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线城市楼市或全面松绑 网络图片
【侨报网综合讯】有消息称,除北上广深之外,其他城市的限购政策可以自行调节,尤其是库存过大的地方。这意味着除四大一线城市之外的30多个限购城市,有可能全面松绑限购政策。
限购令松绑 非一线楼市已明确
中国楼市“限购令”即将松绑的消息一经传出,引发热烈反响。社会各界在热议的同时,也纷纷表示,房地产行业出现大幅波动并进入下行通道是让监管部门“铁腕调控”松动的因素之一。
对此,接近住建部的权威人士向《上海证券报》记者确认,上述政策方向和趋势已经明确。但具体是否发文、何时发文,相关部门还需等待中央态度。“在决策层看来,一线城市目前还很难在近期松绑限购,因为之前(房价)上涨过快,且目前还没有见到明显的房价下降或市场调整。”该人士称。
“我咨询了很多房地产企业,现在企业层面还没有得到这个消息。但我们感觉这个政策执行的可能性很大,无论它以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中原地产首席运营官李文杰表示。
中国四年限购路
为应对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兑现“一定要把房价上涨趋势控制住”的承诺,2010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要求房价上涨过快城市限制家庭购房套数,被业内称为“限购令”。粗略统计,目前有40多个城市执行着不同程度的限购政策。后续市场情况表明,限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成交量,并进而抑制了房价的过快上涨。
纵观四年限购历程可以发现,其影响最大的阶段是2011年和2012年。当时,绿城[简介 最新动态]中国等以高端物业为主要产品类型的开发商,成交量骤减。绿城无奈走上卖项目、卖股份的求生之路。当企业和地方通过各种渠道呼吁解除行政性调控时,住建部有关人士曾私下无奈地表示,“目前除了行政性强行限购,谁还有更好的调控房价的办法,我们虚心求教。”
一些对土地出让和房地产市场依赖程度较高的地方政府也曾屡屡试图解除限购,比如芜湖、武汉、厦门、珠海、长沙等,而多数变相或直接的松绑,都以地方政府否认、收回,或上级政府叫停等方式草草收场。这也折射出中央层面对执行限购政策的决心。
不过,限购的威力在2013年已经开始淡化。2012年底至2013年,各地商品房成交量强势反弹,并带来房价再次大涨。业内人士事后回顾,除了个税按差额20%征收等政策带来恐慌式购房外,市场面货币供应量的整体充足,是导致各地楼市再度火爆的主要因素。在需求庞大的情况下,限购“高压线”被各种暗箱操作屡屡突破,从而效力大减。
2013年下半年,银行系统针对房地产业突然收紧信贷,6月下旬出现的“钱荒”,更是对市场泼了盆冷水。再加上受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因素影响,高端消费大为萎缩,楼市也受到波及,导致房地产市场去年底开始全面降温,“入冬”速度远超预期。
三、四线城市楼市已步入危险期
《北京青年报》消息,实际上,由于信贷收紧等诸多原因,从去年底开始,三、四线城市已经进入危险期,第一是成交量大幅下滑,第二是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实际下跌。在杭州等城市的非核心区,甚至出现了六折买房或者是200万买别墅的项目。此后,宁波、无锡等地相继掉入降价怪圈。
这些林林总总的降价新闻,对未买房人而言,可能是让人欣喜的消息,但对开发商来说,则是一道无法止血的伤口。根据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统计显示,二十大标杆房企合计年内销售截至5月中旬为18.8万套,销售额为2414亿,仅完成了2013年全年销售额8515亿的28.3%,大幅落后预期。截至5月初,沪深两市共有117家上市房企披露了一季报及业绩预报。受毛利率下滑等因素影响,有61家公司业绩利润出现同比下滑或亏损。低迷的楼市意味着开发商回款速度变慢,对于那些融资乏力的公司,则可能意味着资金链会崩断。今年初,房地产百强企业光耀地产率先曝出资金链断裂新闻,其在惠州等城市的多个项目无法按期交房或停工。
就在开发商试图勒紧裤腰带过冬的时候,国外投行和评级机构又在中国房地产业背后捅了一刀。日前,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宣布将中国房地产业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同一天,巴克莱也发表报告,称内地楼市前景充满挑战。虽然两个报告口吻不一、重点不同,但反映的国内房地产公司的困境却是空前一致,那就是现在很难。
港媒:部分二线城市接近“迪拜时刻”
《南华早报》网站刊文称,今日的中国与2008年10月迪拜楼市有着不少的相似。均是在享受楼市繁荣后进入平静期,最终急转直下变成鬼城。并预测中国或将上演同样的局面。
文章中提到,今日的中国与2008年10月迪拜的平静有一些重要相似之处。
其一,人人都在重新考虑形势——市场心理不可小觑。现在大家都接受中国房地产市场,或至少是部分,是会崩溃的。这不再是一个理论上的看法。商业银行认识到他们可能被不良贷款困住;开发商放慢拿地速度;房主意识到他们可能会亏钱。
其二,这将主要与像迪拜一样的二线城市有关。迪拜崩溃,但阿布扎比、多哈和利雅得没有。中国情况大体相同。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可能崩溃,但上海、北京和全国市场不太可能受很大影响。中国不是如一些人说的“一千个迪拜”,而是一个有10-20个潜在“迪拜”的国家。
其三,准主权债务担保正受到限制。国家资本主义的一个问题是,它造成认为“商业项目享受准主权担保”的信念。投资者、银行和其他人认为,出了麻烦政府会帮他们。这种预期问题在迪拜和中国均存在。在中国,商业债务与政府债务的界限正被厘清。
一直有人猜测,中国终于迎来“雷曼兄弟时刻”,但正确类比是许多二线城市正接近“迪拜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