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結果顯示,新生男生占53%,女生46.5%,其他0.5%。
白人學生占62.1%,亞裔占28.8%(其中印度裔占4.5%),拉丁裔和非裔分別為11%和10%。
約61%的受訪新生來自公立高中,38%來自於私立高中。近27%的受訪新生有親屬曾是哈佛大學本科生,其中16%有至少一個父母曾上哈佛大學本科(被稱為「傳統生(Legacy)」)。
來自美國東北部的學生最多占43.1%,其次為西部16.9%,中西部、東南部和西南部依次減少,分別為11%、10.6%和6.8%。
錄取要求方面,受訪新生GPA平均成績為3.93分,54%的受訪學生為4分滿分,最低者為3.3分。
SAT的成績與往年類似,受訪學生平均成績為2237分,數學、寫作和閱讀三部份的平均分分別為742分、745分和742分;滿分學生占8%。其中亞裔學生成績最高,平均總分達2304.5分(印度裔平均分2312.6分),拉丁裔和非裔最低,平均總分分別為2201.2和2157.6分,白人學生分均分為2239.4分。
14.4%的受訪學生家庭年收入超過50萬元,全國僅有1%收入最高的人群可達此收入。72%的受訪學生家庭年收入超過8萬元,而根據人口普查數據,全國家庭年收入中數為5萬1000元。僅有13.3%的受訪新生家庭年收入低於4萬。另外共53.8%的受訪學生獲得了財政補助。
其中家庭年收入超過50萬元的學生提早入取人數占67%,而家庭年收入低於4萬元的學生提早錄取僅占35%。
受訪新生中,平均申請6.7個學校,被4.63個學校錄取。83%的受訪者哈佛大學是首選學校,56%是通過提前錄取進入哈佛,提前錄取者96.7%的首選學校為哈佛。
同時,校報對於1311位哈佛大一學生(2017屆)進行同樣問題的調查,占該年級學生總人數近80%。
調查結果顯示,2017屆受訪者中男女比例更均衡,男生占50.1%,女生占49.8%,其他為1%。另外非印度裔的亞裔學生人數從2007屆的25.2%降低到2008屆的24.3%。兩屆學生的GPA和SAT成績類似。
調查還將這些大一學生與去年春天畢業的大四學生在未來規畫上進行比較。結果顯示,約50%的大一學生計畫在本科畢業后立刻申請研究生或進入專業學校,但是去年的畢業生中僅有18%計畫繼續讀研。在被調查的各職業中,僅有4%的大一學生想要畢業後做諮詢,去年畢業生有16%找到諮詢方面工作。
经合组织:美国大学教育落后于许多其它国家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教育一览”报告显示,美国在大学毕业率和教育程度流动性上已落后于其它许多国家,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教育程度低于他们的父母。
据路透社报道,经合组织教育研究主任安德烈亚斯·施莱克尔表示,此次参考教育投资等因素对全世界28个国家进行了跟踪调查,而美国大学毕业率仅排名第19。
他指出,缺乏教育程度流动性将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高等教育水平不仅与高收入有关,也关系着更好的健康、更多的社区参与和人们对政府、机构及他人更多的信任。“提高教育程度不仅能给国家带来更多的收入,也能更大程度地增强社会凝聚力...可让每一次商务往来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而信用制度是至关重要的,信任对许多重要的社会功能都起着重要作用”,他说。
该报告显示,2012年美国年轻人大学毕业率为39%,相比之下,冰岛是60%,新西兰是57%而波兰是53%,而排在美国之后的依次为加拿大35%、德国31%、瑞士31%、西班牙29%、土耳其27%、意大利26%、智利23%、匈牙利23%和墨西哥22%。
1995年,美国首次成为经合组织成员国时其毕业率为33%。从那时起,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国家不断在提高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该组织统计的大学平均毕业率也从20%增长到了38%。
此次报告还称,大约一半经合组织成员国家的年轻人都至少与父母保持同等的教育水平,但在美国有多于经合组织的平均水平的人教育程度偏低,只有少部分人享受到高等教育。
29%的美国男性和17%的美国女性比他们的父母教育程度较低,而该组织的平均水平为男性19%和女性13%。
