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台湾之声
关键字  范围   
 
嚴家淦的侍從武官張學海:不論是在哪出生,都以身為中國人為榮!
作者:杜宜臻 | 2014/2/23 0:51:22 | 浏览:3686 | 评论:3

嚴家淦的侍從武官張學海:不論是在哪出生,都以身為中國人為榮!
張學海。(本報檔案照)

  1942年出生,目前在紐約擔任台灣退伍軍人協會美東分會理事長的張學海,今年72歲。他表示,今年不僅是他屬的馬年,對他人生來說,也是非常特別的一年:今年是他小學畢業60周年,也是他從台灣陸軍官校畢業50周年。定居紐約的他,今年將抽空回台灣兩次,分別參加這兩個學校的校慶活動。

  在廣西出生,後隨著國民政府遷台,再移民海外,張學海的人生就像那一代許多人一樣,看盡戰爭造成的國破家亡,因而變得能夠隨遇而安、四海為家。不過,也跟許多那一代的海外華人一樣,落葉歸根時,還是想回到家鄉。對張學海來說,那個故鄉,是伴他成長,有許多老朋友的台灣。

  張學海1942年出生在廣西柳州的一個軍人世家,父親張宗良當過民防司令部參謀長,隨著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他父親曾擔任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副廳長以及僑委會副委員長。排行老二的張學海在軍人父親的耳濡目染下,從小就立志要當軍人。回顧抗戰的日子,張學海表示,由於其父當時為將軍,因此家中還算過得去,但他看到戰爭拆散許多朋友的家庭,現在想來仍然感慨萬千。

  抵台後,張學海一家落腳在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的國軍配給宿舍,他的父親用微薄的軍人薪水,加上母親出外工作的薪資,撫養一家八個兄弟姐妹,全家在台灣紮根,一切重新開始。張學海隨後進入台北師範附屬小學就讀,1954年畢業後,進入台北市建國初級中學、台北市立大同中學。高中畢業後,從小立志當軍人報效國家的他,前往陸軍官校就讀,1964年畢業。

  從陸軍官校畢業後,張學海就一直在軍中服務,他表示,自己從軍的路途順遂,一路從排長做到連長、營長、副參謀長。軍旅生涯最令他難忘的是擔任前總統嚴家淦的侍從武官,除了協助總統接見各國貴賓時的禮賓程序,在雙十節時也負責閱兵。不過當時由於台灣正值政治敏感時期,張學海的軍旅生涯因細故受挫,因緣巧合下,他於1982年轉任僑委會,開始了他將近30年在海外從事僑務的生涯。

  張學海轉任僑委會後,先後在休士頓、紐約、多倫多、洛杉磯、西雅圖、溫哥華、舊金山的華僑文教中心服務,2000年被調回台灣,2002年因為常居紐約年邁的母親身體不適,他從僑務委員會退休,定居在紐約專心照顧母親。從 2004年起,他擔任中國國民黨駐美東支部常委,並擔任多項義工至今。

  談到30年海外服務僑胞的生涯,張學海表示,這30年讓他看到僑胞在海外打拚求生的不易,不過也看到華僑人數的成長。他表示,30年前他剛到休士頓時,當時華僑要不是從廣東來的老華僑,就是60年代從台灣出來留學後定居的留學生。後來,隨著中國的開放,越來越多中國來的僑胞。不過,近幾年,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多中國留學生選擇在學業結束後直接回中國服務。張學海有感表示,不論是從何地而來的僑胞,華人在他人國家求生存本來就不易,應該更加團結,他期待在未來,不同鄉籍的僑胞們能夠互相交流,團結互助。

  張學海說,他這一代人,因為經歷過戰爭,早已習慣四海為家,散居在世界各地。他的人生也經歷過許多不同地方的生活,最終,他還是想要回台灣定居,他說,台灣是他的故鄉,能夠定期見見老朋友,吃個飯、聊個天,「非常過癮」,不過那是他個人偏好,他也有散居世界其他地方的同輩早已立足他鄉,以他鄉為故鄉了。

  對於服務僑務多年的他,有一個理想:他希望未來所有的中國人,不論是在哪出生,只要流著中國人的血液,都能夠以身為中國人為榮!

嚴家淦的侍從武官張學海:不論是在哪出生,都以身為中國人為榮!
目前定居在紐約的張學海(後排左一)表示,最終他還是想回台灣定居。(張學海提供)

嚴家淦的侍從武官張學海:不論是在哪出生,都以身為中國人為榮!
張學海(右)回台灣時與中華民國副總統吳敦義(左)合影。(張學海提供)

嚴家淦的侍從武官張學海:不論是在哪出生,都以身為中國人為榮!
張學海(中)退休後仍熱衷在社區服務,圖為他在退伍軍人節遊行時的合影。(張學海提供)

嚴家淦的侍從武官張學海:不論是在哪出生,都以身為中國人為榮!
張學海曾對日本撞毀台灣漁船義憤填膺。(本報檔案照)

嚴家淦的侍從武官張學海:不論是在哪出生,都以身為中國人為榮!
張學海曾擔任大紐約區馬蕭後援會總幹事。(本報檔案照)

相关栏目:『台湾之声
梁庚尧:历史剧变的七种征兆 2024-01-20 [1033]
台湾2024大选候选人副手辩论会:赵少康、萧美琴、吴欣盈各抒己见 2024-01-01 [1157]
蔡英文发表任内最后一次元旦谈话:台湾不再被遗忘 2024-01-01 [1135]
《蒋经国日记(1970-1979)》在台北出版 2023-12-30 [1128]
台湾劳动力缺口大 官方欲引进印度移工 2023-11-26 [618]
“赖萧配”20日合体登台亮相 2023-11-15 [546]
情投意合?表里不和?萧美琴返台任副手,赖萧配是否成型有待观察 2023-11-12 [580]
台湾世新大学中文系或将停招 学者叹人文危机 2023-10-31 [712]
不是AI,不是芯片...这才是科技领域下个战场 2023-09-12 [814]
宝岛女强人叶晓甄的传奇人生 2023-09-12 [88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