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大陆评述
关键字  范围   
 
纪宝成倡议“教授治学” 也称“中国最大博士群在官场”
2009/11/13 15:42:39 | 浏览:1997 | 评论:0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昨天在杭州提出,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与机制应有适当调整,并当场倡议教授治学,还学术权力以学术,赢得全场分贝最高的掌声。

  “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周一在杭州开幕。在论坛上,50余位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高校院校长、党委书记及中外高等教育专家、学者,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在中国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与机制中,学术权力是以学术开展和发展为目的,对学术事务进行管理的权力。例如,老师批改学生考卷、相关部门评定老师职称,都是行使了学术评价权,此外学术权力还包括规范权、资源配置权等。纪宝成认为,学术权力使用是否得当,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位资深校长坦言,现在国内高校里学术权力的使用已经进入了三大误区。

  首当其冲的就是将学术权与行政权对立,将学术权片面理解为学者的权力,与行政无关,而事实上学术权也包括了许多与学术相关的行政管理权。

  其次,学术权力现在有行政化的倾向,高校普遍存在学术评价偏离甚至脱离学术发展方向;学校资源配置行政化;相关行政管理者不懂学术规律,用行政手法对待学术问题,方式简单粗暴。“我曾亲眼目睹一位年轻的处长把一位老教授教训得说不出话来。”纪宝成遗憾地说,“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开始在意‘位子’而不是教学质量”。

  同时令纪宝成担忧的是学术权力市场化,各式各样的博士学位开始泛滥,他还指出:“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

  以上误区,影响了学术权力在高校的适当使用,从而也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所以我建议还学术权力以权力,落实民主办学、教授治学。”纪校长说。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自2001年起开始举办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每年举办一届,围绕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结合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确定一个中心主题,进行较高水平的国际性研讨。目前,这一论坛已经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峰会。前8次的论坛中,“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等论题均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沈蒙和)

 

评论1:“最大博士群在官场”是最大的学术不端

龙敏飞

  大陆官员凭借手中所掌握的各种资源,在博士考试中“脱颖而出”,甚至有的官员连正式的大学毕业学历都没有,却能一帆风顺摘得“博士帽”,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中国官场多博士,已是众所周知事实。“学而优则仕”,继而“仕而优则学”,戴上“博士”、“荣誉教授”大帽不足为奇。不过,倒可以给纪宝成颁个“实话实说”奖。

  就在去年,我国在建立博士点26年之后成功超越“英美”,一举成为世界第一“博士大国”。按说,本该赢得公众欢呼,抑或举国同庆,只可惜,公众并不买账,还有不少留洋学生诉苦,说外国根本不把中国的学位证、硕士证当回事儿。回到本质问题来看,那便是粗制滥造的“证”多,真正拥有博士学术水平的人少。

  举个最近的例子,西南大学研究生部透露,重庆市的区县党政一把手中,大约有一半在该校攻读博士学位。这种现象断不会只重庆才有。普通全日制的博士生尚且需要两到三年的学习研究,而官员带职读博,除去工作娱乐交际时间,所剩无几,如此境况下大多官员尚能两年就能拿到博士结业证书,其证书的含金量绝对是个问号。

  官员掌管国家行政权力,而高校则是思想阵地,两者建立良好互助关系,可以用学术之力影响政策的实施,同时可以让最新的学术成果转换成施政的方针,二者相得益彰,促进社会进步。可如今,高校沦为行政力量的“后花园”,用最高学位证来换取官员手中的社会资源,如此似乎也是互相合作、相得益彰,只是得益者并非社会和公众。

  在国外,政府官员一般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两类。政务官主要从事政治决策工作,不需要过高的学位;事务官主要从事决策执行工作,如不是从事专门研究工作,也不需要博士学位。而在我国,“学位证书”情结严重,学历的畸形崇拜影响广泛,甚至某个职位首先要求的便是“博士”、“硕士”学历,而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则从属于学历,这为官员谋求最高学位——博士滋生了土壤!

