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侵袭性细菌可能是癌症“帮凶”
来源:新华社 | 作者:张永兴 | 2010/3/27 15:40:21 | 浏览:1513 | 评论:0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科研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发现细菌感染与癌症之间的关系也许比目前科学界所知道的更为密切,细菌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癌症的“帮凶”。

  新加坡国立大学药剂学系副教授俞振纲介绍说,人体内大约有150万亿个细菌,其中99%不属于病原体,也就是没有能力引发人类疾病的寄生物。在其余仅1%的细菌中,有70%到90%属于侵袭性细菌。虽然它们与人体内细菌总数相比微不足道,但却往往带给人类不小的麻烦。

  俞振纲的研究团队发现,侵入人类肠道的侵袭性细菌——如沙门氏菌等,可能具有阻止癌细胞“自杀”的能力。

  他解释说,人体细胞受感染或遭遇基因变异后往往会“自杀”,以求保存其他细胞正常运作。与修补细胞相比,这是比较“经济”的做法。而俞振纲的团队经研究发现,侵袭性细菌——沙门氏菌所分泌的FimA蛋白能启动人体细胞中线粒体上的“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DAC)与己糖激酶的复合体,从而阻止细胞“自杀”,保住细胞“性命”。细菌也得以在细胞内繁殖,导致胃肠炎等病症。如果遭到入侵的是癌细胞,FimA蛋白也可能保住癌细胞的性命,使其继续增殖,形成肿瘤。

  俞振纲表示,侵袭性细菌阻止细胞“自杀”的机理在现有医学文献中极少提及,这是制药企业研制抗癌药物的潜在线索。

  此前研究证实,肝癌、宫颈癌都是由病毒引起,唯有胃癌被公认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那么细菌是否还左右着其他种类的癌症?俞振纲认为,在细菌堆积的人体部位,如大肠等,可能受各种侵袭性细菌的影响,导致癌症加速形成。

  这项研究已经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学术期刊《分子细胞》上。

相关文章:『癌症
『生物医学』 癌细胞“集团”如何把正常组织“拖下水” 名古屋大学发现“整合素β1”蛋白 2014-05-04 [2576]
『生物医学』 何去何从 癌症研究正处于十字路口 2014-04-17 [2015]
『生物医学』 《柳叶刀肿瘤学》:中国、印度面临癌症危机 2014-04-13 [2536]
『生物医学』 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研发纳米手榴弹 可发现并治疗癌症 2014-04-10 [2793]
『生物医学』 唤醒癌症的克星:关卡蛋白质抑制剂 - Yervoy 2014-04-10 [1704]
『生物医学』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三手烟化合物可破坏DNA提高癌症风险 2014-03-27 [1724]
『学人动向』 爾灣加大醫學院資曉林領軍研究:卡瓦茶成分抑制膀胱癌 2014-03-02 [2542]
『生物医学』 渥太华大学开发出对抗癌症的新组合疗法 2014-02-14 [5153]
『生物医学』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Maura Gillison:读懂HPV - 癌症防治新抓手 2013-11-27 [1671]
『生物医学』 10种癌是由病毒引起的 注射疫苗就能预防癌症 2013-11-05 [1876]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日本人真是“徐福”后代?Science子刊发布基因组研究,发现日本人的三种祖先起源! 2024-04-21 [94]
喝黑咖啡或可降低抑郁风险 2024-04-21 [96]
住满了亿万富翁的神秘小岛,技术上已经实现永生? 2024-04-20 [64]
有10%的人从来感受不到压力,但他们也更容易受伤 2024-04-16 [114]
加拿大150万人可能患上这种病 比癌症更可怕 2024-04-16 [127]
别再抗拒亲亲抱抱举高高!最新Nature子刊研究:触摸干预可以给所有年龄段的人带来健康益处,包括减轻疼痛、抑郁和焦虑等 2024-04-16 [270]
睡眠不足是如何影响你的大脑和性格的? 2024-04-15 [142]
如何不再偏执地要求自己丨《摆脱强迫症》 2024-04-15 [107]
胆小慎入:把人全身的神经都抽出来,会得到什么? 2024-04-13 [148]
原来鼻子也是「情绪器官」? 2024-04-10 [201]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