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泡沫问题最近引起国际间的广泛关注,但是中国房地产的本质与美国市场回异,中国房地产市场或许涨幅偏高,但并没有泡沫化的危机。
中国部分大型城市的房价虚高,以及银行贷款引导不当而流入楼市,确实对去年的房价大幅上涨有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中国与美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着重要差异,在美国可以解读为泡沫的现象,在中国可能只是一种可以控制的过度激情。
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种因于家庭贷款剧增,中国家庭债务约占国内生产毛额(GDP)的17%,远低于美国的96% 及欧洲的62%。近年来,中国家庭的债务水准虽然上升,但仍是从极低的基础上窜。
就住宅市场而言,在中国,抵押购房者的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而二次购房者则为40%。即使在政府推行刺激政策期间,首次购房者的最低首付比例也仅下调至20%。中国人向来有不愿负债的文化传统,所以很多购房者的首付款都远超过最低要求。另外,中国家庭也累积了大量储蓄;而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的几年,美国家庭的储蓄率根本不及1%。
中国住宅市场的价格涨幅虽然过大,2009年时更超过20%,但看待这些数据时不应脱离收入成长的整体趋势。过去五年,城市家庭收入的年复合成长率为13.2%,房价的年复合成长率则为11.9%。
商用不动产也引发众多忧虑。2009年,商用物业的价格上涨16%,但北京、上海两地的租金收益偏低,且甲级写字楼的空置率分别高达 21%及14%。然而,甲级物业的占用率及租金水平已开始回升;而目前存在高空置率问题的商用物业当中,大部分乃是较低端的物业。而且,中国的城市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假以时日,空置的办公室自会逐步消化。
中国的房地产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存款利率偏低,而投资选择有限,因此投资阶层将房地产视为保值手段。此外,中国未推出物业持有税,投机性购房者普遍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获得资本升值,而忽略租金收益。李晶表示,即使房地产市场经历调整,也不会引发举债过度国家遭遇的经济及财政动荡。
过度举债和抵押房贷证券化是美国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而中国并不存在这两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