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科技前沿
关键字  范围   
 
澳、英、法科学家研究结果担忧:污染排放成为地球“噩梦”
2014/1/12 13:09:29 | 浏览:1404 | 评论:0
  摘要:澳大利亚气象局日前发布的年度气候报告显示,刚刚过去的2013年是该国自191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平均气温达到23摄氏度,比曾经最热的2005年的平均气温高出0.17摄氏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教授史蒂文·舍伍德领导的科研团队最近在英国学术杂志《自然》上发表的一份科研成果称,过去的模型错误估计了云层的形成,对温度变化的预测也偏低。如果不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比工业化以前至少上升4摄氏度,这将会成为地球的“噩梦”。

  资料显示,全澳各州和地区2013年都经历了高于常年的气温,其中西澳大利亚州、北领地、南澳大利亚州的平均气温均刷新了此前的纪录。自2013年1月份开始,热浪席卷澳大利亚,2013年1月7日成为澳大利亚历史上最热的一天,当天全国最高气温平均值达到40.3摄氏度,而当周和当月也成为历史上最热的一周和最热的一个月。此外,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也成为澳最热的夏季,刷新了澳气象史上的多项高温纪录。

  2013年的澳大利亚不仅夏季酷热难当,即便是其他月份,温度也似乎“不甘落后”。其中,9月份的最高气温平均值比长期平均值高出3.41摄氏度,而南澳大利亚州9月份平均气温比此前平均值高出5.39摄氏度,成为澳大利亚有记录以来最热的9月份。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气候学家大卫·卡洛伊将2013年称作“史无前例的一年”。他说,“2013年成为史上最热的一年并不是单一某种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与温室气体和气候变化不无关联。”澳大利亚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气候监测主任卡尔·布拉干萨表示,2013年平均气温高出此前平均数值1.2摄氏度,这是一个“巨大的反常现象”。舍伍德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地球比此前预计的更加敏感。”

  澳大利亚气温升高给当地民众生活带来了各种负面影响。澳2013年1月份持续的热浪导致塔斯马尼亚州和维多利亚州多处山火喷发,“山火季”也在10月份提早到来。持续的山火在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等多处地区造成严重毁坏,其中新南威尔士州蓝山地区的山火是1968年以来该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山火形成的灰霾一度笼罩悉尼上空,甚至影响到航班起降。

  眼下,2013年的“余热”并未完全消退。截至2014年1月3日,澳大利亚爱丽丝泉地区连续13天气温超过40摄氏度,当地一家农场最高气温甚至达到46摄氏度。炎热气候给当地农牧业带来严重影响。

  舍伍德表示,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尤其是煤炭的燃烧。气温升高将给全球带来严重影响,各国应积极寻找包括可再生能源及无污染能源在内的替代性能源,这需要各国政府积极行动起来,个人及企业也应在此过程中做出积极努力。

澳研究警告称澳大利亚将面临严重厄尔尼诺气候

  科学家在参与世界领先研究后表示,由于人类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进一步恶化,澳大利亚将遭遇严重的厄尔尼诺气候模式,比如严重的干旱和降雨等。

  厄尔尼诺现象指的是太平洋中的一种反常自然现象,用来表示在南美洲西海岸向西延伸,经赤道太平洋至日期变更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厄尔尼诺周期通常引起澳大利亚东部区域的干旱,超级厄尔尼诺现象比如1982年和1997年带来的反常气候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就不断被人探测出来。

  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队伍的研究发现,沿着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气流向西移动的趋势变缓,而这就是不正常天气现象发生的诱因。新南威尔士大学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副高级研究员安古斯·森托索说,向东部不断延伸的厄尔尼诺十分重要,因为这股笼罩着西太平洋的高温,很有可能向东移动,带给澳大利亚大幅降雨或者极端干旱的天气。

  随着全球温度升高,东太平洋比西太平洋高温速度更快。由于风力主要是靠着气压的不同而形成,目前的气流可能会减弱,而整个太平洋地区气候变得相似。森托索说:“科学家们对于气流未来的动向和发展,表达了一致的担忧。气流变弱后,会有助于极端天气现象的发生。”

