豪有实力收购,怎么轮到陈光标出手呢?而在国外不少舆论的眼光 里,中国的整体形象也常常被视为暴发户、尚不够优雅,又怎么轮到中国来的商人收购《纽约时报》呢?陈光标滑稽突兀的言行出现在国际媒体、被视为代表性人 物,更确认了这种观点。
陈光标收购《纽约时报》,大家嘻哈以对,认为是场闹剧,但静下心想想,如果换了个人,真的有形象更好、更受认可、更有实力的中国资本准备收购《纽约时报》,外界又会怎么反应?
看似闹剧,但却让人将信将疑而无法斩钉截铁地否定,这正是目前中国企业家给外界制造的想象空间。一方面外界对这些群体充满好奇,没有深入地了解, 因此对其行为方式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另一方面,虽然直觉有些荒诞不经,但放诸现在的中国企业家身上,因为来自中国,又似乎存在无限的可能。
至少《纽约时报》作为媒体,还认真地采访了陈光标,报道说陈在中国宣称要收购不久,纽约时报的股票就上涨了4%,达到五年来最高。报道特意直接引述了陈光标的一段话,说一旦收购成功,就会在中国全国报亭摆卖纽约时报,每个家庭都能订购,“中国市场太大了,绝不能错过”。
陈光标对中国市场的这番表述,充分符合外界对中国的无穷想象,充满憧憬和向往,也是中国商人对外交往的底气,“错过就不再拥有”。
陈光标能够在海外引起将信将疑甚至姑且信之的反应,从宏观的时空背景看,和中国的整体影响力密切相关。崛起不仅仅是体现在军事实力、科技成就、经 济增长这些硬指标上,更直接地可以从日常的点滴中感受得到,而文化消费领域更是中国软力量对外扩充的平台。从媒体并购到文化产品的制作及传播,中国资本已 经有效地展示了背后的雄心。
此类媒体和文化的运作延伸已有多个案例。如第一财经电视频道、江苏卫视已经落地新加坡,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去年11月入股泰国《星暹日报》,实现跨 国办报(《星暹日报》与新加坡的渊源在于创办人也正是早年《星洲日报》的创办人胡文虎)。中国首富王健林的大连万达集团2012年收购美国AMC院线公 司,之后万达投资500亿元人民币在青岛建影视基地,也就能把一大票好莱坞大牌明星带到现场的奠基仪式。互联网通讯工具方面,像微信这样广泛普及的优质产 品已经跨出中国大陆区域,进入更广大的全球市场。
近日,几位新加坡本地的文化界朋友聚会时却都谈起中国的电视节目。一位对江苏卫视的《最强头脑》赞不绝口,一位对中央电视台的《中国好歌曲》欣赏有加,另一位则是每个周末必看《非诚勿扰》的忠实观众,而新加坡自己制作的电视剧或综艺节目,却渐渐不入法眼。
眼下正是中国大陆综艺节目竞争白热化的季节,特别是每个周五晚上的黄金时段,从中央到地方各大卫视逐鹿厮杀。人们津津有味地观赏《中国好歌曲》、 《爸爸去哪儿》、《最强大脑》等一批新晋节目,称赞其出人意表的创新与创意。综艺节目的转型、变化之快,恰是中国社会各种力量角逐、热点频繁轮换、大众 “移情”迅速的一个表现的窗口。外国概念充分在地化的背后,是综合制作能力的具体体现,每一个环节的精耕细作和大笔投入,汇集了视野、资本、创意、设计和 市场推广等关键要素。
在中国自己制作高质量、高影响力节目、拥有庞大市场并形成连带产业的同时,人们也应该注意到这一市场与西方不同的所在 ——那就是中国精英观众对于西方世界最流行的影视、歌曲等文化产品的同步了解。美国总统 奥巴马新年期间才有时间看美剧《绝命毒师》(Breaking Bad)最后一季DVD版,中国观众早已在年中就在“豆瓣”等网络社区热烈地讨论,《中国好声音》里来自乡村小镇的参赛者选取的也都是Adele等人最新 的英文歌曲。卫星电视和网络电视的普及,使得节目的文化共议空间不局限在大陆,同样延伸到港台、新马、欧美等华人社区,即时接收这些文化产品和信息的同 时,也更深切地感受中国大陆日益增长的软实力,以及其中越来越大的商业空间。
如果不是陈光标要收购纽约时报,而是另外一位更靠谱的商人,人们会把舆论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中国新兴资本进取国际媒体和文化舞台的决心与实力。换言之,不要因为是陈光标的这样一出笑剧而失焦,却忽略了观察与之同时出现的中国资本与文化充分结合之后的象征及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