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落幕的马年春晚上,《红色娘子军》等样板戏、红歌登上舞台,引发了大陆舆论场又一轮唇枪舌剑,有人在红歌中看到了回归“文革”的信号,一方因此热切欢呼,奔走相告;另一方则义愤填膺,大加批判。
只不过,正如春晚开播前对崔健登台争议不休一样,这一推断似乎也缺乏根据。《红色娘子军》的确是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产物,你可以说它是个宣传工具,但更让观众们还念的可能还是它所标注的那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而且,为什么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即便官方不再如当年那般特别扶持、甚至有意回避这台芭蕾舞剧,它却仍能在大陆民众中收获喜爱与支持?
答案是:此间分野,不在意识形态的有无或鲜明与否,而在艺术成就的高下之别。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创作者主观意识对于外部世界的感知,自然不可能完全摆脱各种价值观的折射;但另一方面,决定其生命力的关键,在于它们取得的艺术成就,正所谓“经典才是永恒”,任何来自官方的强力意志都无法取代这点。
《红色娘子军》作为中国芭蕾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即便曾得到过江青的大力支持,自身的艺术生命力也足以支撑其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这才是它得以出现在春晚舞台上、并获得了一片喝彩声的根本原因,而不在于它是不是附着了某些价值观。正如那些好莱坞大片,固然无不渗透着浓厚的美式价值观,但它能风靡全球的首要原因,却在于“好看”二字。
对于《红色娘子军》本身,喜欢或者不喜欢都很正常,也都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刻意忽视其艺术性,单单围绕着它所折射的那个时代进行“站队式”的拥护与反对,都是一种新的上纲上线。对它热烈拥抱是一厢情愿;视之为洪水猛兽的却也同样是杞人忧天。
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经济、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回到“文革”早已是不可能的,中国公民应当有这个信心。重庆也一度红歌风靡,唱响大街小巷,但历史已经证明,中国不会倒退回那个时代,这个国家、这里的人民不会答应。
对于外界对春晚的政治解读不必太在意,崔健就算上了春晚也颠覆不了什么,样板戏上了春晚也同样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我们相信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