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朱清时卸任南科大书记 “三大口号”告吹
来源:侨报网 | 2014/1/22 13:56:59 | 浏览:3064 | 评论:0
  摘要:1月21日,南方科技大学开会,宣布中共广东省委有关决定,决定由原深圳市公安局长李铭任中共南方科技大学委员会书记,朱清时不再兼任此职。坊间另传,朱清时可能将卸任校长。

  这一重要职位的人员更换,在教育界投下一枚震撼弹,南方科技大学再次成为焦点,短短5年时间,以改革走入人们视野的南方科大在经历“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相继被收编后,三大口号的最后一个口号“去行政化”,也在这个标志性的事件中,宣告失败。

  朱清时以科学家的实验精神探索中国高教改革的出口,在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期间,抵制全国性的圈地、扩招大潮,说出“我对(中)科大主要的贡献,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没有做什么”这般有力度的话,被舆论称作“中国最牛大学校长”。担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期间,向教育部提出自授文凭和学位的愿景,理想是建一所能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大学。

  从2009年开始,朱清时在短短5年内,从零筹建南科大,并力争把它打造成“中国的麻省理工学院”。2014年9月,他将离开学校,开始他的“68后人生”。朱清时5年聘期将满,一直在反思:头几年把很多问题想得简单了一点,路走得很坎坷;如果从头再来,一定会做得更好、走得更平稳。

立校五年 章程入法尚未实现

  朱清时曾坦陈,去行政化之路如果满分是100分,现在我们也就60分而已,我们为了前进不得不迂回、斡旋。对此,知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在《北京青年报》上刊文称,这不仅是朱清时个人的遗憾,也是南科大整体办学的遗憾,而这遗憾来源于,南科大的举办者,没有按最初的设想,立法制订南科大章程,朱清时校长曾谈到要在任内推动制订南科大章程,但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将南科大章程的制订纳入立法程序的打算,南科大办学只有依据由深圳市政府制订的南科大管理暂行办法。

  但朱清时的去行政化立场从未改变:学校一定要发挥教授治校的作用,而不是谁的官大就谁说了算。欧美的名校就做得比较好。

  《羊城晚报》称,目前南科大有一个学校暂行管理办法,但还未有属于本校的一部法律。假如理事会中的官员强势,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利就很受限制。正因如此,学校虽然内部管理方面的“去行政化”运行得还不错,但上级对学校管理的去行政化就和理想状态相差甚远。

  除了理事会的强势,校内人员也在“去行政化”方面态度踌躇。假如彻底“去行政化”,政工人员、甚至包括教师,都要牺牲原有的事业编制福利,成为“体制外的人”,“除了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和已经退休返聘的人员之外,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很少有人愿意砸掉这个‘铁饭碗’。”

南科大还有戏么?

  朱清时曾表示,南方科大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必在我的任期。对此,熊丙奇表示,南科大其实就是一个体制内的学校。从管理模式上它已经跟其他学校差不多了,至于学校的招生规模,开设专业,当然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不一样,但实际上这些东西都是大同小异了。

  至于南科大以后能不能成功,熊丙奇指出,它也取决于今后整个中国教育的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说得很清楚,要促进管办体制分离,要建立现代学校治理结构,要取消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这种改革不能说空话,但如果要落实去掉行政级别,就要推进学校里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南科大也是其中一所学校,当然也要改革,如果这样改革,那中国的教育改革才有希望,中国的大学才有发展的前景。

相关文章:『朱清时
『考察访问』 朱清时校长率南科大代表团赴美招聘 (11/16-20) 2013-11-08 [3155]
『学人动向』 朱清时:中国大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 让学生学到真本事 2011-09-27 [2131]
『学人动向』 朱清时:让学校接受社会的选择 而不是接受行政部门的选择 - 中国教育管理体制必须改革 2011-08-24 [2207]
『学人动向』 朱清时:希望学校另谋合适人选 2011-07-18 [2299]
『百家论坛』 南科大不能每次都拿学生当“小白鼠” 2011-06-28 [2467]
『学人动向』 童大焕:把南科大看简单点好不好 2011-06-27 [2922]
『学人动向』 “难”科大:愈难愈要坚持奋进 此举若死 中国再无真正教改可言(光潜) 2011-06-20 [2966]
『学人动向』 南方科技大学7月起实施教授治学!中国高校有了第一部“基本法” 2011-06-11 [2467]
『学人动向』 朱清时谈教改:回去高考 实验还有什么意义? 2011-06-11 [2862]
『大陆评述』 南方科技大学迅速“被收编” 改革结束 2011-05-29 [3748]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胡伟|年授10万多博士有多少“水货”?——全球最大博士生产国须谨防学位贬值 2025-05-12 [337]
丘成桐:父亲的哲学课——从古文到数学 2025-05-06 [169]
刚刚!屠呦呦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5-05-06 [171]
朱永新:在一个学制100年没有变的国度,我们的教育应该走向何方? 2025-04-28 [356]
苏格拉底的精神 | 杜兰特 2025-04-28 [332]
刘尚希:宏观经济政策要与标志性改革结合 2025-04-27 [378]
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的三大谜思和一个建议 2025-04-21 [544]
王志纲重磅演讲:世界并没有那么糟糕,信心才是王炸! 2025-04-21 [495]
独立思考,才是一个人真正的灵魂! 2025-04-21 [504]
霍布斯:论权势与荣耀 2025-04-21 [54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慕波:爬取7万条帖子  看看人们都是怎么吐槽相亲的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