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2013年9月,美国中国博士生次永飞以残忍的割喉方式杀害前女友。
一名患有抑郁症的留美博士回到国内时,目睹昔日同学飞黄腾达,再加上与北大女孩相亲失败,内心的优越感荡然无存,于是想和父母一起去死。这个案例至少说明了两个社会问题:一、留学背景的作用在中国正在逐渐被弱化;二、中国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绝不能被忽视。
留美博士归国后无优越感杀害父母
农历腊月29日上午8时左右,江苏省扬州市某乡村发生一起留美博士王某杀害其父母案,其父经抢救无效死亡,母抢救及时致轻伤,王某自杀未遂。嫌疑人王某,29岁,留美博士,工程师,现供职于美国一著名公司。
经依法侦查查明:2004年,王某凭借优异成绩考入中科大,2007年毕业后,赴美5年硕博连读,从小到大都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优越感很强。但1月20日从美归来,目睹昔日同学在国内飞黄腾达,开宝马、住豪宅,成双入对,就连家乡的堂哥、堂姐也住上别墅,开着小车。内心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感到深深的失落。几天前,朋友介绍认识一位在腾讯上班的北大女孩,相亲失败,进一步加强其挫败感,觉得自己一塌糊涂,孑然一身,生不如死,想自杀解脱。但考虑到其死后,父母会很痛苦,遂产生带他们一起走(死)的想法。2014年1月29日8时左右,犯罪嫌疑人王某先至自家厨房,从父亲身后用砖头砸其后脑勺,又用菜刀割喉,致其父流血过多死亡。杀其父后,又到后院猪圈旁,采用同样手段杀害其母,因伤口较浅,抢救及时,致轻伤,王某遂自杀。
经司法鉴定,嫌疑人王某患有无精神病症状抑郁症,系限制刑事责任能力,据检方介绍,其在美国期间就有自杀倾向,但考虑父母远赴美国办丧事,白发人送黑发人,遂放弃自杀想法。
“留学背景”在中国正弱化
根据《国际人才蓝皮书》,近年来,中国留学人员呈现加速回国的态势,中国的留学人员回国人数不断增加。在中国逐渐进入人才回流国家的过程中,海归的就业问题必将受到更多的关注。近几年,海归就业人员不但没有想象中的顺风顺水,反而其中一些人被划入了“不受欢迎”的行列。
《2013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海归回国后,年平均起薪达到10.03万元,与去年10.5万元相差不大。业内人士指出,海归在求职就业方面的市场竞争力不明显。不少用人单位表示,留学背景在招聘时的作用正逐渐被弱化。
此外,“成绩不理想,出国上大学”的现象在中国很普遍。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自费留学生总量增长30%,达到创纪录的27万人,留学生总量将近30万人,继续保持留学生输出全球第一。这其中有近一半的自费生是国内每年高考和中考落榜的学生,这么多国内成绩不好的学生,通过高代价的短期出国留学培训,到国外就读大学,也难免让这些学生难以适应国外教育环境,成为国际上所谓的留学垃圾,最后不学无术的又回到了国内。
留学生心理健康频亮红灯
留学生活看起来美好、自由、令人向往。然而,很多人走出国门才发现,理想与现实仍存差距。沉重的课业负担、狭小的生活圈子、无法理解的文化差异,身在异乡的孤独感一股脑向他们袭来,诸多不利因素导致留学生思想上易发生扭曲,进而滋生心理问题。近年来,留学生暴力伤人及自我伤害等事件频发,嗜赌、自闭症状况不断,留学生心理健康亮起红灯,亟待关注。
2013年9月,美国中国博士生次永飞以残忍的割喉方式杀害同在该校就读的前女友,被以二级谋杀罪名正式起诉。因与前女友闹不和,心理压力大无法排解,这位曾经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最终选择了以极端方式泄愤。
据2013年《国际人才蓝皮书》分析,文化差异、学习压力、孤独感是压在留学生身上的“三座大山”。旅英华人学者张四维认为,留学生群体是相对封闭的,他们身边人群的同质化,学习研究境遇的相似性,加之难以融入当地社会,很容易使他们变得视野狭隘、思维僵化。
这种封闭群体尤其表现于理工科研究生、博士生和博士后人群。团队科研压力巨大,文化组成单调,一些成员面临着无工作的陪读家属带来的经济压力,当这些隐形的因素愈积愈多后,留学生很可能因无法释放自身压力及正确处理情感问题,从而萌生极端念头。
一名海归的自白:黄金屋和颜如玉哪儿去了?
回国是本着锦上添花的目的,发展得好可以光宗耀祖、荫及子孙,发展不好就当是潇洒走一回,不怨天,不由人。
即便是这样洒脱的心态,真的回到了家,看不少投机钻营、阳奉阴违之辈长袖善舞、飞黄腾达,昔日不如自己的同学朋友如鱼得水、春风得意,要说没一点失落,那是骗人骗己的鬼话。
先说让海归们引以为傲的响当当的学位。当年海归在异国他乡熬个博士容易吗?那是比十年寒窗更辛苦,比头悬梁锥刺股更无助的荆棘之路啊。为了尽快拿到学位,满打满算地选课,废寝忘食地工作,披星戴月的奔波。为了省几个钱,一周七天的蛋炒饭,烤鸡腿,一天一顿的饱餐,吃坏了身体吃坏了胃,消化道溃疡高了胆固醇。今天的成就那都是拿小命抗着的呀。
可是,回国后才知道“博士满街走”。且不说当年留校的同窗都一个个土博在手,其他别管商场官场,国企民营,有头有脸的人谁没揣几个文凭在身上。多少政府高官、商业领袖在学校挂个名,或单独考试、或秘书代劳、或权钱交易、或浑水摸鱼,“真的假文凭”、“假的真文凭”充斥南北西东。海归们十几年才走完的万里长征,人家一年半载的“大跃进”就轻轻松松完成了“知识化”的进程。
早知如此,何苦漂洋过海去拼死拼活,在家门口随便上个学,在家乡谋个一官半职也不是难事,高兴了也弄个文学哲学经济学的博士文凭往脸上贴贴。多舒服。
在国外,海归好歹也混上了富人(小富也是富哈)的阶层。几个钱放银行里,老让人家惦记,三天两头的电话诱你投资,弄的真跟个大款似的;IRS那儿,早已成了重点关照对象,每年不让你放点血就誓不罢休;信教的朋友找来了,打着主的旗号来拉赞助。反正就是那种感觉“你小子有钱了”。
一回国可傻眼了。原来还1:8的美刀呼哧奔6去了,原来看着“greenpaper”两眼放绿光的亲朋,嘴角撇一边去了。海归的命运和美元紧紧捆绑在一起,在美元贬值的消息满天飞的今天,海归也快成了弱势群体。
曾经设想的衣锦还乡,一掷千金的梦破碎了。原来隔壁的阿毛,当年的差学生,中学没上完就跑出去打工了。如今,人家是银河集团总公司的董事长,全宇宙都有分部,各星球都有据点,还正忙着满世界的兼并收购,手笔之大让人望洋兴叹。街坊临里的阿狗阿猫都让他收罗过去看家护院了,还用“衣锦还乡”,早就誉满家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