  他说,就算是相对程度较弱的全球变暖,东向移动的厄尔尼诺现象都将产生双倍的效果。降雨的特点将是未来进一步的研究课题。

英国开发廉价太阳能技术 可减少二氧化碳污染

  英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智能方式,能够把可负担的太阳能输送给发展中国家生活在电网之外的贫困人群使用。源自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的Eight19公司利用以印制塑料为基础的有机技术开发太阳能电池。这些电池尤为适合为小型灯管和手机充电器供电。印制塑料太阳能电池技术基于利用大量可用且低成本的有机半导体。它们有强大的光吸收能力(是硅的100倍),吸收光谱可通过化学合成物调谐,而且它们在溶解环境下沉淀,带来质量轻的超薄太阳能吸收器,使之成为具有许多其他应用的(包括大型发电)且非常有前景的材料。如今,研究人员把太阳能与手机服务付费技术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一种“充值”太阳能服务,避免了普通太阳能装置初始安装时的高费用。

  在慈善组织Solar Aid的支持下,这项技术正在肯尼亚进行试验。全世界有16亿多人不能获得电网电力,而许多人所依赖的煤油照明成本相对较高。例如,一个典型的肯尼亚家庭,每月仅仅照明大约就要花费相当于10美元的成本,是西方国家同等消耗需要花费金额的1000倍。同时使用煤油照明还很危险,每年都会造成多起死亡事故。这套名为IndiGo的新系统让用户能以更少的花费和更安全的方式来获得照明,并且还能为手机充电,而只需用电话卡支付费用即可。

  此外,它还避免了二氧化碳排放以及煤油燃烧所造成的健康问题。虽然太阳能灯和手机充电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它们的初始成本导致其不能在众多潜在用户之中普及。新系统包括一块低成本的太阳能板、一个内置手机充电器的蓄电池组和一个高效能LED灯。用户用手机卡密码为IndiGo设备充值,手机卡密码利用普通的手机通过短信验证。相关的用户试验于2011年9月开始在肯尼亚进行,并扩大到赞比亚、马拉维和南亚次大陆,并在2012年初完全投入生产及商业化。

  Solar Aid首席执行官Steve Andrews说:“太阳能为世界上最贫困的人、为照明和手机充电提供巨大的经济、健康和社会利益。新技术向许多人开放了这些利益。这是一次重大突破。” 负责这项开发工作的Simon Bransfield-Garth表示:“所有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或潮汐能,都存在一个前期投入过高的问题。通过一种服务来提供太阳能,用户能够直接从使用化石燃料过渡到低成本、高效能的太阳能上来。”

  来自肯尼亚Mwiki的Samuel Kimani在家里安装了这套系统。他说:“现在我很高兴,因为这个新系统取代了我们的煤油照明,煤油照明的质量特别差,而且会造成很大的空气污染。我很高兴,因为我现在在自己家里就能充电。”目前,肯尼亚的手机用户经常要走很长的路去为他们的手机充电。

法研究称在深海储存二氧化碳可能带来污染

  法国国家工业环境与风险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显示,将二氧化碳储存于深海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前有研究显示,如果将二氧化碳气体导入深海的海底岩层,那么深海的寒冷环境会使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超过海水,被储存的二氧化碳顶部会生成像冰一样的氢氧化物,堵塞海底岩石孔隙,使二氧化碳无法逃出。

  这种方法曾被一些学者认为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因此广受关注。然而工业环境与风险研究所发言人奥雷莉·弗雷沃介绍说,该研究所的专家日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这种储存方法的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从各种燃料气体中分离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常混有含铅、镍、汞等元素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进入深海后,有可能对水质造成污染。此外,一些深海钻探工程可能导致被封存的二氧化碳溢出,对环境构成威胁。

  为防患于未然,工业环境与风险研究所建议相关政府部门慎重选择储存二氧化碳的海区,一旦决定储存,就要密切监测储存位置的各种变化。

  丹麦科学与地球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还显示,在深海储存二氧化碳会带来海水酸化等问题,对海洋生物及其食物链造成不利影响。

相关栏目:『科技前沿
工信部:未来产业六大方向聚焦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科技等领域 2024-11-06 [278]
Gartner 公布2025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 2024-10-31 [434]
这样图解Transformer应该没人看不懂了吧——Transformer工作原理 2024-10-16 [804]
Nature:智能体涌现出语言 2024-10-16 [779]
50个顶级ChatGPT论文指令 2024-10-10 [993]
推荐五种简单有效的数据可视化方式 2024-10-10 [923]
这么有深度的文章是ChatGPT写的? 2024-10-10 [919]
讲透一个强大的算法模型,CNN!! 2024-10-10 [910]
人类与 AI 协同的三种模式 2024-10-10 [552]
11 种经典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2024-10-09 [48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