  最大博士群不在高校在官场,说到底还是一种学术不端,当行政力量可以换取学术头衔时,学术界的浮躁之风、各种不合情理的学术氛围,也自然而然出现并泛滥了。

 

相关评论2:大陆博士为何要扎堆官场

梅广

  按说,拥有高学位的博士,本应是各学术领域的研究性、创造性人才,大多数应待在高校教职岗位或科研机构,从事专业对口的教育科研工作,这样才更有用武之地。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在高校泛行政化现象日益蔓延,人们更多关心的,不再是学术水平,而是行政职务和级别:有了官位就有权力,有了权力,再获取职称、课题、房子、车子等就不是什么难事。一个即便有一定学术造诣的学者,如果没有行政领导的“恩准”,也很难获得应有的学术发展资源,就更别遑论一般科研人员了。学术环境欠佳,成为部分博士“弃学投官”的重要原因。

  此外,除了从社会上引进博士,官场本身也具有“造博”的内在动力。干部知识化是一个趋势,但一些地方在实际操作中,将知识化简单地理解为“学历化”,不仅以学历的高低作为对外录用干部的硬性指标,而且在内部的干部升迁中,学历越高胜算也越大。为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或享受到更好的职务待遇,有条件的在职干部自然当仁不让,要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弄到一张博士文凭。一些党政干部手里掌握者公共权力,在社会上有一定的人脉优势,他们一旦“攻读”博士,其成功率自然要比寒窗苦读的在校学生高得多。这种“官员博士大跃进”现象,无疑又进一步壮大了官员博士群体。

  一些博士想当“官员”,而另一些官员又想当“博士”,如此一来,官场博士多于高校也就不难理解了。无论是博士官员化,还是官员博士化,在现阶段都是不正常的:前者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后者则影响教育公平,容易滋生腐败。要避免官场博士“泛滥”,就必须对症下药,在高校实行学术本位管理的同时,行政机关更应坚持德才兼备的人才择用标准,不能过度看重高学历文凭。简而言之,从体制机制上治理高校行政化和官场学历化这两大积弊,博士扎堆官场的现象才能得到有效遏制,才能让学术的归学术,官场的归官场,实现各得其所,各有侧重,发挥好各自作用,履行好各自职能。

 

相关评论3:高校不就是最大的官场?

张贵峰

  纪校长想说的显然并非官场的知识化、学术化,而是行政权力越来越侵入、渗透到高校中,左右着教育学术,并使之愈来愈政学不分、权学一体。

  据教育部数据,我国2007年博士授予数量已居世界第一,在这场“博士大跃进”中,“官员攻博”正是重要一环。据《半月谈》报道,“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高校集中的省份,省部级、司局级、县处级官员攻读博士几乎成为潮流”。

  官员何以能如此迅速“博士化”?正如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所指出的,“中国大多数官员的文凭都是混出来的”——“在课程学习中,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由秘书代为上课、考试;至于毕业学位论文,天晓得有多少是领导干部独立完成的”。

  其实,既然“最大博士群体在官场”能够成立,也就同时证明了中国高校本身也早已官场化,我们甚至可以说,中国高校也是最大的官场!不妨看看以下数据对比:目前我国有副省级城市15个,但副省级的大学却有31所;全国地厅级城市不到300个,但厅级的大学却高达1000多所。这正如人们在形容高校官场“盛况”时所说:“厅级干部一走廊,处级干部一礼堂,科级干部一操场。”试想,除了大学之外,还有哪个行业部门,能组成如此蔚为壮观的“官场”?

  以最近曝出腐败案的武汉大学为例,据报道,“武大一次召开副处级以上干部会议,可容纳700多人的逸夫楼礼堂居然都坐不下,而文革前,武大副处级以上干部不过10多个人”。而作为此次腐败案主角之一的陈昭方,虽然“一天没教过书”,却拥有“博导”头衔。“一天没教过书”也可以在大学当“博导”,没有真实学术能力和水平的官员凭借手中权力“博士化”,当然也不奇怪,这实际上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所以,要想为官场褪去华而不实的博士泡沫,必须与学术、高等教育本身的去权力化、摆脱行政附庸地位同时进行,同步切割,否则,在最大官场的高校奢谈“民主办学、教授治校”,只能一厢情愿——如果博导、教授本身就是“一天没教过书”的官僚,即便“教授治校”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相关栏目:『大陆评述
上海比北京文明,但不及北京有文化 2024-11-06 [372]
破“四唯”、“五唯”后,评职称变简单了吗? 2024-11-06 [354]
新中国75年出国留学大事记(1949年-2024年) 2024-10-06 [920]
现存的国自然基金申请书的歪风邪气有哪些? 2024-09-22 [308]
35岁副教授:科研没劲,不如当官 2024-08-27 [532]
被“双开”的李佩霞, 揭开了女官员群体的一个内幕 2024-08-25 [493]
中国最早的人是谁?云南元谋人?北京人?其实都不是!因为专家说...! 2024-08-20 [630]
大学生最佳就业城市排行榜出炉,杭州排第三,南京排第八,第一名真的实至名归! 2024-08-21 [619]
被官媒点名批评的4所大学,毕业证形同废纸,每年大量学生被坑! 2024-08-18 [295]
高校每次改革从不触碰行政人员,只拿教师开刀! 2024-08-18 [309]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