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0年来,随着广东经济发展,教育水平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广东从原来教育发展水平低的省份,发展成现在的教育大省。但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否降低了学生培养质量?大众化下还要不要精英教育?……近日,广东高校老校长论坛在广州举行,一批老校长、老书记聚集一堂,回首建国60年和改革开放30年教育发展成就,并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深刻的思考和犀利的批评。
“大众化”下教育质量存在缺失
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刘焕彬发言中指出,这些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普及义务教育的实现,高中教育的快速发展及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不仅促进我国GDP的增长,而且使我国由一个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迈进关键性的一步。
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教育质量发展存在缺失。比如,需加强学生人品培养、能力培养、解决学校“层次单一,千人一面”的办学问题。
刘焕彬认为,造成这种缺失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大学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方式单一,始终无法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徘徊于知识型教育模式中,长期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另一方面社会浮躁氛围渗透校园,老师无法潜心学问,学生不愿静心学习。
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突出表现为教育的大众化。该如何解决当今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矛盾?刘焕斌认为,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并非就“有你没我”,世界上有些发达国家两者都做得很好。他们以建立与传统的精英大学系统之外的“第二种高等教育” 来实现大众化。如美国的社区学院,英国的多科教学院,以及多种成人高教机构。“名牌大学、重点大学应承担精英教育职能。”
高校原创性研究太少
“中国高校研究99%都是跟踪性研究,功利性较强,原创性研究太少。”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骆世明坦言:“许多SCI论文也是垃圾论文,发表了也无人看。”
他批评道,高校教育功利性太强,科研人员缺乏大度和开放精神,“小农意识”(拒绝合作与交流)严重;年轻人缺乏艰苦深入的精神。“美国学生做研究时,小姑娘也卷起裤腿下田,而中国学生只会躲在房间里做实验。”
骆世明还将高校与教堂、军队、政府和企业进行了一番对比。西方大学起源于教会,因此传统中对科学和规律研究有虔诚的态度;高校应学习部队军人的使命感的大局意识,但要具备质疑和批判的精神;中国古代的学校是为了培养官员,但现代大学不应只培养学生当官,而是培养学生怎么思想,怎么做事;高校也像企业一样需要经营,但企业追求利润,讲经济效益,学校培养人才应该“质量胜于数量”,是长期战略性、公益性、社会性的,绝不以盈利为目的。
政府不应对高校过度行政化
广东工业大学原校长钟韶认为,大学必须“以人为本”。教育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人,现代教育包括两方面的重要内容,一个方面是促进人的发展,另一个方面是人力资源开发。教育不仅具有直接的经济功利价值,而且具有促进社会公平、社会整合,促进人格养成,心智发展以及文化传承,文化认同这些非功利价值。
“‘促进人的发展’应该是教育最本质的功能。我们现在高等教育‘人的发展’还不够,在发展时以某种确立的模式来塑造人才,这种观念非常强,特别重,他觉得这种做法会使得教育者创造力受到很大挫伤。” 钟韶认为恩格斯的话正体现以人为本:“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现代高等教育应该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他说,现代大学的奠基石应该是创新与自由,体制需服务于学校发展,而现在政治化太强。把学校划分成不同的行政等级,教学评估、统一高考、招生、科研审批等都由政府控制,限制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自主权。”
现在高校评职称,绝大多数是看老师发了多少论文,刊物等级如何,关键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却不看。“我常开玩笑,学术委员会不需要专家,只要找些高中毕业会数数的就可以评出来了”。(夏杨 陈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