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内外互动
关键字  范围   
 
切断升官发财的中国式通道
来源:侨报网 | 2014/5/5 6:18:35 | 浏览:3075 | 评论:0

有关公务员的话题在中国似乎总能引起大众共鸣。近日有媒体报道,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全国21个省公务员报考人数同比减少36万。有声音认为中共中央加强反腐败以及出台“反四风”以后,让大众不再看好公务员这一职业了,恐怕未必,至少浙江义乌5名聘用制公务员30万至60万元人民币的年薪,还是让普通百姓惊呼“羡慕嫉妒恨”。无独有偶,五四青年节当天,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造访北大,对青年学子提出“当官就不要想发财”的要求。看来,当官多少还是跟钱有关系。

这不是习近平第一次提出这样的说法,据媒体考证,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还在福建任职的习近平就已经有类似提法,并一以贯之,中共十八大后又多次提及。这样的理念对于执政党来说是必要的,但在腐败频发的今天,能在多大程度上震慑心有贪念之人,还是未定之数。因为这背后,是深厚的传统政治伦理。

中国人喜欢把“升官发财”作为一句吉利话来祝福别人,而许多人真的照做了。儒家思想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做官看做求富贵的正道,读书人如果不以仕途为目标会被视为不务正业。在两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做官发财”这一观念已演化为民族文化传统的一种思维定势,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甚至在普通大众间形成一种怪圈:对做官发财既痛恨又羡慕,痛恨发财的贪官,却又在羡慕中幻想有朝一日自家也能当官发财。

“发财致富”是人类本能的欲望之一。追求财富本身不是罪恶,也没有错。市场经济的前提就是从利己的动机出发,展开对财富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如果以权力去追求财富,所产生的寻租行为,不但会扭曲市场的健康运作,扭曲财富分配,更会毒化社会气氛,损害民众的利益,危害极大。

其危害在于,官员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力直接开展权钱交易,比如买官卖官,花大钱买官者上任后必然谋求“回本”,搜刮民脂损害公共利益。还有一种就是官商结合,从中以权谋私,大发横财。对于这些“企业家”来说, 与官府搞好关系与得到庇护是他们的生存之道。最近刘汉、刘迎霞等涉罪事件曝光,让人们的视线再次聚焦于畸形的政商关系。但有意思的是,长期以来中国销量排名靠前的企业家传记,绝对少不了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

中共十八大报告里面提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说到底就是官员权力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哪些领域政府该管,哪些领域该退出,该管什么,都应该有明确的限制与制约,从而减少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利益瓜葛,减少官员利用权力寻租的机会。因为即便不贪污不受贿,也摆脱不了利用职务便利和个人影响力为家人或亲友的生意开路、实现权力变现的嫌疑。

在一个法制社会,当官与发财无必然联系。许多人当官后的收入反而低了。但是他们可以通过施政实现个人的理念,能够引导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朝他希望的特定方向发展,成就感十足。虽然这些人大部分从政前都家底殷实,属于发财后做官,但政治本就是“管理众人之事”(孙中山语),不应跟金钱挂钩。现实中很多中国官员将其抛到脑后,是该好好反省了。

另一方面,理念固然重要,但要实现不能既当官又发财,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有刚性的制度约束。如实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在美国,应申报财产公开的官员如果不公开或者造假,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尽管中国也有各种各样所谓的财产报告制度,但都是只向上反映,而不对民众公开。而且并没有规定如果申报不实,会受到怎样的惩罚。这就要从制度上、思想上、惩治上加以推进,动真格,切莫年年干打雷不下雨。

相关栏目:『内外互动
虚假繁荣:拉动股市解决不了通缩和需求不足的问题 2025-10-20 [144]
奥巴马后的美国——被拯救的国家,被改写的灵魂 2025-10-09 [512]
美国年轻社会主义者的崛起——从 2008 年金融危机到马姆达尼 2025-10-09 [495]
最后的经济学:人类经济模式的四次倒转与终极风暴来临的四大预兆 2025-10-06 [566]
哈佛重磅研究:你以为的“早教”,正悄悄毁掉孩子的大脑?∣家庭教育能量法则0–3岁系列① 2025-10-06 [491]
川普如何盘活美国:一场翻转国运的总统式资本战 2025-09-27 [930]
为什么法国面临成为新“欧洲病夫”的风险? 2025-09-23 [728]
什么树结什么果实---丹麦为什么后悔接纳中东难民? 2025-09-15 [1216]
美国极左自掘坟墓开始,美国转折了! 2025-09-15 [1052]
疯子、电锯与一个百年烂国的自我救赎 2025-09-11 [104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