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来,人民币一直在贬值。操纵论、竞争性贬值论和以邻为壑的商业主义论指责,因此再度兴起。4月中旬,美国财政部对这一发展态势表示“非常严重关注”,更凸显了这是长期以来中美关系间最具争议性的经济政策课题之一。
这场争论已是老生常谈——出于政治因素与对经济学的不了解——它转移了双方对影响中美经济关系更为重要课题的注意力,对彼此都造成不利影响。说得极端些,美国的指责可能把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推向贸易摩擦、保护主义甚至更糟糕的情况。
先看事实:自2014年1月14日达到最高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到4月25日已下跌3.4%。此前,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取消盯住美元政策,采用所谓的“有管理的浮动”机制以来,人民币已累计升值37%。若与近9年前的起点相比,人民币仍升值了32.5%。
在此期间,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出现了重大调整。其经常项目盈余——货币被低估的最明显迹象——从2007年占国内生产总值(GDP)10.1%的最高纪录,下跌至2013年的仅2.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预测显示,今年中国经常项目盈余将维持在GDP的2%左右。
照此看,美国官员对人民币最近略有贬值大惊小怪显得殊为可笑。中国的外部收支已更接近平衡,我们大有理由认为,人民币自2005年中以来升值近三分之一后,已相当接近“公允价值”(fair value)了。IMF在其最新中国经济深度报告中也肯定了这一点,指人民币只是被“略微低估”了5%到10%。这与其早先被“严重低估”的评估,形成了鲜明对比。
美国抓住人民币问题不放,可谓拒绝面对政治现实的典型例子。美国工人面临工作保障和实际工资的双重压力,美国政治人物因此面对困境是不难理解的。他们的应对措施,是渲染长期贸易赤字的中国因素,指中国操纵货币,是美国中产阶级处境每况愈下的元凶。
这说法是政治上的权宜之计——但却是错误的。美国贸易赤字是对多个国家——102个——的多边失衡,不是与中国的双边课题。问题并非来自遭遇口诛笔伐的所谓人民币操纵,而是美国人不储蓄这一简单事实。
国内储蓄不足又想增长,美国不得不从海外进口剩余储蓄,维持巨大的经常项目赤字来吸引外国资本。这导致了美国的多边贸易失衡。是的,对中国的赤字是这一失衡的最大部分,但这只不过反映了跨国供应链的复杂性,和离岸效率方案的好处。
我们必须面对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美国出于政治动机抨击中国,迟早会砸到自己的脚。如果美国不能解决其储蓄问题——考虑到其财政僵局和个人储蓄长期萎靡,这很有可能的——经常项目赤字就会挥之不去。这意味着中国占美国外部失衡比例的减少,必然得由其他生产国填补。更重要的,是这一替代来源极有可能比中国制造的成本更高,最终效应等同于向已经不堪重负的美国中产阶级加税。
中国正在实现向更加依赖内需增长模式的再平衡。因此,华盛顿应该停止在人民币问题上喋喋不休,转而关注这一转变带来的机遇。这意味着鼓励美国公司进入中国国内商品和服务市场。推动放宽两国外国所有权限制的双边投资条约,将是朝这方向努力的一个重要步骤。
同样的,美国也必须认同,中国在进一步改革其货币上采取了有意义的措施。3月中旬,中国把人民币美元汇率日波幅从1%放宽至2%,这是放松对所谓的“有管理的浮动”的管制的重要一步。这一举措,加上最近数月3%的贬值,向投机者发出下注人民币单边升值是很危险的强烈信号——这或许有助于遏制热钱流入,并干扰流动性管理和增加中国资产市场的波动。
关于中美经济关系的未来有两种看法:一种只看到风险,另一种只看到机遇。纠结于人民币属于第一种:它无视中国已经采取的再平衡和改革,也干扰美国纠正其最严重长期宏观经济问题的注意力——储蓄不足。
相反的,将中国视为机遇,凸显了美国自身进行再平衡的需要——重建美国竞争力,并从中国即将到来的内需繁荣分得一杯羹。不幸的是,实现这一点需要美国储蓄回升,而这完全被对人民币的喧嚣掩盖了。
作者Stephen S. Roach是耶鲁大学教员,摩根士丹利前亚洲主席。
英文原题:The Return of the Renminbi Rant
版权所有:Project Syndicate,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