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市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的规定陡然收紧,令数万家长孩子陷入巨大的焦虑和失望。
在2012年规定的五证基础上,今年4月,北京市各区推出了升级版,朝阳区要求家长有社保,东城区要求父母双方都在东城务工并住在东城,丰台区要求父母一方在丰台务工,通州区要求父母社保在通州,昌平区则规定暂住证办理日期必须在去年之前。
严苛的规定面前,家长们本能地行动起来,有的让孩子回乡读书,成为留守儿童;有的为符合条件夫妻离婚;有家长将教育部门告上法庭,以求公正待遇,或得到庭前调解的机会;有的则向媒体哭诉遭遇。家长和孩子的困境,让人感觉到一种黑色荒诞,在这些绝望身影的背后,仿佛有一条并不存在、又控制一切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让孩子家长们四处证明自己,却什么也证明不了。
我国《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2012年,教育部等四部委出台《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我国有许多法律、政策保护儿童的各项权益,北京市看不见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却让法规成为一纸空文。
近年来,北京市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越来越严格,并在今年达到登峰造极,其原因就在于严控人口。在户籍买房、买车摇号等控制方式之后,北京市祭出“控制儿童上学”的狠招,挟孩子以令家长,迫使他们离开北京,以减少北京的人口压力。控制人口的军令状、为首都减负的行政指标,让以“包容、厚德”为城市精神的北京,对外地人露出了狭隘的嘴脸。
今年国家提出“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构想,除推动经济协同发展,还有优化城市结构、分流北京人口的目的。这个构想目光长远,如果科学布局,稳步推进,通过创造机会,将大为改善北京的城市布局,为北京减负的目标可望实现。北京市为何等不及“京津冀一体化”推行,就急不可耐地用行政蛮力驱逐非京籍人口,置“京津冀一体化”的大棋局于不顾呢?
几年前,习近平到学校看望孩子时,提出要关心农民工子女教育,并强调“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就读为主”的原则,创造一个平等、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农民工子女获得知识,并拥有健全健康的心态。北京市作为“流入地政府”,只想要全国的人才、丰厚的税收、廉价的劳动力,却不肯提供必要的服务,不承担城市责任,让兄弟省份为北京市埋单。
北京一直颇具雄心,渴望成为国际一流都市、和谐宜居之都。成为国际大都市,需要容纳四海的开放胸怀,而北京借户籍制度之名而变本加厉,大规模排斥外地人,施行地方保护主义,侵犯儿童受教育权利,让自己成为一座特权城市,连同胞都包容不了,国际大都市的胸襟在哪里?
北京有实际困难,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导致环境资源紧张,教育资源稀缺,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可前些年北京户籍适龄儿童减少,北京市宁肯合并、减少中学数量,也不愿意招收外地学生。正是多年来对教育资源的垄断,对外来人口教育问题的漠视,对民办教育的歧视,才造成了如今的入学难,这些责任不应推给民众。
中小学数量短缺,教学师资紧张,过于集中在少数区,这些都是难题,但解决办法不是没有。如在城乡结合部和郊县建设公立中小学,是将过于集中的市区人口分散,并保证儿童入学的有效办法;如放开对民办中小学的歧视性政策,扶持民办教育发展;再如在京津冀区域内实现考试政策的统一。以北京市的财政实力,推行这些计划并非难事,也是顺应民意的良心工程,它却选择了既违政策、又悖人心的一条路。究其原因,真正阻碍这座城市走向开放的,恐怕还是北京市居民、北京考生这个利益群体。
好政策化解社会问题,坏政策制造社会问题,非京籍孩子的上学难题,正成为北京的社会问题之一。2010年,即有非京籍家长组织起来为孩子的教育权呼吁,签名人数达到2万人的新闻。这两年,不断有学生家长在政府门前请愿,今年学生家长起诉了教育局,还有家长准备起诉市政府。一个薄薄的户口本,割裂中国几代人。如果解决不好孩子上学,使孩子们成为“被抛弃的一代”,由政策不公产生的社会问题将长期困扰着北京,也会影响中国。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二条说:“缔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措施确保儿童得到保护,不受基于儿童父母、法定监护人或家庭成员的身份、活动、所表达的观点或信仰而加诸的一切形式的歧视或惩罚。”无论以何种理由,北京都不应自外于世界共识。
上学是儿童的神圣权利,是他们美好梦想的出发点,我们不可让孩子的中国梦破碎。我们关于中国的梦,绝不是躺在一个户口本上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