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球衣、短裙上印着体育品牌的标志,右袖是汽车品牌,左袖则是一家中国保险公司的华文名称,一身品牌代言的球衣上没有中国国旗,也巧妙地遮住了胸前多年前的玫瑰心形文身——李娜就是穿着这样的球衣上场,赢得了澳网公开赛的女单冠军。正如她的自传取名《独自上场》一样,她是职业的个体,并不承载为中国争光的责任。
多年的职业化运作、频繁奔波于各个国际赛场,李娜或许已经更习惯、熟悉、适应国际化的相处方式,更为自在。她从不讳言奖金的驱动力,澳网颁奖礼上李娜那段广受赞誉的致辞先感谢经纪人让自己“富有”,全场为之哄堂,却也反映出职业化操作的朴素真理。球衣上为企业代言,是市场化的运作和利益的交换,不需要置入任何国家标志和民族符号。
作为职业化的获益者,当李娜回到现有的中国体制,难免显得不合群、不合拍。回到故里,需要配合地方政府高官的表演,一群大部分未必认识的书记、副书记,平时未见加油鼓励、见面时却又说着一番热情洋溢的官式套话,李娜的无心应酬、表情僵硬,实在是可以理解的。
但这却不能将她拔高到反体制的高度。与权力、与资本打交道时,她有权利与自己不喜欢、不擅长、不习惯的人或事保持距离。人生如此,有的人迫于有所求、有所惮,而委屈自己、为难自己,但李娜已经过了这个阶段,有所恃、有所靠,她已经没有必要违背自己的内心、虚与委蛇,她只不过适当地行使了自己的这个权利而已。
但就是这种不合拍,激发了争议,才可能提醒人们跳出自身的拘囿,思考不合拍背后的肇因,从而真正理解李娜和她代表的观念之于中国变化的意义。
其实,赞助商已经走在了整体社会观念的前面,或者说,迎合了观念已经开始转变的一群。颇具代表性的是一家赞助商连发三张一组的海报,均以“在冠军眼中”开始,分别是“所有的异乡都是主场”、“所有的对手 都是朋友”、“所有的奖杯 都有另一半”,贯穿的主题则是“为更好的自己而战”,充分契合李娜的气质和定位,看准了李娜在体育之外彰显的个性及其符号意义,通过制造与消费者的共鸣来实现对品牌价值的认同。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策划,是因为“为更好的自己而战”接受度越来越高,酝酿成新的价值观。这反映了中国社会不同观念的角力和博弈,一方面,一批人对李娜对于集体主义的不屑一顾、另类的体育和国家观念大加讨伐,看得出过去体制教育在他们身上深刻的价值印记,从而难以认可李娜的表现;另一方面,自我追求、摆脱体制束缚的新观念已经崛起,声音日益强大,表达更为有力,凭借实力说话,李娜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对自我的肯定、骄傲与认同,就是催生这种“信自己”的最有力的土壤。
这和中国央视每年的春晚一样,不同代际、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中国民众对春晚爱恨交加,毁誉参半,既是兴趣、口味的众口难调,也是多年来价值观念、喜恶标准建构之后造成的南辕北辙。
顶着法网冠军、澳网第一个华人冠军并且年龄最大的荣耀,李娜在完成一次次光荣与梦想的征战中,也始终伴随着“只感谢自己、不感谢国家,用英语致辞,我行我素”等批评与质疑。当然,李娜还是要感谢中国的,至少凭借与中国市场的联系,赞助商对于中国市场的憧憬,让她吸引到数以千万计的赞助费。
但是,她和那些中国体制内的运动员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后者必须时刻展现出自我的谦卑以衬托国家与团队的强大,即便这些并非内心的真实感受。而李娜,以强大的实力、坚实的内心和自信的笑容,已经免于“被代表”的恐惧。从国家队的一分子,到为自己而战,她彻底完成了自我蜕变,她只代表她自己,而不用再去顾虑背后的那些个国家、民族、道德模范等标签。她是中国的,但却不是中国式的李娜的成功也难免被放大用来针砭制度。有人津津乐道于她个性的张扬、单飞的优势、市场化的运作和职业化的自由,但与此同时,李娜也被赋予了另外一个标签,作为对中国现有体育制度、甚至政治制度的否定与批评。《纽约时报》在去年的一篇文章中甚至说,李娜的独立性格对中国的领导人来说,是对中国共产党64年来团结民众的方法的根本性挑战,认为资本主义模式正在以一个运动员、一个运动员的方式击败共产主义。
过去国家体制的经历对于李娜来说,不会是毫无养分的,过于强调国家体制的束缚甚至戕害,实际上走向了另外一面,让李娜承担了某种政治意涵的投射。她既然是职业的选手,用现在的职业体育商业与消费的角度去欣赏她的言行,会更为准确。李娜过去在体制内的经历,即便是负面的,对她的成长都是一分磨砺,参与了把她塑造成今天的李娜的过程。不过,要是因此要求李娜对过去的体制感恩戴德,同样是强人所难。每个人都因为不同的经历而成就了今天的自己,但不需要为过去的每段经历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