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简单的数字可以说明浙江省义乌市中国小商品城的规模:营业面积550万平方米,相当于40个新加坡怡丰城。如果你在每家商户耗上三分钟,每天在小商品城待上八个小时,你需要一年三个多月的时间,才能逛完这里的7万5000家商户。
小商品城被联合国、世界银行、摩根士丹利等机构称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但孕育这个小商品城的义乌市,却只是浙江中部一个小城市。
义乌土地贫瘠,所以自古有经商的传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02年到2007年主政浙江时,曾以“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无奇不有”形容义乌的经济。这是指义乌不依赖任何资源禀赋,就崛起成为世界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成就了无数人的创富梦想,也创造了无数的商业奇迹。
然而,近年来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中国调整经济结构,电子商务崛起,冲击了义乌的小商品出口贸易。义乌不得不调整政策,从发展服务贸易、进口贸易,推进电子商务、把握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提供的机会等方面下手,确保义乌未来依然是全球商家从事进出口贸易的首选地点。
以新加坡为学习对象
中共义乌市委书记李一飞日前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义乌目前在推进一系列的转型计划,而学习对象正是新加坡。
李一飞说:“我们的贸易转型提倡学习的一个样本就是新加坡。我们的贸易、物流以及现在正在培育的贸易金融,这些服务业的转型和布局,很多是借鉴学习了新加坡的经验。”
义乌市目前在推进电子商务、发展贸易金融和建设国际陆港。在电子商务方面,义乌的定位是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发展的复合型新商业模式。
李一飞认为,义乌发展电子商务“有两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义乌有来自全中国和全世界的180多万种小商品,把这些小商品搬到网上后,义乌就成为全球网货资源最丰富的城市。其次,义乌发展小商品批发30多年的经验,使得该市积累了物流网络优势。
义乌的发展定位是“构建全球的网货营销中心,全国的网商集聚中心”,发展战略包括建设一批电子商务园区、电子商务全产业链配套、建设占地40平方公里的国际陆港新区、引进平台公司如阿里巴巴和第三方营运商如结汇结算商、加强人才培训,以及打造义乌电子商务品牌。
李一飞说,义乌的电子商务已取得初步成绩,目前每天从义乌发到全国各地的电子商务单数有超过60万件,发到世界各地的有超过25万件,这在全中国排在第四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广州。
在义乌的中外商人也把握这股电子商务商机。有12年历史的巨龙箱包公司投资开设了幸福里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协助年轻人创业。
该公司总裁邵宝玲受访时说,她认为创新才是生存之道,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年代,敢于创新的义乌精神才是面对挑战的出路。
在义乌经商十多年的新加坡人潘树法受访时说,他将把握义乌推进电子商务和建设保税区带来的机遇,以更低的成本引进更多新加坡商品到义乌,然后通过线上市场转口到庞大的中国市场。
另外,李一飞说,义乌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也会尽快推进贸易便利化措施,引进更多国际贸易服务功能。
义乌将在出口贸易的基础上,发展进口贸易。该市在今年3月获准设立义乌保税物流中心。去年,该市争取到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将其列为国际陆港城市。这些措施可以带来更便利的进出口贸易。
与亚细安贸易往来迅猛发展
义乌也看准亚细安国家的潜能,在小商品城设立了“东盟馆”(中国称亚细安为东盟),吸引亚细安十国通过义乌把商品销售到全中国。
据李一飞介绍,义乌和亚细安国家的经贸往来呈“迅猛发展的态势”。去年,义乌和亚细安国家的贸易总额增长了116.8%。其中,义乌从亚细安进口的商品增长了152.8%,义乌出口到越南的商品增长了74.6%,义乌从越南进口的商品增长了惊人的380%。
不过,在义乌经商的新加坡人并不多。据潘树法了解,目前在义乌常住的新加坡人只有三人。随着新加坡食品厂商联合会最近进驻东盟馆,前往义乌经商的新加坡人会逐渐增加。
义乌的一系列转型计划显然取得成效。李一飞说,义乌去年的进出口总额取得将近99%的增长。义乌市工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义乌各集贸市场总成交额879亿4900万元(人民币,约176亿4000万新元),比前年增长15.91%。
商家“感受”不到贸易增长
不过,贸易数字增长未必反映出小商品城商家的切身感受。
记者上月27日下午走访小商品城一区时,人流不是很多。小商品城导览员表示,大多数商人不会在星期天到义乌入货。
小商品城一区二楼一家饰品店曹姓店家告诉记者,过去两三年生意下滑,到小商品城入货的欧洲商人明显减少,如今他的客户主要来自中东、非洲和南美洲。
彭博社此前的报道也曾引述小商品城一家手电筒商的销售经理孙秋良称,2008年的营业额约160万美元,今年基本没有生意。
花旗集团驻香港的高级中国经济学家丁爽认为,继续生产和销售这些低端产品没有未来,义乌和整个中国都须要改进产品,提升价值链。不过,有义乌人认为,这里售卖的小商品大多是日常生活消费品,不论中外经济如何变化,这些小商品始终会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