此外,仅有20%的美国男性和27%的美国女性比他们父母拥有更高教育程度,分别低于经合组织的平均水平28%和36%。对于那些父母没有完成高中学业的美国人仅有5%获得了大学文凭,而在其它国家平均为20%,在加拿大、芬兰和俄罗斯甚至超过了30%。
25%中国留学生辍学常青藤 遇“水土不服
国外院校授课场景
中国留学生出国后,常会遭遇“水土不服”。半年前,美国媒体甚至出示一组数据称,25%的中国留学生辍学常青藤,引起社会哗然。中国留学生出国后到底会遭遇哪些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准留学生们该如何应对呢?日前,记者专访了哈佛商学院MBA毕业生Calvin,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发现,有的常春藤名校的中国留学生最终会走向辍学的道路,主要原因有三:无法适应海外互动式教学的课堂学习;难以融入当地文化导致的社交障碍;常春藤学校本身“严进更严出”的招生培养模式。
“发言不必做到最全面,一两句抛砖引玉的话能引发大家的思考就好”
Calvin说,他和许多中国学生一样,从小也是经历中考、高考,在比拼分数的竞争考核体系中成长起来的,对于考试颇有心得并游刃有余。但是,刚进入哈佛,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商学院中,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他也曾经感到不适应。
“举个例子,在国内学校的课堂中,常常是老师讲解理论知识和习题,学生记笔记,以单向授课为主,每学期期末的考试是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准。但国外则截然不同,教师采取的是引导式的互动教学法,通过让学生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哈佛的成绩考核体系中,课堂参与与期末考试或论文各占50%的成绩。我发现,当老师组织大家讨论时,那些在欧美教育体系中成长起来的学生一个个都踊跃发言,而我,刚开始时却总是插不上话。”
Calvin事实上并不是不愿意回答,但很多时候,他总是想着更好地组织思路,等思考成熟后再发言,本想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却往往因此错失课堂参与的机会。直到有一天,导师的话点醒了他,“其实你的发言不必做到最全面或最有深度,有时候,你的一两句话,可能也会抛砖引玉,引发大家思考。”Calvin说,确实,仔细想来,那些美国学生说的难道就是真知灼见吗?那些想法有时非常天马行空,但他们敢说、愿意分享,这恰恰是西方课堂表现考核中,最为看重的一点。
“在常青藤名校,学习不仅限于书本和课堂”
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喜欢“抱团”,华人通常都呆在华人圈,这一现象的背后,除了语言障碍——很多优秀学生听得懂教授上课的内容,却听不懂日常生活中的俚语,更多的是文化差异。
“初入哈佛校园,我和美国同学交流时,常常找不到共同的话题,比如他们讨论的橄榄球、棒球明星,或是音乐、美食等日常话题,对我来说都很陌生,所以,在一场谈话中,我常扮演着‘局外人’的角色。但我告诉自己,必须融入当地文化!与华人在一起,说着熟悉的普通话,永远都无法获得进步。于是,第一学期时,我就参加了亚洲商业俱乐部、市场营销俱乐部、摄影俱乐部以及哈佛校刊的编写小组等学生组织,通过这些课外活动,我和当地学生有了共同的语言,极大程度地融入了当地文化,也扩大了自己的社交圈。”
Calvin强调,很多中国学生不喜欢、不擅长社交,到了国外,依然采取“闭门造车”的学习方式,下了课就泡图书馆,不参与社团活动,久而久之,就会变得社交圈狭隘,甚至出现心理问题。“事实上,在常青藤名校,学习不仅限于书本和课堂,我们强调的是综合能力的发展,通过各类活动,培养软实力。埋头死读书在哈佛是没法生存的。”
Calvin建议,为了在激烈和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中国学生必须早作准备,这些准备不仅局限于留学(微博)前的推荐信、个人陈述、托福雅思(微博)英语考试等,更重要的是提前适应海外课堂,熟悉当地文化,防止“水土不服”。出国留学,材料申请只是第一步,入学后,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为了在海外高校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沟通能力、演讲能力、批判性思维等必备素质必须从小培养。