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乔治城大学中美论坛:美国知名学者包道格、杜大伟、戴博深度谈“改革”
乔治城大学中美论坛:美国知名学者包道格、杜大伟、戴博深度谈“改革”
来源:徐一凡 | 2014/3/25 13:49:02 | 浏览:2583 | 评论:0

乔治城大学中美论坛:美国知名学者包道格、杜大伟、戴博深度谈“改革”
布鲁金斯学会学者、前世行发展研究局局长杜大伟发表主题演讲。(徐一凡摄)

乔治城大学中美论坛:美国知名学者包道格、杜大伟、戴博深度谈“改革”
小组讨论,左一为著名中国专家戴博。(徐一凡摄)

乔治城大学中美论坛:美国知名学者包道格、杜大伟、戴博深度谈“改革”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总裁包道格发表闭幕演讲。(徐一凡摄)

  3月20日,乔治城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和乔治城大学联合举办“第二届年度中美论坛:经济和全球治理模式的变化”(The Second Annual China-US Forum:Change in Economic & Global Governance Patterns)。多名知名学者参与了这次论坛,分析了目前中国的形势,对于中国下一步的改革以及中美加强合作提出了建议。“开放服务市场”“治理环境”等是专家们给出的中国经济改革应当关注的“首要任务”。

  论坛主题演讲人是曾任世界银行发展研究局局长和美国财政部官员的杜大伟(David Dollar)他分析,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非常独特,保证了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环境污染等代价,中国也付出不少。早期投资的增长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同时中国经济对出口的以来程度也比较高。几年的GDP增长减缓显示,中国经济的发展动力已经不足。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目前“两会”,中共和政府高层的讲话的等显示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改革措施在促进中国的“经济在平衡”。杜大伟认为,户口和房价是中国亟需解决的问题。户口制度限制了中国的城乡人口流动和城市化;房价过高限制了中国家庭消费及其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经济转型从这些方面入手将会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政治改革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动作,但中央向地方政府放权是一个趋势。杜大伟还特别提到,根据他和中国官员的接触,中国官员有时会参与商业活动,但对社会活动、公益的兴趣还有待提高。

  本届论坛小组讨论分为中美经济合作和全球经济模式的新趋势、新时代的中美关系和社会福利及发展等三部分。小组讨论中、人民币汇率需加强国际化、中国若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可能会成为最大赢家等观点接连出现。在谈及亚洲力量再平衡、中美最近由于东海、南海紧张形势加剧而产生的冲突时,威尔逊学者中心中国研究所的主任戴博(Robert Daly)指出,中美之间的冲突客观存在,中国和领国之间的领土争端也不可能说服对方,解决的最好方法就是多方会谈,建立统一的国际规则体系。

  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总裁、著名中国专家包道格进行总结。他指出,多个因素奥巴马的对外政策相对软弱,加之中美的战略竞争对于“亚洲再平衡”的承诺不能完全得到盟友信任。4月,奥巴马即将访亚,对于日美同盟、中美钓鱼岛之争、南中国海局势还将进一步需找解决方法。包道格认为,下一步的外交政策奥巴马应当证明自己比看起来更强硬,一方面阻止中国在南海建立过强的力量,尤其是利用与菲律宾的关系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推动按照国际法处理东海、南海问题,通过尊重事实,建立美国的信用。

  包道格笑称中国对现在俄国和乌克兰之争、美俄矛盾和克里米尔公投的情势是“幸灾乐祸”的态度。虽然中国是乌克兰最大的农业投资者,但经济利益的损失在战略蓝图上不算什么。中国将得益于美国把精力投向其他国家,也将迎来更多的中俄在外交方面的地区合作。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岭大科研 | 周敏教授团队解码美国“走线”群体生存策略:网络个人主义的功能与局限的剖析 2025-10-06 [53]
哲学家李泽厚:苏轼的意义 2025-10-06 [45]
李泽厚:我希望我们的作家不必太着眼于发表,不要急功近利 2025-10-06 [26]
古斯塔夫·勒庞:群体屈从于权威,却不怎么会为善良动心! 2025-10-04 [35]
管涛:三方面因素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强 2025-10-02 [107]
古斯塔夫·勒庞:应试教育在社会底层创造了一支无产阶级大军 2025-10-02 [56]
易中天:没有信仰的人,该何以自处和处世? 2025-10-03 [73]
易中天:即将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人,学着做到这几点 2025-10-03 [76]
赵晓 | 从加尔文到柯克:信仰如何在公共领域活出来 2025-09-27 [280]
台湾学者潘光哲:为什么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热衷于改造国民性? 2025-09-15 [66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