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蔡永伟:时速605公里 极速高铁驶向何方?
作者:蔡永伟 | 2014/1/23 4:20:20 | 浏览:2194 | 评论:0

  中国今年的春运上周四拉开帷幕,官方预计这场为期40天的年度大迁徙将迎来36亿多人次的客运量,比去年增加2亿人次。其中,铁路发送旅客人次估计多达2亿5800万,同比增长7.9%。

  铁路总公司承认,铁路需求和往年一样持续增加,依旧与运输能力形成突出矛盾,一票难求的情况仍然存在。为此,多个城市已通过加开临时列车、增派人员维持秩序等措施试图缓解问题。

  就在春运大幕开启之际,中国高铁业传出一项让部分民众引颈期待的消息: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公司已将高铁的试验时速提高到605公里。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这项耗时两年多准备的试验最近在该机车公司的车厂轨道上进行。参与测试的超高速高铁为一列银灰色的列车,试验时一路加速到每小时605公里,刷新了法国高速列车TGV在2007年试验时创造的547.8公里的世界纪录。

  一旦通过实际线路的试验并得以投入使用,中国这款极速高铁有望以翻倍的时速行驶,大幅度缩短民众的出行时间,并将重构中国的时空版图。

  以北京到上海全长约1500公里的旅程为例,按目前高铁普遍的300公里运行时速计算,全程需要大概五小时。如果高铁时速在未来猛增至605公里,那同样的旅程只需要两个多小时。

  这跟乘坐时速800至1000公里的民航飞机所需的时间差不多。若加上飞机滑翔和起降,以及乘客办理登机手续所消耗的时间,未来搭高铁可能比坐飞机省时省事。

  一些人因此相信,这款有望成为全球最快的超高速列车投入使用后,铁路公司将能够增加列车趟次,并提高火车票供应及运输效率,从而缓解春运一票难求的难题。

  虽然有不少民众对极速高铁或将“一日千里”提升至“一时千里”表示殷切期待,但也有许多人忧虑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质疑列车即使投入运营也没有多少旅客敢坐。还有民众建议极速高铁先用来送快递,用几年确定没事后再让人搭;另有网民呼吁当局“脚踏实地,好好研究”。

  民众的担忧并不让人意外,毕竟多数人对三年前在浙江温州发生的动车追尾悲剧仍然记忆犹新。这起造成40人死172人伤的事故,促使中国政府决定适度下调高铁运行和建设速度,并使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中国高铁成为众矢之的。

  不过,支持高铁发展的人反驳说,平心而论,像温州事故的铁路意外仅是例外,不能凭此否定中国高铁近年来的巨大发展,而现实是中国首条高铁——京津城际自2008年运营通车至今,整个铁路网络基本运营正常可靠。

  无可否认,极速高铁在试验台上跑出605公里的惊人时速虽然引来部分民众的质疑,但它确实是中国高铁业在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反映出中国高铁已经驶出当年的阴影。

  中国铁路并已疾速向国际舞台迈进,其装备至今已出口到北美洲、南美洲、欧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在海外承包建设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铁二期主体工程也在上周宣告完工,进入通车倒计时。

  此外,中国领导人过去一年在出访期间也频频施展“高铁外交”,纷纷向他国领袖推介中国高铁,令中国高铁的战略意义日益凸显,但也同时被一些西方国家认为是“中国威胁论”的其中一个论据。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高铁技术继续向海外市场大量输出,高铁将逐渐削弱航空业的价值并将改变地缘政治格局。而这列标志着技术创新的605公里时速高铁今后将驶向何方,又会把中国带向何方,必定成为外界持续关注的焦点。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27楼的血色遗书:985夫妻用生命叩问的环保真相 2025-06-25 [183]
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再读格雷厄姆 2025-06-25 [141]
朱镕基之子清华演讲:犀利点评当前中国问题(深度醒脑) 2025-06-21 [246]
胡志华:国际供应链智能化趋势对我国影响及应对建议 2025-06-16 [339]
扎克·迈耶斯:全球监管合作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6-16 [329]
斯坦福教授大卫·拉伯雷:美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但也正如此,才取得了成功。 2025-06-11 [470]
梁文道:我们需要怎样的政治共识? 2025-06-03 [869]
经济学的四次革命 2025-05-28 [857]
《思考,快与慢》:一种不怕任何事的顶级思维 2025-05-28 [888]
教育资讯 | 纽约时报:美国教育体系的政治异化与改革突围 2025-05-27 [101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