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俞敏洪谈成功:坚持走过临界点才能上台阶
俞敏洪谈成功:坚持走过临界点才能上台阶
作者:上官云 | 2014/5/23 14:39:15 | 浏览:2284 | 评论:0

俞敏洪谈成功:坚持走过临界点才能上台阶

  22日晚,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携新书《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做客腾讯思享会,分享其励志奋斗经历。谈到自己就读北大、创办新东方的经历,俞敏洪感慨的表示,人只有努力坚持,经过一个临界点才能走上一个台阶。

希望出书出到80岁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是俞敏洪亲笔所著的半自传读本,书名即其个人精神的准确写照,并于书中首次全面披露俞敏洪与父母、妻子和子女见的生活点滴。俞敏洪对记者表示,该书的出版不是自己的主意,“我最开始希望每两年出一本书,这样我到了80岁能出到20本,从中选出精华合成一本,只选出最好的。”

  励志,是俞敏洪演讲的代名词,也是他这本新书的标签。俞敏洪最初想当一个诗人,但是写了五六百首诗,却一首都没能发表,但即便在事业有成后,俞敏洪仍然还在坚持写东西。他表示,在生活中需要尽可能排除干扰生活的因素,追求有长远意义的事情。不过,得出结论是一回事,真正能够实践则变得非常不容易。俞敏洪调侃:“现实中很多人谈理想和价值观,头头是道,但行为却恰恰相反。遇到这样的人只能用一个词表达:人格分裂。”

  俞敏洪因其创办新东方的经历曾被业内称为传奇,而坚持纯粹的理想是俞敏洪界定成功的关键词。他肯定的说,任何人心中只要保留了成长的梦想,经历的苦难悲伤都有可能变成现实中成长的肥料,“最佳法宝就是奋斗。你可以颓废、迷茫,但是不能忘记生命在于行动,需要用激情唤醒内心渴望,生命才会更加光辉灿烂。”

  人生最悲苦的事情是放弃所有的希望,这是俞敏洪的信条。他一直坚信,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可能做不到,但只要成长速度超过世界发展速度就足够了,“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价值体系,不要被生活中无所谓的旁枝诱惑。”

肯定80后、90后:虽其利己 但无须为之担忧

  随着80后、90后的成长,这两代人身上的缺点逐渐暴露。在社会普遍位置担忧的情况下,俞敏洪却给予这一代人极大肯定。他表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天下,“过来人不需要为他们担忧,只需要为他们作出榜样。”

  对于年轻人的成长,俞敏洪提出忠告,离开校园后要随身携带5种能力:天然能力、劳动能力、技术能力、研究创新能力、管理和领导能力。这5种能力没有优劣之分,只是领域不同。俞敏洪一直支持年轻人创业,但建议年轻人要把握创业的合适时机,用正确的方法。

  “这一代人没有我们那么沉重的包袱。他们刚出生就迎来了改革开放,因而接受新思想的能力非常之快。”让俞敏洪羡慕的是,80后们在感情上的承重能力很强,固然也有注意力不集中、道德意识飘忽等问题,但会随着年龄增长走向回归,“我从来不担心他们会对中国社会带来多大影响:即使他们更自我、是利己主义者。这对中国社会发展有好处。”

  俞敏洪的个人经历是坚持梦想而成功的最好诠释。在俞敏洪眼中,取得进步最重要的是设定明确目标,朝向他行动。一个人坚持前行,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他也是这样为年轻人支招:“你越往前走越有意义。当你坚持走到一百万步,就变成了旅行家。”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27楼的血色遗书:985夫妻用生命叩问的环保真相 2025-06-25 [180]
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再读格雷厄姆 2025-06-25 [138]
朱镕基之子清华演讲:犀利点评当前中国问题(深度醒脑) 2025-06-21 [235]
胡志华:国际供应链智能化趋势对我国影响及应对建议 2025-06-16 [329]
扎克·迈耶斯:全球监管合作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6-16 [320]
斯坦福教授大卫·拉伯雷:美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但也正如此,才取得了成功。 2025-06-11 [461]
梁文道:我们需要怎样的政治共识? 2025-06-03 [858]
经济学的四次革命 2025-05-28 [849]
《思考,快与慢》:一种不怕任何事的顶级思维 2025-05-28 [879]
教育资讯 | 纽约时报:美国教育体系的政治异化与改革突围 2025-05-27 [100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