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昨天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国际传播发展报告(2014)》说,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还停留在中国的传统文明、经济实力上,对传媒、高等教育等当代价值认可度低,因此,传播当代中国价值、强化中国学术研究影响力,应成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任务和核心目标。
“爱好和平国家” 认可度最低
报告引述一份有关中国国家形象的全球调查指出,就国家形象而言,中国最受国际民众认可的属性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国际认可度高达62%;其次是“大国”,58%认可中国是经济崛起的大国,47%认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大国;但“爱好和平的国家”认可度最低,仅为9%。
就中国文化而言,国际民众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依次是:中国武术(52%)、饮食(46%)和中医(45%),高等学府和大众传媒作品则影响力最低。从经济层面来看,发达国家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平均熟悉度为9%,发展中国家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平均熟悉度为24%。
报告指出,“中国形象”官方渠道传播效果最佳,来自官方公告、新闻发言人等渠道的信息,对改善外国精英对各项议题的态度并增加对中国的好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而学术出版物的传播效果最差,中国的学者或学术出版物在国际上的发声能力有待加强,未能充分发挥向世界解释中国和促进世界对中国理解的作用。
55%外国精英认为 中国发挥正面综合影响力
报告也提到,中国传媒大学展开的“外国精英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项目研究显示,接受调查的近55%外国精英认为中国在国际上发挥了正面的综合影响力,65.3%认为中国发挥了正面的经济影响力,44.4%认为中国的文化在国际影响力中发挥着正面的作用,而作为信息传播渠道的学术出版物传播效果最差。部分外国精英对中国在政治、军事等领域的成就的评分很高,但是在对中国的态度上趋向中性。报告认为,外国精英对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力的负面评价不容忽视,须警惕这个人群将“中国崛起”误读为“中国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