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光信号也能用于研究大脑意志的调整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光信号也能用于研究大脑意志的调整
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 | 作者:常丽君 编译 | 2014/4/24 14:04:54 | 浏览:1731 | 评论:0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光信号也能用于研究大脑意志的调整

  脑—机接口(BMIs)不仅在神经学方面有很多应用,还是研究神经元整体动力学的有力工具。但在任何实际接口中,能得到的记录位点数量都是有限的,而研究人员想得到来自每个位点的尽可能完全的信号。为了建立更好的脑—机接口,研究人员开始更深入地观察低于神经元兴奋阈值以下的活动。

  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一个研究小组正设法利用那些更小的电位,作为意志意图的指标,研究大脑在学习过程中的意志活动。而这些指标隐藏在钙信号中。

  该小组由电气工程师何塞·卡门纳领导。研究人员训练小鼠能响应音调高低来调整自己的神经兴奋性,目标集中在小鼠的层Ⅱ-Ⅲ(layer Ⅱ-Ⅲ)神经元上,这些神经元形成了小鼠的运动皮层或体感皮层,由基因编码的钙指标gCaMP6f 来专门表达。研究人员用双光子成像来记录这种钙指标信号,能记录到150×150平方微米视域内的每个细胞。他们用与峰值有关的钙信号训练小鼠操控声音光标,结果小鼠只用几天就学会了这项任务,并在随后的时间里表现得越来越好。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解释说,只用皮层锥体细胞产生的峰值有很多问题。阈值以下电位或离子流与细胞的峰值行为相关,但也并非总是如此。比如,脑干眼球运动神经元突然放电频率超过300赫兹,只是为了“吸引”眼球的注意;而听觉神经元为了分辨一个特殊音调,也会产生大致相同的脉冲。一个锥体细胞可能每隔几秒才兴奋一下,直到做完全不同的事,它们才会选择放电。如果希望锥体细胞的树突和突触放电过程保持大致相同的频率,显然这样的结果会丢失许多信息。

  而那些例外的锥体细胞峰值可能更有用。它们反映的情况或许是在几百只苍蝇中有一只飞向一匹马,让马突然弓背跃起;也或许是在一群猩猩中,猩猩爸爸们在打盹,而一只小猩猩跟爸爸玩闹过了火,猩猩爸爸猛然跃起追逐这个讨厌的小家伙。锥体细胞也可能自己产生峰值,比如开饭的铃声。

  论文中还指出,只记录峰值从总体上不能反应皮层处理信息的过程。如果不把多种丰富的神经元现象考虑进来,要想重新构建一种算法,把刺激因素,或对内部意图的推测完整拼接在一起是非常困难的。

  虽然要把实验转移到人类身上,还需要很多实验硬件,但新研究为科学家从脑中获悉个体意愿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新线索。

总编辑圈点

  吃饭时需要大脑向有关器官输出张嘴、闭嘴、咀嚼的信号,如果这时输出的是踢腿的信号,那饭肯定吃不成了。脑—机接口核心便是对神经元信号进行精确的读取或写入,前提是要弄清楚信号是什么,因此获取足够高质量的神经信号来解码神经元,才能设计出脑—机接口的算法和系统。本项研究正是通过新方法来提高信号的精确度,但这种愚公移山的做法是否可行还有待检验,我们更期待新的模型和理论的出现。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全球首款「代孕机器人」亮相 引爆争议 教会如何回应这场科技风暴? 2025-08-15 [312]
认知刺激与音乐刺激:预防痴呆症的潜力 2025-08-13 [274]
天津大学校友团队:实现人类与肠道工程菌远程“对话” 开辟肠道健康监测与疾病治疗新路径 2025-08-12 [415]
Nature确认:1/4肺癌患者没吸过烟,背后竟是它惹的祸 2025-08-05 [674]
美国家庭掀起了“麻将在手,健康常有”的潮流建议中老年人以麻将社交保持健脑防老 2025-08-05 [392]
日本厚劳省批准使用AI的医疗器械,可基于脑回路客观诊断抑郁症 2025-08-01 [808]
谷歌突然免费开放"医生级"AI!医院连夜抢装,医疗界彻底变天 2025-08-01 [1226]
9种看似在“放松”,实则让大脑越来越笨的行为 2025-07-23 [686]
JAMA子刊:睡前刷手机的代价!成人睡眠时长缩短、质量下降,夜猫子风险更高 2025-07-23 [1373]
北大医学专家胡大一:睡觉,一个让你延长生命的革命性新秘方 2025-07-23 [717]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